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科技惠民,助力健康:IQQA云平台落地云南临沧开展高精尖医疗项目
eddatech 2018-08-10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规划的相继落地,“健康中国”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EDDA科技充分响应并积极创新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通过以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为核心引擎的IQQA精准手术规划平台,围绕“服务医生”和“服务患者”两条主线,重点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云平台上的精准诊疗服务,联手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共同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让高精尖的医疗科技成果惠及当地以及周边群众。

创新技术的引进及落地只是第一步,如何真正地为各地医院和基层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体验和效果才是最终目标。日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数字医学研究室在省内率先引进IQQA精准手术规划云平台,在所承担的云南省“科技惠民”项目中向区内州市医院提供肝胆胰脾肿瘤的术前精准评估、虚拟手术模拟、3D打印及后续3D重建技术指导、资源共享等支持,进一步推动数字医学、智慧医疗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向区内州市医院延伸发展,提升区域内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直以来,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都是肝脏外科的难点,其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曾被列为手术禁区。以前在临沧,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一是转上级医院或请省级医院专家到院进行手术,二是保守治疗。而现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王峻峰教授、临沧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留峥教授带领团队在术前通过IQQA云平台进行精准评估及手术规划,已成功实施了多例高难度的复杂肝胆胰肿瘤精准切除手术。此类手术的顺利开展,对今后临沧市肝脏外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为临沧市广大肝胆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案例一:肝脏尾状叶肿瘤切除术

患者情况:因体检发现尾状叶有巨大肿瘤,行增强CT发现尾状叶巨大肿瘤约9.5*8*5cm;

患者肿瘤特点及手术难点:尾状叶肿瘤巨大,血供丰富,术野难暴露,术中易出血且控制困难。李留铮主任团队根据术前充分的评估,对肝尾状叶大肿瘤进行了手术切除。

上图:王峻峰教授在IQQA云平台上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提供看得见、说得清、道得明的帮助

上图:运用IQQA术前三维定量重建技术进行手术规划

案例二:后腹膜巨大肿瘤切除术

患者情况:因出现膀胱压迫症状来医院就诊,行增强CT发现右侧盆腔靠后腹膜巨大肿瘤约10*9*9cm;

患者肿瘤特点及手术难点:后腹膜巨大肿瘤巨大,与膀胱、结肠、骶丛静脉团粘连较重,且肿瘤已侵犯骶尾骨,不易完整剥离,且易出血。

上图:IQQA术前精准评估后腹膜巨大肿瘤,模拟手术规划

在IQQA精准手术规划平台上,对患者的影像数据进行术前三维评估分析和虚拟手术模拟,供医生和患者直观动态的交流,辅助医生评估手术风险和相关因素,从而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设计和优化,使患者最大化获益。IQQA精准手术云平台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成功实现了基层医院、数字化精准手术云中心、三甲医院的三方联动,对于落实分级诊疗及推动医联体建设,提高基层健康诊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患双方诊疗服务成本,将有其重要作用。

王峻峰,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数字医学研究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擅长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及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熟练掌握肝胆胰肿瘤消融等综合介入手术。在国内率先开展前入路肝切除肝后隧道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在西南地区率先将3D打印技术等3D技术应用于肝胆胰临床手术;目前以第一项目负责人承担省厅级以上课题9项,累计课题经费749万元;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专业论文20余篇,SCI文章7篇,副主编专著 2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排名第一),医学领域的国家级专利10项(排名第一)。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全国青年委员;云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留峥,主任医师,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临沧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10余项成果分别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及临沧市科学技术奖,在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云南省医学会胆道外科、血管外科、肛肠外科、甲状腺外科等分会委员。先后获“临沧地区创业奖三等奖,“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等奖”,“临沧市十大杰出青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从事外科工作27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诊治经验,擅长肝胆胰胃肠肿瘤等复杂疾病的诊治及微创手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复杂肝叶肝段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胸腹主动脉瘤切除等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