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脚炉,是一种冬日取暖的用具,一般多用铜铸造,其形状一般为圆形而稍扁,脚炉都有提梁,可以拎着走,炉盖有气孔,炉内一般燃烧炭墼(jī,把炭的碎末和粘性泥土捣紧,做成的块状燃料,相当于今天的蜂窝煤)、锯末或砻糠,这样烟气就不会很大。
清代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记载:“脚炉,以铜制之,其形或方,或圆,或椭圆,或六角,盖亦镂花,燃炭于中,藉以取暖,用之者,大都为妇女也。”
《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到学堂读书,袭人说道:“……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没有空调,脚炉就成了冬天御寒的必备神器。乡下人烧饭用灶膛,清晨,烧好早饭,把锯末或砻糠铺在脚炉底部,在上面盖上灶膛中还有些燃烧的稻草,接下来用烧饭的火钳把它们混合在一起,苏州话叫做“煼(chǎo,同炒)脚炉”,还燃烧着的稻草就会把锯末或砻糠慢慢点燃,脚炉就会保持一定的温度。脚炉上一般放着一块布或毛巾,这样脚放在上面就不会觉得太烫,也不会被烟气呛着。每当冰天雪地的时候,从外面回来,双脚冰冷,就会迫不及待地把脚放在脚炉上,就会慢慢暖和起来。
现在,城里都装了空调,但每当双脚冰凉寒冷的时候,就会想到以前乡下的脚炉,脚踩在上面真的很暖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脚炉渐渐消失了,或许随它消失的还有人们对于当时生活的一种记忆。那种精美的脚炉,或许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了,那时的你,也许已经有了孩子,当你带着他逛博物馆时,看到了那精美的脚炉,你所有关于脚炉的记忆就会被唤醒,然后你就会滔滔不绝地对你的孩子讲关于脚炉的故事……
附:关于脚炉的谜语
四面玲珑肚里空,我陪小姐过一冬,桃花开来分别去,菊花开放又重逢。
满脸麻,热烘烘;没有它,难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