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lessmaster 公众号:三月两港中的最新成篇。先发来看看。
12月香港之行让我最念念不忘的,恐怕就是那个我原以为打6折,但实际是打7折的小猪包了。确定它打七折了之后,我来不及怀疑人生,忍着剧烈的脚痛,在铜锣湾(?)附近的连卡佛门口一边慢走(适当缓解脚痛,但你不能停下脚步,怕挡住健步如飞的香港人的路,哪怕当时已经夜幕降临了好一会应该也是普通人的下班时间了),一边拿手机算比打6折贵了多少钱,然后沮丧地放下了手机。
我在香港笼统四天而已,为小猪包跑了4次落座于3个地址的连卡佛,一是除了第一个连卡佛都没有同样的颜色和大小的款,二是不死心地看看它有没有可能在其他店面奇迹般地打6折。在香港的最后一天,我在IFC楼下办好值机之后,还是无法控制地走上了连卡佛,熟门熟路地摸到了我在此次香港之行光临的第一个连卡佛,直驱长入地拿起目标,开包看价,整个过程流畅如职业代购(猜想)。
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同时也看到UP TO 40%的标识,我无法知道是哪个信息点燃了这个想要将它据为己有的逾越念头,是小猪包本身,还是(我以为的)6折能拥有小猪包,还是我在香港这个购物天堂也没买什么东西,利欲熏心地觉得要买个包值回票价以及抚慰自己已经为了值回票价在period期间也违背自己原则细啜慢饮了一些港式冷饮所做的小小牺牲。由此可见,如果人因为没有满足自己的物欲(或者只是单纯纠结),那么实在会想出太长且语法不通的句子。
最后一次,我还是放下了,这4次的每一次我大概都知道自己最终会放弃的。
因为我自从学会潇洒这个词之后,就一直想人活着还是要潇洒一点。我picture自己拎上这只包的神色,绝对潇洒不过我每天背个布包穿梭于地铁之间(是真的穿梭,而且是在车厢里面穿梭)的神色。
它的白色是高洁,但也是不耐脏以及不亲地(亲地是我检验爱包的重要标准)。它的高价对现在的我来说,不算自由。
理智一点的思考是,我欣赏该小猪包的设计(这只小猪包算是进化版小猪,既保留了经典小猪样,又有我喜欢的大量金属元素),但小猪包的价值和它的设计是不对等的,以本商标初级从业者之薄见,我认为80%都是为商标所带来的商誉买单。这是目前的我不愿意付出的,因为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潇洒地不计较我为商誉付了多少钱。当然这不妨碍我欣赏手头紧张在不连累其他人的情况下咬牙买YSL穿的烈女子们(网上励志故事看来)。
活了22年半,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认识到包可能无法抗拒地早晚是一部分/多数/大多数普通女孩(实在不确定比例,我不想强调性别,但我没做过包之于男孩/其他性别的情感调查不敢乱说)的故乡,我们可能会穷其一生在包海中马不停蹄地寻找寄存我们所有身外之物和思乡之情的那个[对的包]这一难以改变的事实,也是我空手套白狼般地从一个不属于我的包上认真地学习到了道理。谢谢小猪包,一只跟我无形中起了价值冲突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