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云上清都.武当行(上)
2017-06-17

DAY1地图:榔梅仙祠/紫霄宫

DAY2地图:太子坡/逍遥谷

提示:景点典故都是从资料/讲解牌/旁听导游后,从个人理解的角度随便说说,打出来顺便加强一下记忆,准确率嘛不好说了。

来也风雨,去也风雨,是为期四天的武当行总结。

尽管一早发觉自己昨晚住了个偷梁换柱客栈,但并未影响心情,淡定的坐上了武当山景区的观光车,打算先到南岩,去客栈放下沉重的随身行李后慢慢游览。

下雨增加了空气的湿润度,在车里看去,还有些闲适的气氛,绕山而上并没有看到云雾,我甚至内心OS,说好的天下第一仙山呢?

到达南岩停车场后,是这个情景……

真.仙雾结界

下车后,四周清晰度以肉眼可见的高速从三十米下降到三米,游客各自散开后陷入一片死寂,狂风冷雨中,我仿佛进入了某种探险游戏,在空无一人的街上鬼打墙似的来回走了三次……摸进店铺问了NPC才发觉,其实是因为雾太大,遮住了通往金顶的入口。

仙山发作起来真刺激噢……

在雨中冻的发麻的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和客栈通过电话,老板热情的表示,客栈位于从南岩上金顶的路上,只要二十分钟就能到达,路上通过榔梅仙祠后就能看见了!

既然老板都这说,那肯定很快就达到了吧?前行十分钟,有人挑着一担重物后来居上,看他年过五旬健步如飞,头戴竹笠手撑木拐,还颇有古意,不仅感慨山民身体强健。

就这么过了三十分钟,我才到达了传说中著名的榔梅仙祠……嗯……仙气环绕,空无一人,真是意境清灵,不愧是真武大帝寄梅于榔之处。

榔梅仙祠全名榔梅仙翁祠,供奉的是榔梅树仙。

相传玄武大帝在武当修练太久憋的发慌,有一天丧到谷底想回家,仙人突然化成老婆婆用铁杵磨成针的道理来感化他,于是玄武大帝返回时折梅枝插在榔树上,说:“吾若道成,开花结果”。后果然得道,梅枝在榔树上也插栽成活。(所以武当山还有个冷门景点磨针井,名字由此而来,是个小道观。)

明成祖朱棣夺位后,当时武当山五龙观的主持,全真派道士李素希趁机送榔梅果入朝,心里鬼很多的朱棣认为是祥瑞之兆,封李素希为榔梅真人,后又大修武当,使武当满载皇恩,总之是个很棒棒的投机故事(……)

现在的榔梅仙祠中的那棵榔梅树是现代从齐云山移植的,早已不复明末徐霞客所见的“花色浮空,映山绚丽”。

欣赏过雨幕红墙后,继续走了十分钟,我忍不住想,为什么还没到客栈呢?

接着灵光一闪,想起刚才健步如飞的老伯,二十分钟到达不会是那种速度吧……

于是拨通客栈老板的电话,“我现在在XXX,请问是走过了呢,还是没走到呢?”

客栈老板爽朗的回答:“哈哈哈当然没走到啦,你怎么还在xxx啊!”

我:“哈哈哈原来是这样,那我再走走看!”

一分钟后,再次打了老板的电话,说出了仿佛遗言的台词

“……我想……我是过不来了……对不起……”

毕竟在气温14°负重十斤的情况下,淋了一小时雨后,演起来还蛮有气氛的(……)

但武当人真好!本来做好了损失房费的准备,但老板还把房费退回了,感动……

又花了三十分钟飞奔回南岩停车点,在最近的酒店住下,入住时前台小姐姐贴心的表示安排了视角最好的观景房,于是进门后看到了下列情景……

不愧是仙山……仿佛飞上九重天。

后来证明,这里确实是最佳视角,三天内体会了雨天,阴天,晴天的武当景观,难能可贵啊~

等雨小些,立即前往最近的一个景点紫霄宫,从南岩停车点到紫霄宫车程大概8分钟。

紫霄宫始建于北宋,明永乐十年扩建,成为皇家道场,御封”紫霄福地”,后面历代都有修复,再加上武当山景区一向是“修旧如旧”政策,所以又很有看头,即使对古建筑了解很少的我,也流连了两个多小时。

天气阴沉云雾弥漫,同车的旅行团赶着参观,而我想要拍空镜,所以站在门口等了等,雾气渐散,依山而建的宫殿从朦胧中逐渐显露出来,只要看一眼就明白,为什么有福地之称。后来发现,武当山规模较大的道观在选址上都很有讲究,一律背靠青山,无论晴雨,都能看见云雾从正殿上空漫出,有种清正祥和之气,这大概就是风水吧。

进门就是龙虎殿,龙虎殿是道教的特色,中间供奉王灵官,两旁是守山神青龙白虎,虽然每个道观都有龙虎殿,但青龙白虎都长的不一样,紫霄宫的这两尊出自元代雕塑名家之手,神气凶猛之外,显得格外忠犬(住口),案上有信众捐赠的道德经等物,可以随意取阅。

沿着百步梯往上,可以看到明代碑亭,亭内有两座巨型石龟碑雕,为了保护文物已经不准游人靠近。紫霄宫现在是中国道教协会的总部,观中只住坤道(道姑),两旁花坛中开满各色绣球花,比起按传统种植的牡丹芍药的灿烂气派,私以为这绣球与紫霄宫的坤道们更为相配。

上了阶梯后是朝拜殿(图上黑色建筑,这是背后),古时除了皇家能上紫霄正殿,普通人只能在这朝拜真武大帝,所以殿正中供奉真武大帝,两旁分别供奉吕洞宾和张三丰。为了保护文物,所有殿内似乎不用电灯,也没有明火,光线昏暗,何况也不可以拍照,所以只能肉眼欣赏了。

朝拜殿内的三座木质神龛镂雕漆金,外壁上绘的是二十四孝图,内壁上下左右根据供奉的不同,皆有不同含义的彩绘,细细琢磨,都和神像的故事相配。中间真武大帝头顶是金龙,右边吕洞宾头顶是仙鹤献桃,张三丰的……忘了……大概是因为,张三丰故事比起其他神,更像是个武功高强的凡人吧。

尽管年代久远,加上香火熏染,这些彩绘已经斑驳剥落,但细看依旧精美。在非信众的现代人眼里,朝拜殿太小也太昏暗,驻足者寥寥无几,让我有机会安静细看,由于对着神龛左看右看转圈看太久,导致守殿的小道长略显紧张,似乎担心我要手撕神像……于是,我就凑的更近了(坏),结论是真武大帝,发际线,真高啊……

后来甚至听到游人对神像的疑惑“为什么这道士是个光头?”

……不,他们只是发际线高而已…… 一定是秃头才长寿你看寿星公……我在心里默答。

紫霄宫内养了许多鸽子,伙食必然很好,看起来圆滚油润,绕殿而飞,如同神鸟。

抬头一瞬的抓拍,依山而建也好,鸽群的悠然自得也好,无一不体现了道法自然

进入紫霄正殿后,中间巨大的神龛供奉着超大号(喂)真武大帝神像,据说是明代古物,有4.8米高,神龛两边立柱盘绕金龙,内壁也有雕花和壁画,周围还有很多神像,很可惜没有携带望远镜之类的东西,因为不能靠太近,肉眼看不到那么远的细节。

大殿内两三层高的屋顶上都是彩绘,形式是左右对称,有八卦卦象和一些华丽花卉,应该是明代彩绘,周正大气。而房梁上的彩绘看起来比较像清代产物,虽然华丽但略显浮夸(……),总得来说皇家气派十足,虽然南岩宫比紫霄宫正殿大很多,但从精致度来看,紫霄宫是武当山之最。

武当宗旨很有趣,忠于国家,孝敬父母。所以每个道观都有父母殿。供奉真武大帝还是净乐国太子时的父母,喜欢净乐国这个古称,也喜欢净乐国王和善胜皇后这个称呼。从紫霄大殿上去,屋檐间远远见一小楼笼在雾中,如梦中登临神境。

父母殿为全木质结构,除了给道人和信众叩拜,游客并不能走上去。我看了许久,感叹这座清代重建的阁楼工艺的精美,一道长淡淡路过,默默上楼,踩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

下来时一个游人也无,也许是青苔遍布,又或是琉璃瓦的映射,碧色浸入青石,像踏在幽水之上。两个年纪很轻的坤道从殿里出来,站在最佳角度互相拍了照片,又并着头看手机,很开心的样子。

大概这种朦胧又安静的情景,即使看惯,也觉得很美吧。一道长打着伞从边上路过,靛蓝的道袍是雪纺的材质,随着步子微微飘着, 端持又洁净。

紫霄宫外墙花纹

第二日依旧下雨,出发时见路边细竹随风摇动,幼嫩的可爱。

从南岩到太子坡大约40分钟车程,下车后还需稍微爬一爬,虽然据说是为了纪念真武大帝读书处修建的,但觉得更像是古代迷弟们的爱心衍生,将真武大帝入山到得道的过程全部用建筑来体现,整个建筑倚山而建,完全没有破坏山原本的样子,可以说是风水好,设计佳,脑洞大。

穿过九曲黄河墙,踏进复真观时,又看见了武当经典风水特效——头顶冒青烟。

门口的明代香炉,本来有一对,但只剩它一个,明明是个石头炉,却仿造了木质结构,再加上风雨侵蚀,反而真有种木头的感觉。

墙上精美的石雕

复真观大殿在现代人看来其实不大,但形制优美,门口两旁墙上都有壁画,已模糊不清,木头上的朱漆早已褪的不成样子,外皮风化裂开,看着破旧脆弱,其实用手摸也不会一碰就碎,意料之外的牢靠。

喜欢它的牌匾“云严初步”,与复真观的故事暗合。值得一提的是,似乎每个道观窗棂的花纹都不一样,也是一个萌点呢。

后头五云楼里著名的“一柱十二梁”也让我赞叹了一番,古人真是太聪明了。

不过楼里本来就暗,还用黄纸糊窗,不宜拍照。为了让游客看清构造,景区还在房间的墙上手绘了等比的结构图,让人一目了然,倒是贴心。

藏经楼外的松树……?小小的露水凝结在松烟之间,美。

大殿后面还有个小小的太子读书殿,供奉着太子读书的铜像,沿路能看见很多高考祈愿。爬了老大一段发现是超小的殿,很多游人表示失望,还听到有人说,这就是太子读书的地方?还不如我家厕所大。

真是失礼啊失礼~

这个殿乍然看去除了铜像什么也没有,其实将真武大帝幼年读书入山求道的一系列故事都画在了墙壁上,好像什么都没说,其实一切都已说尽,配上个别游人的失落,仿佛是种不可说的幽默。

回首才发觉,雨停之后山间云气不再遮眼,反而汇聚成一道道缓缓升入高空,妙不可言的美景,令所有游客都停下动作,只有快门声起伏不断。

从太子坡离开时大约下午四点,离观光车停运还有一个半小时,虽然被告知逍遥谷休整中,观光车不停靠,但依然不死心的沿公路徒步前往,打算悄悄潜入。

途中遇到一只同路的悠哉黑汪,三十分钟后看到逍遥谷的入口,我走上入口的桥,回头对远远停在入口的它说“下来啊,说好的一起逛呢?”(并没有说好好吗)

黑汪居然真的朝我奔来,长毛飞舞,意气风发。

空谷宁静却不寂寥,偶有水鸟飞过水面,还有一只潇洒且很体贴的汪,一个做贼却不心虚(……)的人。

逍遥谷是自然景观,如果栈道没有被泥石流冲垮,是徒步探险的好地方。据说从逍遥谷有一条徒步路线,可以到琼台,不过需要7,8个小时。

峡谷中生态很好,草木遮天蔽日,虫子应有尽有,连黑天鹅看起来都特别幸福……尽管只前进到栈桥断裂的地方就折返,但也心满意足。

出谷时再次下起了雨,本以为观光车不会在这里停靠,打算走回太子坡站点乘车,但路过的司机看见我依然停了车,大概是以为我要自作孽徒步上南岩,司机略显嫌弃。

“下雨有车不坐,走什么走,走到啥时候!”

“嗯嗯,嘿~><”

我发出了意义不明的笑,像只偷吃鱼还擦了嘴的猫。

回到南岩放下行李,去了酒店旁的糕点铺买了一堆,然而没有茶,所以闪进了一家灰扑扑的茶铺。

老板看起来很高冷,在寒风的加持下,似乎很难亲近。泡茶时总要说点话,老板随意问了问我的游览感想,我看着茶叶沉浮回答:“这里真是太好了。”

“是吗?”

“对啊,道观很美,云雾很仙,地方干净,观光车还可以随便来回坐……”啰嗦的我列举了一堆,接过老板递上茶喝了一口,觉得暖和多了。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那么多好,大部分人都是嫌门票贵,不好玩,紫霄和金顶还要另外收费。以前我做景区接待,后来不做了。”

老板突然一脸感动,气氛像开了一朵朵小花。

于是就这么喝茶闲聊,听了许多零碎的故事。

比如站在太子坡员工食堂楼前是最好的看云点。

比如琼台中观辟谷减肥丹特有效,观里某道长古筝是国家级演奏水准。

比如台湾来的香客会抬一米神像爬上金顶,台湾的色彩鲜艳,闽南的神像多是黑色。

又比如她有个字都认不全的发小,有一天突然立志奉道,读书练字清修苦学,终于冠巾。

许许多多 ,像蝴蝶颤动的翅膀,微小无声,又一瞥惊艳。

晚上躺着翻看紫霄宫带回的经书,念念叨叨,咦哦咿呀,不觉入梦。

推荐文章
评论(3)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