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云上清都.武当行(下)
2017-06-22

DAY3地图:琼台中观/武当金顶/朝天宫

DAY2地图:太常观/南岩宫/两仪殿

提示:景点典故都是从资料/讲解牌/旁听导游后,从个人理解的角度随便说说,打出来顺便加强一下记忆,准确率嘛不好说了。

 早晨六点,大概是潜意识的执念,突然从梦中惊醒,唰啦拉开窗帘——日出!

……果然,斜躺也能看日出!

虽然内心叉腰得意.JPG,但还是立即穿着睡衣嗒嗒嗒的穿过走廊,去了酒店的观景台旋转跳跃。(不……没有跳跃)

真是仙山啊……云海随着太阳的升高而变幻,远处的山峰逐渐露出身影,飘渺而广阔。

几分钟后瑟瑟发抖的我,又十倍速奔回了房。

一只小鸟突然落在屋顶歇脚,融入朝阳云海中。

第二天雨停后的窗外,云雾还未完全散开。

第三天日出的窗外,斜躺模式。

小提示:大雨后的若要观赏日出,记得及时叫酒店擦窗哦~

早已决定坐索道上金顶,而索道最早九点运营,所以八点多才慢悠悠出门,在南岩乘车点看到武馆的道士正教人练拳,身穿黑或白色练功服的众人在蓝天白云中,像流动的太极。

从琼台观光车停靠点下来,可以路过琼台中观,琼台观是古时武当三十六观最大的道观,分上中下三处,上观叫“白玉龟台”,中观叫“紫岳琼台”,下观叫“玉乐霄台”,名字美极了,虽然现在只在遗址上修复了琼台中观,但无论是整体构造还是建筑颜色都很漂亮,去的时候工人正将木质灯笼挂上房檐,井然有序的气氛。

上金顶的售票口对面,是太和宫皇经堂,游人大多直奔金顶,流连者甚少。

喜欢它的题字“白玉京中”,据说取自葛洪《枕中书》:“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

不过第一眼时,想到的是“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这座皇经堂于清代道光年间改建,可以说精工细造,檐上眉眼生动的仙人群像,两旁栏杆上栩栩如生的鱼和狮子雕像,即使彩漆剥落,也难掩光华。

每扇门上都是不同神话的故事,方寸之间展现了人物场景,又在空处雕刻四时花卉清供小品,或者暗八仙等道教题材的花纹,虽然一处不漏极尽雕琢,但没有压抑或笨重感,看得出工匠手艺不凡。

神像不拍照,所以没有里面的照片,殿内有道光皇帝亲笔的“生天立地”,不过我在旁边的“黄粱梦觉”匾下仰看许久,后又看清是吕洞宾,不觉神思惘然。

殿中依然昏暗不明,不过其中悬挂的两盏铜灯却有趣,虽然熏的漆黑,但灯上的小仙人像衣袂飘飘,还用细铜丝将小仙人悬在灯盘上空,构思灵巧造型优美,还有凌空飞仙的意味。出来时遇到一老大爷,认真研究着对联上剥落的字。

老大爷:“我看你在里头看好久,看到啥嘛?”老大爷问。

我:“里面的仙人灯很好玩~你又在看什么?”

老大爷:“哦那个我也看到了,我在想,这个字是不是漆胎的哇……”

于是突然很熟似的,一起嘀嘀咕咕了一番。

栏杆上萌萌的一对小狮子,球还不一样。

从金顶入口上行,是一处烧香的平台,天虽高云却近,虔诚的香客排队烧香,我走到高处,拍下了最喜欢的一张。

登金顶途中有小小趣闻,前一天才从茶店老板口中听说了河南香客的虔诚,这时恰好眼前为实,大概是为了酬神,一家香客不仅携带大量香火,还携带了……乐器。

唢呐和芦笙演奏出的欢快小曲,在香火与云气中回响,他们就这样边吹奏边登顶,我走在前面,像是被这种欢快的虔诚推上了山顶。

神是否高兴不得而知,但大多游人露出了善意的笑。

金顶上实在人多,人人争相看传说中的金砖,我默默看着金殿外沿的雕花铜柱,再次和之前的老大爷相遇。

老大爷:“你说这些柱子为什么做工都不一样呢……“

我:“……大概是不同信众捐献的?底下好像有落款诶……”

两人又迷之熟悉的无缝接话,之后老大爷绘声绘色的讲了个民间野史,说金殿里铜铸的真武大帝神像,其实是朱棣像blabla……

这主意真不错啊,我的脑洞瞬间开到了千里之外。

老大爷很开心的接着说:“当然是假的,我看那么多个真武神像,都长的和明皇陵的画像不一样。”

“………”

所以刚才神神秘秘的渲染那么多干嘛啦!!我在心里大喊。

后来老大爷很热心的建议我,和他这年过七旬体力不行老头儿,一起走轻松的清神道下山,从善如流(懒惰出油)的我自然是接受了这个选项。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都是在,说好的年过七旬呢/要不借他的拐杖一用反正他也不用/大爷你别用轻功在前面飞好吗/刚才那三秒发生了什么他为什么在十米之外……的丰富内心活动中在山道上飞奔。

老大爷一路都走在前面,愉快的和我闲聊……

哈哈哈很轻松吧连汗都不出呢/水好清凉啊快来啊/你要不要休息一下我等你嘛……

看着他潇洒的背影心生敬佩,无论是从体力还是心灵。

朝天宫外睡成一滩的狗子。

朝天宫是金顶下南岩途中的小道观,它背靠一股山泉,部分山泉飞溅上屋檐,随着不知名的细碎落花一同洒落,仿佛下着小雨。正殿下有龙头灵泉,很多香客前来饮用泉水祈福。

途中路过一座木亭,瞟了眼亭上的匾,大意是曾有道人擅制治疗眼疾的药,后来特意立匾,令传人每次卖药不可收取超过一两银的药资。

“道士墓啊都破,看那个?也不修修好。”

“唔……大概就是自然吧,安静也很好……”

再次路过榔梅仙祠,夏天午后的阳光里又是一种气象。

尽管没有按预定计划走明神道,但有趣的相遇更为珍贵,临别时挥手转头,谁都知道不会再见。

来去恍若浮生梦,聚散恰如金顶云。

第四天时间很充足,去南岩宫的路上,有通往太常观和雷神洞的岔路,太常观是当年修建南岩宫用剩余边角料建的小道观,供监工官员住宿,风格简练,几间殿都是全黑的,窗棂又与其他处不同。

影壁正对门是九龙戏水之类的图案,只看到几个画的很漂亮的龙头,其他都看不清了。

背面是老子骑牛图……虽然看着画面很简单,但人脸的画风很?写实啊??

还挺喜欢的……(萌点很迷啊你?!)

南岩宫入口,也是古物,远远的拍了一张。

南岩宫的一对大型碑亭,琉璃瓦是松石绿的,与大部分翠绿黄绿的琉璃顶不同,阳光越灿烂琉璃色泽越偏蓝,黄色的落叶撒在琉璃瓦上就像洒金,非常美貌~

一个小萌点,武当山所有石栏,全是荷叶纹,上面的装饰做莲花花苞状。即便因为道观不同荷叶的形态略有不同,但基本一致。

龙王井,每个道观前标配,既可以满足生活所需又可以防火,可谓是面面俱到。有些道观会在旁边供奉龙王,想起西游记里的井龙王,又脑洞大开,说不定武当山上根本只有一位龙王,这些井都是传送点……真方便啊……

武当狸花喵,很嫌弃拍照,直接转身跳下悬崖…………的边边上,悬空午睡,轻功盖世。

武当白喵,对往来游人无动于衷,淡定睡觉。

喜欢南岩这小小的两仪殿,这倚靠悬崖建造的小石殿,不知当时修建的人哪来的脑洞和毅力……

石殿构造狭长,抬头能看到许多模糊的彩绘。殿中的主神像是纯铜铸造的古物,雕刻精美圆润,观赏价值很高,两旁墙上是小小的五百灵官像,虽然为了保护文物用玻璃罩起来,但仔细辨认,会发现灵官们胡子造型和面相居然都不一样呢。

之前听说过龙头香正朝金顶,果然面对龙头香坐下,透过周围的栏杆看到了这个画面,不知道古时守护此处的道人每天仰望金顶,心里是平静欢喜还是自觉渺小?

殿里工作人员招呼着游人投币许愿,硬币击打金锣的声响连绵不断,热热闹闹。

从南岩宫另一边的路能继续游览飞升台等景点,往下走似乎还能到达隐藏景点五龙观,不过,来回路程和所需时间也很可观,是徒步探险路线。

原本打算下山再去另一个冷门景点玉虚宫,玉虚宫这几年已经重新修复部分景观,重要的是……它不在武当山景区内,而是在武当镇上,是完全免费的公共景点,游人稀少。可惜后来才知道它五点关门,错过时间。

但武当斜躺之旅已经足够圆满,错失一二,反而留了下一次的兴致。

不过下回,还是买根拐杖再爬明神道吧……

PS:写完游记的第二天,偶然发觉,在紫霄宫遥见的坤道,似乎就是我关注的某位道长……人生的相逢,何其玄妙啊。


推荐文章
评论(9)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