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坊主的乱考据
本次考据并没有着重百鬼夜行中本来的青坊主传说,而是根据网易阴阳师手游塑造的青坊主形象进行考据,有些地方是本人突发奇想,刀剑乱舞玩多了所以对家纹花纹什么的很敏感,所以大概也算不上考据,就是把我发现的东西说一下,干货私货都有,资料都是网上搜来整理的,大家随便看,欢迎捉虫。
1.服饰
1.1未觉醒
首先看青坊主未觉醒的衣服,大致可以分三层:最里面的黑衣,手部和胳膊上还戴了甲胄,通称笼手;外面白色的衣服应该是裳付衣(有可能是半身的),是僧侣经常穿法衣,如图应该是根据平安时期官服改过来的,下身穿袴,但看不出来是行灯袴(没裆像裙子)还是马乘袴(有档就是阔腿裤的样子);然后,最外面的就是袈裟了。
不过这个袈裟也比较特别,很明显能看出跟咱们平时印象里见过的袈裟不太一样,因为这也是日本袈裟经过变迁简化的结果。这个袈裟的穿法大致是先围在周身系好,然后用带子连好再跨过肩部。
反映到青坊主身上就有了些新变化。袈裟下摆分叉变长,看似是互相叠压在一起但实质上还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开,看不出从哪个侧边开口才能像上面的袈裟那样把自己先围起来,所以他大概是先从底下套上再拉个带子系好的。外面那个青色大袖子应该是独立可拆卸的,这么看来应该是穿完裳付衣,再在左臂上套上袖子,再穿外面的袈裟,于是外面那层棕黄色的腰带大概可以视为固定袖子和袈裟位置的,顺带固定一下外面绑着的勾玉吊坠。
接下来再看一下青坊主衣服上的花纹,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组:一,带子上的花纹,二,袈裟中部的花纹,三,袈裟下摆上的花纹。
最好辨认的是第二组,很明显是三巴纹,至于是右三巴还是左三巴,据说是跟法源寺的造像方位有关,日本那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不过大致的分类是有的,比如日本幕末时期土方岁三的家纹一般被认为是右三巴,所以如此一来青坊主身上的就是左三巴。而最早使用三巴纹的就是日本的公家八幡宫神纹,用来祭祀武神用,之后被日本武家广泛借鉴作为自己家族的家纹。
顺便夜叉觉醒皮的叉子上也有三巴纹(我觉得大家一定会先觉得像写轮眼,没错我也是)。
第一组和第三组画的不是那么清楚,跟其他小伙伴讨论对比了半天感觉比较像某种片(ruò)喰(cān)纹,第一组像村山片喰,而第三组像是普通片喰的变种。片喰纹是日本五大纹之一,剩下四个分别是鹰羽纹、木瓜纹、藤纹和桐纹。片喰就是酢浆草,形似三叶草,这种小草还有药用价值,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散淤(摘自百度百科),而且还算比较常见。(所以其实青坊主也懂医对吧。)
不过说起来最像的片喰图案应该是书翁未觉醒时的灯上的纹章。
1.2觉醒
觉醒后青坊主的衣服给我的感觉首先是厚重(大师你不热吗),然后是增加内敛保守了(毕竟出家人,而且这身重装甲一样的衣服肯定打起人来更狠)。
这样的衣服形制上更加像平安时期日本贵族的净衣(也就是晴明初始皮那种样子),不过日本僧侣的法衣确实有很多是从官服借鉴过来的。中间胸口部分有铠甲,手臂处也同样有防护的笼手。
1.3皮肤月照禅心
这套衣服给我的感觉是大师变清爽不少,还莫名变潮了(出什么阵出道吧大师)。
这套皮肤所展现的袈裟僧服就更加接近实际一点,对比了日本一些佛教派别的衣服之后,感觉跟临济宗的衣服十分相似(关于大师是哪个派别的后面我再细说)。同时身负巨大佛珠链,手上也有佛珠串,不过具体多少颗本人没看出来,不同颗数也有不同意思。内里不再单穿衣服而是直接绑了绷带,左肩处有防护用铠甲(更能打架了的感觉)。
2.锡杖
接着再来看看大师手里拿着的东西,也许一般人都管他叫禅杖(对我也是),不过正式来说这个应该叫锡杖,锡杖和禅杖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虽然两者都为僧侣所用。
禅杖,据《释氏要览》卷中和卷下记载,只是以竹、苇等细棍儿造成的,一头儿用布或毡等物包裹。最早禅杖也是由释迦摩尼发明的,其作用主要是用来在弟子坐禅犯困时敲醒对方,具体经过在《十诵律》中有所记载。
而锡杖(梵khakkara)在形制上比禅杖复杂。其来历要从天竺僧人外出乞食谈起,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四等记载,释子外出乞食时,最初没有经验,默然而入人家,不受欢迎;佛指示可以“作声警觉”,于是再去的时候就“呵呵作声,喧闹而入”,结果更不受欢迎;佛又启示说:“更无方便可使作声,唯此呵呵能为警觉?”再去的时候,僧人拳打门扇作声而入,更加不受欢迎。这时佛说了:“不应打门,可作锡杖。”并且讲了锡杖的制式:“杖头安环,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
根据《锡杖经》记载,迦叶佛为二股十二环,地藏菩萨为二股六环,释迦佛为四股十二环。锡杖半圈铁环算一股,有时杖头还会有两层叠着的股。
如此一来观察一下青坊主的锡杖,未觉醒时手握的锡杖算是两股六环,相当于可以看作大师拿着地藏菩萨的杖(所以最适合大师的御魂是地藏像四件套大误),而觉醒时的禅杖第一眼看着很拉风(揍人会很爽的样子),中间依旧是有类似三巴纹的纹章,而皮肤月照禅心手里拿着的锡杖变成了二股四环,也许这里的四环就变成了佛教四谛(苦、集、灭、道)的象征。
顺带一提,世界锡杖之王是唐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是佛教的至高权威,也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3、面部
看过服装再看面部(主要舔大师的颜嗯)。
最为明显的妆容就是眼角下的红色,这个面积应该不能称作眼影了吧,虽然并没有找到这种妆叫什么名字,但一般来说这是日本神职人员会画的妆,表示此人有很强的灵力(你看晴明妖琴师眼角也有)。
4、被动特效
上一次版本更新调整了青坊主的技能,新加的被动效果付有肉眼可见的特效,那就是青坊主一上场就围绕在他身边的一圈字——般若波罗蜜多(正好六个字,代表六层效果抵抗,虽然抵抗一直都很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称《摩诃(h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是《大品般若经》中的一节,也是《大品般若经》的精髓。整个般若经体系内涵以空性为主,空性者,空间之本性、本体、本质,无处不在,细微无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见,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遍尽虚空。(大概就是虚空清净之意,我当时看的也晕)。
5、大招特效
看了半天都看出来上面写的是啥。。。。佛、空、人、音好像也没搜出来啥。。。有知道的小伙伴请务必告诉我。
6、传记
青坊主的传记非常具有佛教韵味,通篇用佛教术语讲了个故事,不过一开始看会非常头疼(术语太多的缘故)。
故事大致说的就是,青坊主一开始潜心读经,万法皆空,戒嗔戒痴,认真修行,同时还想去渡红尘世人,让他们也皈依佛门,领悟佛道,可是叹息世人放不下世俗,只能自己一个人继续独自修行。世人跟他说现在世道这么乱,魍魉横行其道,不可能做到遁入空门,清净身心的。青坊主想了很久认为很对,若是不除妖鬼之灾,佛家清净也是妄言,于是决意重回红尘铲除妖物。袈裟染血,已是违背佛道开了杀戒,所以传记末尾才说是悟法负青灯,但是他本身还是保有禅心的,只是为了天下世人才这么做。
说起来,青灯指的是佛灯,因为僧人夜读点的油灯焰芯多为蓝色,所以叫青灯(跟青行灯姐姐真的没关系)。另外,传记中提及的“心不动则无苦无痛”,“万象非实”等话语,都跟般若经的空性很是相近,也无怪乎青坊主被动的特效是“般若波罗蜜多”,毕竟出家人都讲求四大皆空。
于是,整个故事讲的就是青坊主如何走上破戒杀鬼的道路的。
7、大师所属佛教类别
众所周知,佛教本身也分为各种不同的流派,具体到青坊主身上他所信属的又是哪个呢?
可以先确定的是大师信奉的属于大乘佛教,因为本身传入日本并产生分支的佛教都是大乘佛教。
至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流派的出发点不同。
小乘佛教原本的正式名号叫做“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是大乘佛教给他们的贬义称呼。小乘佛教认为,人是人,佛是佛,人有人性但没有佛性,所以人无法修成佛,只能修到罗汉的果位,佛陀只有一位,那就是释迦摩尼,所以别人也不能像佛那样去渡人,只能自渡。
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人性中本来就带有佛性,只是暂时被蒙蔽,人人都能通过修行成为佛,可以自渡也可以给人指导去渡他。其实大乘佛教也是从小乘佛教中演变发展过来的,经过自身吸收变化才是如此模样,其所尊佛的《般若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都不被对方承认。
不过两者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只是修道理念不同。
而根据传记和语音等,可以发现青坊主一直在寻求渡人之法,所以属大乘佛教无误。
不过大乘佛教内部又分多个派别,至于大师是哪个派别的,考据看来应该是临济宗的(当然也不是因为皮肤月照禅心就那么简单决定的)。
临济宗也是1187年从我国传到日本去的,从时间上来说正好处于平安时代末期(平安时代到1192年结束),在之后的镰仓时代大加发展。
临济宗所倡导的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而开此宗派,名为的希运的僧人还阐述了无心说的观点,认为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可见其也阐述空性与无心,同青坊主传记二中有些地方很是相同。
另外,这个宗派主张顿悟,而在拜师入门之前先要挨上一棍子来进行“顿悟”,不合格者不得入门,成语“当头棒喝”据说也由此而来(很好,这很武僧)。
所以这么看来,大师应该信奉的是大乘佛教中的临济宗派。
8、大师其人
在式神图鉴里,青坊主的介绍是这样的,四海为家,四处旅行,不断修行,还为人讲经说书,虽然不被世人理解,但仍选择以另一种方式来贯彻自己的信念,而这种贯彻信念的方式和缘起也在三则传记中说明。
一开始听他的语音台词,戳他的时候会说“请不要调戏拙僧”(カラカラ真的是调戏揶揄的意思!),再戳他他会更加困扰地说不要调戏,如此看来他是个非常禁欲内向也非常有所持守的人(这增加了他的呆萌感嗯)。放到场上出阵,被打的时候除了会叫一下还会说“没事的”,一开始我没明白他这是在对谁说,后来想明白应该是在对阴阳师(玩家)说的,希望不要因此为他担心(好温柔。。。)。
从青坊主的一身衣装行头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惯于云游,惯于战斗的僧人,可以说在新版本青坊主加强伤害之前,他就是个极具杀心的武僧设定,只不过杀心本身并不是他所希望的,选择成为武僧的过程,对他本人来说应该是很痛苦的吧。
本来是个一心向佛,潜心诵经,又有着普渡世人之心的单纯僧人,不过一开始世人并不理解他,这对他来说也是十分孤寂苦闷的吧。在最后听了世人无奈的诉说之后,青坊主又毅然决然为世人除尽魍魉,尽管这就表示自己要血染僧服,破戒负佛。也许在这期间也有人对他表示不理解甚至泼冷水,不过正如图鉴介绍和传记末尾所说的,他以自己的方式贯彻自己的佛道,即便悟法负青灯,也是破戒济禅心,以一种坚韧隐忍的心拔除鬼妖。
如果哪一天,不断云游的青坊主能有幸来到你的阴阳寮,也许你可以给他准备一盏清茶,对他说句“一直以来都辛苦了”,有条件和精力的话再给他准备一套合适的输出御魂,让他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