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欢迎指正探讨岩融岩融岩融)
僧兵衣服构成
a.袈裟的纽
b.袈裟的小纽
1.裹头袈裟
2.裳付衣
3.裳付衣的襴
4.石帯
5.腹巻
6.括袴
7.胫巾(就是绑腿)
8.二齿木屐
9.太刀
10.太刀的绪
11.薙刀
12.裳付衣的雨覆
岩融的服饰构成大概来说就是日本的僧兵:头上是白色的裹头袈裟,只不过立绘上画得像白色的帽子;身上外层的紫色是比较简易的袈裟,里面是裳付衣。
有关僧兵,其实也不只是日本独有的,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也有僧兵,我国也存在(只不过咱们一般习惯叫武僧,而且成为一支军队的历史时期也没有日本突出),其本意就是手持武器去战斗的僧人,本来按佛教教义与一般认识来说都是慈悲为怀不动杀心的。
日本的僧兵最早出现于平安时代中晚期,它随着当时社会的政治形势变化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势力。提僧兵就要提院政,提院政就要提白河、鸟羽跟后白河天皇,同时也绕不开日本贵族藤原家(藤原家也分本家的藤原和一些子孙已经繁衍出去的别姓分家)。
藤原家靠着把自己家族的女儿嫁给皇室,从而保持了近一百年的姻亲关系,同时也越加干涉天皇的施政措施,甚至快要架空皇室。藤原家这种行为就叫摄关,摄关已经侵犯了日本中小庄园主的很多利益。(庄园主是啥,就是自己划一块地自己盖小楼自己雇佣人自己种地。)
1608年,与藤原家没什么姻亲关系的后三条天皇先开始发布各种政令予以反击,之后的近百年间,由白河、鸟羽、后白河三位天皇设置了院政体系来进一步对抗藤原家。
白河天皇因为自己退位到幕后做太上皇所以还叫上皇,上皇的居所称为“院”,上皇“执天下政”的时期,世称“院政时代”。上皇的办公机构成为院厅,院厅中的官员称为“院司”,院司多有天皇的亲信担任,院厅发出的文书称为“院厅下文”,上皇的指令称为“院宣”。院厅还设置“北面武士”等机构,依靠以源氏和平氏为代表的新型武士集团为武力支柱。(这就跟之后的源赖朝和源义经有关了。)
这三位都比较集权,还都比较信佛,还都积极支持寺院的修建工作,甚至自己去寺院出家做了“法皇”。于是就可以想见,得到了政策支持,如此有后台的佛教发展是极为迅速的。
当时与藤原家对抗政局也十分不稳,僧兵的发展也自然顺理成章,同时天皇家还很依靠源平两氏,这也为后来的武家发展和幕府统治的到来做了铺垫。
1129年,鸟羽法皇让位于儿子崇德天皇之后不久,又逼其让位给弟弟后白河天皇,结果就导致了两兄弟相互仇恨,造成了皇室内斗、兄弟相残的严重后果(所以鸟羽天皇何必呢,另外玉藻前的故事就跟他有关)。
1156年,鸟羽上皇去世,身为兄长的崇德上皇与弟弟后白河天皇之间爆发了战争。结果,弟弟后白河天皇先发制人,打败对方,将哥哥崇德上皇流放到赞岐(今香川县),史称“保元之乱”。(有传说这位天皇就变成了妖怪,也就是家喻户晓的大天狗。)
在“保元之乱”中立下战功的源义朝,不满受封官位低于平清盛,投靠藤原信赖。(互相牵制互相嫉妒。)1159年,趁平氏离京城参拜神社之机,源氏与藤原联手拘禁了上皇、天皇,引发“平治之乱”。
平清盛得知消息后,立刻率兵回京,杀死源义朝、藤原信赖。打倒源氏之后,平氏势力急剧膨胀,确立了霸权地位。然而,源氏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终结,源义朝的儿子,十三岁的源赖朝,被流放到伊豆半岛。
之后的事嘛,大家大概就知道了,源赖朝长大回来跟弟弟源义经去打平氏,刀剑乱舞舞台剧兵途犹在梦不归里就有源平合战的桥段。源义经飞跳过八艘船也是合战中一个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故事,如果有玩fgo的人估计会知道牛若丸的宝具就是以此命名。
接着打完平氏,然后这两兄弟发生了什么,自然不用过多赘述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