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宜兴朱泥紫砂壶与其他紫砂壶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壶史名录 2017-05-10

从泥质的构造平分析朱泥壶的土质与修建工程所称的红砖的土质可以说是完整一样,除了铅、硅、钙、石英为根本构成外,最大的特征是含铁量极高,(这一点与紫砂相相似,参看拙贴《闲话紫砂》)大约可达14%-18%,这也是朱泥壶会成为白色的次要成因。普通陶土假如含铁量4%阁下,呈青灰色;7%阁下,呈淡灰色;10%阁下,呈土黄色;13%阁下则成棕色或咖啡色。朱泥的储藏简直遍及各地,这也是红砖成为最广泛的建材的缘由。所以把红砖土淘洗挑选至100--160目即可失掉最根本的朱泥了。



宜兴制壶艺人在失掉最根本的朱泥后,再按必定比例参加石黄,分配炼制成做壶原料。石黄,在宜兴外地称小红泥,是从嫩泥当选出的。宜兴嫩泥矿次要散布在川埠砂山东南、伏牛山、喷鼻山等地,矿床接近地表,十分适合开采。石黄的参加,大大的进步了朱泥的可塑性,使朱泥在加工拍制时延展性增强,泥片曲折时不易断裂。所以许多朱泥老壶非常精致细薄,泥片厚度大都在1mm--1.5mm之间,而未见紫砂有此表示。所以从泥质的构造平分析,朱泥与紫砂中的红泥有着严厉的差别。

从制品剖析,朱泥壶的结晶度比紫砂红泥凌驾很多,烧成膨胀率也比紫砂红泥凌驾80%以上(朱泥18--27%,紫砂红泥10--13%)因为膨胀率大,使朱泥壶在烧成后壶体外表发生出或多或少的皱折,这些皱折在经久运用后,又只能看到而手却觉得不到,所以在玩壶高手中有“无皱不成朱”的说法。这一点在各个博物馆及壶友手中的朱泥老壶上均可印证。



因为泥性的分歧,在预热烘干、低温、冷却这一烧制进程中,朱泥和紫砂红泥在任何一阶段中的处置方法都有所分歧。起首,烧制温度分歧,朱泥1000--1040度,紫砂红泥1100--1200度;其次,预热烘干工夫必需比紫砂红泥长,由于朱泥的密度高、气孔小水分不易分发,只能用工夫克制这个成绩;乃至在低温带,工夫也要拉长并迟缓升温,由于朱泥在烧成结晶进程中比拟活泼,特殊在最低温时特殊猛烈,这是高结晶度泥质的特征;第三,朱泥的冷却进程也必需非常迟缓,不然极易炸裂。



朱泥壶从泥料制造到烧制成型,制品率大约只要60%阁下,这就是连很多制壶名家及成型新手也不肯多做朱泥壶的缘由。如许的情况就为很多造假者供给了空间,估量是面上95%的朱泥壶多是以紫砂红泥假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样多的商家异口同声的讲:“朱泥就是紫砂红泥”的缘由。

本文出自壶史名录,转载请注明,欢迎一起探讨紫砂知识、

想了解更多紫砂知识,加小编微信号zunhu88,和广大壶友共同交流。

紫砂壶鉴定,关注官方网站:壶史名录:www.zunhu168.com,转发请注明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