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回忆(一)
若木 2017-04-13

   这周三晚上的大学语文课上,讨论到了生与死的话题。可能是晚上的缘故,有些感性,想了很多,最终于今天写下这篇文章。

   当时提到我们H大在09年发生的一系列自杀事件。09年,学校有不止一个学生从田家炳教学楼跳下。老师说,事发后,曾经有一个男生在网上给她留言,说他当时就走过田家炳楼,毫无准备地,看见那个女生在自己面前掉落下来,死在自己的眼前。他说自己的压力很大,很大。当时不止一个学生在场,目睹了那场悲剧的发生,却又无能为力。而就在大概一个月前,又有一个学生企图跳楼自杀,幸运的是被救了下来。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学习的压力之大,让学生们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无法承受者,便滋生出来心理问题。

   聊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A。那个可以说是我高中时代最好的朋友。他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诊断出了焦虑症。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谁也没有发现,连A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直到现在都深刻地记着他第一次发病的情景。

   那是一个夏天,天气很热,班里开着空调,我们俩是同桌。那天课间,他对我说:”我先睡一会,等上课了记得叫我。“我说:”恩,你睡吧。“结果,大概过了有两三分钟,他突然蹲在地上,把头埋在胳膊里,一动不动。当时我快吓坏了,问他怎么了。他说不出来话,只是全身发抖,喘不上气,难受的满脸通红。后来,我们把他送到医院。当时确诊的只是心律不齐,因为他家里有心脏病史,我们便没有想更多。

   可是,在暑假里,他突然给我发消息说自己有焦虑症,心律不齐只是并发症。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我呆住了。焦虑症,并不应该会发生在A的身上啊。他是一个那么阳光的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在后面的那个学期,我不止一次的看到他突然跑出班,蹲在走廊的栏杆旁喘气,用力的把指甲嵌入肉里,自己一个人闷头难受着。每当这个时候,除了让他抓着我的手不让他伤害自己以外,我没有其他能做的,我没办法替他承受更深的痛苦。再后来,他休学治疗了将近半年。幸运的是他的病情可以说是有很大的好转,到高三时,他几乎没有在发过病了。现在,他在大学里遇到了喜欢的人,每天在空间里发着狗粮。看着他的那些说说,看到他终于摆脱了心里的那个恶魔,我很开心。他终于不会再被阴影所笼罩了。

   我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为什么一个看上去那么阳光的人会得焦虑症?在A之前,我真的从未想过自己的身边会发生这样的事。后来,我渐渐想明白了。在那段时间之前,他的一个朋友跟他绝交了,而他真的很重视那个朋友。他甚至曾经为了那个朋友去搭理一个他很讨厌的女生,只因为那个朋友想追求那个女生。绝交后,他一度很低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笑过。而那之后不久,他便生病了。

  人的漫长一生中,必然有阴影与黑暗。我知道那种黑暗,因为我也曾体会过那种绝望,那种孤身一人无处可避的绝望:我也曾试过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减轻内心的煎熬,试图以此来摆脱如影随形的痛苦。那时的我,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是什么样子,茫然,孤僻,痛苦;而现在,我可以坐在这里,平静地敲打下这些文字,回想起曾经的艰难,可以笑着轻描淡写而过。可是,还是有一些人,他们无法承受生命之重,选择一走了之。我知道,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对有心理疾病的人存在着偏见。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们的痛苦,于生活中轻视着他们。所以,有太多的人,用微笑来掩饰心的创伤,自卑的活着,这样反而更加痛苦。他们的痛苦累加着。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极限,那些无法用手触摸到的事物也是如此,到达临界点后,终究会爆发出来啊。

  可能对于纵身跳下的那些人来说,活着已经无比艰难,可是,就像我的老师说过的:”死亡是最可怕的东西。那个跳楼的女生,她甚至来不及听最后在耳边响起的风声便离开了。她都有勇气去选择死亡,为什么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最后,以《吉檀迦利》中的一段诗句作结,愿我所爱之人,爱我之人,都可以不被黑暗所笼罩,不因痛苦而徘徊:

   我以为我的精力已竭,旅程已

   前路已绝,储粮已尽,退隐在静默鸿蒙中的时间已经到来。

   但是我发现你的意志在我身上不知有终点。

   旧的言语刚在舌尖上死去,新的音乐又从心上迸来;

   旧辙方迷,新的田野又在面前奇妙地展开。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