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与人的连接方式,影响了整个世界。以销售为主的传统企业,不得不使用更新的营销手段,抓取新客户维护老客户。社群的出现就是让连接更加高效有深度,但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是社群用户。
构建一个社群的误区就在于为了更好的推销产品把这些人圈起来。把这些用户圈进来,最终目的是直接让他们买好,还是既让他有一半的概率买,然后有90%的概率帮你传播,推荐他身边的朋友来购买你的产品。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这样既能让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又能让自己的品牌得到传播,还能增加更多的粉丝和更大群体。还有一部分人还会选择第一种,因为他没有看第二种,他把所有用户圈起来的目的是向他们二次推销他的产品。当他买过你的产品后对你的产品和服务内心是有一把尺在衡量的,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按第一次接触他的方式去推销是不行的。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侧重于情感连接或社群的方式去构建一种信任,达到一种交互的关系,精神上没法链接,后续的变现、传播是很难很难的。那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做以下七个点的阐述:
1、构建用户社群发展存量市场--口碑传播
如果我手中有大把的客户,怎么把大把的客户圈成我的社群用户?圈成社群用户的目的是什么?一点是50%的概率让他去买,90%以上的概率让这帮人帮我们做口碑传播、做品牌曝光,吸引更多的用客户、粉丝。做社群核心点是让这帮存量的客户帮我们去呐喊去传播,协助我们出谋划策,不能把重心的营销放在这帮人身上。
2、小范围试点
一家企业如果有好多个城市,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做社群的。可以选一些城市优化,做小范围测试。比如三四线城市,有些没有那个氛围。即便有人在做这个事,但是当地的市场、老板不认同,再按这个模式走,人家不会选择你,有的甚至把你想象成搞传销的。但在大城市,大家对这种互联网思维,商家通用的一些手段非常的熟悉。所以试点的时候建议选择北上广深杭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一些崛起的城市社群成功的几率更高些。
3、确定社群的定位
构建社群的目的,是为了营销销售产品?还是为大家学习成长?还是为提升品牌影响力?还是纯粹的公益组织或兴趣团体?这些都会影响你的粉丝受众目标,及后期的运营策略。比如我们定位是户外爬山爱好者群,你就是户外类。但并不是说你做了户外之后就不能做其他的,这涉及到一个多群裂变的问题,裂变其他的子群。所以,在确定社群定位的时候首先要选一个自身比较擅长的技能,把这个优点发挥无穷大。先从一个点来切入,然后再慢慢延伸到别的类目,以点带面的一个过程去发展,然后再慢慢生态化,必须要单点突破。
4、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可以使产品的服务对象更加聚焦,更加的专注。所以在定目标用户时候我们还需要做用户画像,到底这些人里有多少年轻人、多少是老板。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老板都是段子手,特别是CEO他必须会文案,甚至会设计,这是每一个创始人必备的技能。在这个时代如果不会这些后续的吸粉、留存,都不能很好的运营。先决定在哪个城市试点,针对当地城市做一个用户画像调研,根据当地用户喜好和我们自身的优势资源来决定我们在当地做一个什么样的社群,不同地区也要因地制宜。比如在上海是文案的社群,但到了北京可能是情怀层面的或创业类的,不同地方不同爱好,我们就根据不同地方制定社群运营方案。任何社群虽然表面上不一样,但核心内在是一模一样的,在运营机制上是可以借鉴的。
5、加强运营机制--陪伴是运营
社群的核心运营在于陪伴。不管是大家做的线上分享,还是线下各种沙龙活动,最终目的是要加强用户与我们的关系,让用户来了解我们,让用户与用户之间互相熟悉、相互帮忙,增强他们的关系,打造我们社群内部的归属感。同时,优化现场场景设计,品牌就自然慢慢的影响了用户的心智,让他感觉社群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时候运营就成功了。用户对社群有多少归属感,有多少参与感,是否愿意奉献,是否愿意引荐外面的人加入等,这些都决定着社群的活跃度。换句话说,我们做的所有手段都是围绕社群用户来做的,而不是那些对我们不熟悉的人来做的。比如说小米、罗友会这些群体,他们的活动都是针对社群内部用户的活动,而外部用户的活动根本就不关心。因为他是把内部用户运营做好了,运用社群吸引力法则自然地吸引更多人进来,同时又把影响力扩散出去。
6、构建传播爆点
不管做任何事情,打造社群影响力要考虑到有哪些点是可以让用户来传播的。比如我们可以做一张精美的海报来便于对方传播,在海报的背后通过一个二维码,扫进去后会有一个非常动人的社群故事,中国第一部通过社群方式众筹的电影就这样成立了。还可以通过社群来众筹社群项目,股权众筹或短期的智慧众筹等。所以社群的运营重要的是靠社群的运营人员是否具有想象力和好玩的玩法刺激大家参与。一旦把社群当作赚钱的命脉来做的话,很有可能会作死。社群要变现,但社群运营过程当中不能重点突出变现,我们可以设计社群商业变现的场景,但是不能以社群变现为导向,一定是以用户参与感为导向。这是从0到1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7、吸粉和转化
吸粉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转化就商业变现。作为一家企业来说产品就是我们的变现手段,如何把产品在社群运营过程当中把它穿插进去,形成用户与企业构建的桥梁,并让产品得到自然传播。比如《新世相》逃离北上广到深丢书大作战等这些案例,首先《新世相》是他的品牌,他的业务可能是策划公关能力,通过社群的手法吸引大量粉丝并能找到一些合作伙伴策划更多活动,这就直接实现了变现。如果想要做社群,社群的内核一定不是你往里面来吸金的一个点,他一定是你在这个商业社会角逐市场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千万不能把社群当作捞金的地方,他是一个极具企业社群品牌人格魅力的地方。把企业老总、企业品牌、人格魅力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一个新型的新物种社群企业。当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我相信传统企业玩转这种全国性的客户群体是so easy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