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修死后一些其它事情的资料
水上风之涣- 2018-03-07

* 本文涉及资料参见  修与植相关文献资料 文前所列资料总目录。


一、修死后曹、卞与杨氏夫妇往来书信

资料来源: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  《古文苑》pdf 影印;编者不详;【南宋】章樵 注,21卷本

*以下四封书信皆出自此版本《古文苑》卷十「敕、启」,附链接古文苑卷十影印,章樵在书信中所作的注很有意思,建议主簿粉看一下,我的很多想法也跟他不谋而合。


(一)《与杨太尉书》论刑杨修▪曹操

章注:《魏志》:杨修,太尉彪子也,字德祖。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时军国多事,修总之内外,事皆称意。临菑侯植以才捷爱幸,来意投修,数与修书。植后以骄侈见疏,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之。洪内翰迈随笔(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中所记,见附文)云,古文苑载操与彪书,数修之罪,以为“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时汉室将亡,政在曹氏,袁公四世宰相,为汉宗臣。固为操之所忌,彪之不死其手,幸矣。呜呼危哉


操白:与足下同海内大义,足下不遗,以贤子见辅。比中国虽靖,方外未夷,今军征事大,百姓骚扰。吾制钟鼓之音,主簿宜守,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之累,便令刑之。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谨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角桃枝一枝,官绢五百匹,钱六十万,四望通幰七香车一乘,青㹀牛二头,八百里骅骝马一匹,赤戎金装鞍辔十副,铃苞一具,驱使二人。并遗足下贵室错彩罗縠裘一领,织成靴一量,有心青衣二人,长奉左右。所奉虽薄,以表吾意。足下便当慨然承纳,不致往返。


(二)答曹公书·杨彪


彪曰:雅顾隆笃,每蒙接纳,私自光慰。小儿顽鲁,谬见采录,不能期效,以报所爱。方今军征未暇,其备位匡政,当与戮力一心,而宽玩自稽,将违法制。相子之行,莫若其父;恒虑小儿,必致倾败。足下恩恕,延罪迄今。近闻尉(一作问)之日,心肠酷裂。凡人情谁能不尔?深惟其失,用以自释。所惠马及杂物,自非亲旧,熟能至斯?省览众赐,益以悲惧。


(三)与杨太尉夫人袁氏书·卞氏

章注:魏志卞氏,琅琊开阳人,本儒家。曹公纳之于谯。后丁夫人废,遂为继室,生子丕彰植。丕受汉禅,尊为皇太后。


卞顿首:贵门不遗贤郎辅佐,每感笃念,情在凝至。贤郎盛德熙妙,有盖世文才,阖门钦敬,宝用无已。方今骚扰戎马,屡劝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计,事须敬咨”。官立金鼓之节而闻命违制,明公性急忿然,在外辙行军法。卞姓当时亦所不知,闻之心肝涂地,惊愕断绝,悼痛酷楚,情自不胜。夫人多容,即见垂恕。故送衣服一笼,文绢百匹,房子官锦百斤,私所乘香车一乘,牛一头。诚知微细,已达往意,望为承纳。


(四)答书▪袁氏

章注:(杨太尉)夫人,袁术姊妹也。术字公路,汉末僭号。本传操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


彪袁氏:顿首顿首。路岐虽近,不展淹久,叹想之劳,情抱山积。曹公匡济天下,遐迩以宁,四海归仰,莫不感戴。小儿疏细,谬蒙采拾,未有上报。果自招罪戾,念之痛楚,五内伤裂。尊意不遗,伏辱惠告。见明公与太尉书,具知委曲。度子之行,不过父母,小儿违越,分应至此。怜其始立之年,毕命埃土,遗育孤幼,言之崩溃。明公所赐已多,又加重赍,礼颇非宜,荷受辄付往信。



、修的家世及余事种种

 (一) 后汉书 

 卷五十四 >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 杨彪

 ……

(建安)四年,(彪)复拜太常,十年免。十一年,诸以恩泽为侯者皆夺封。彪见汉祚将终,遂称脚挛不复行,积十年。後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

又见  册府元龟 > 卷第九百三十六 > 总录部(一百八十六) > 私爱;又见  容斋随笔 > 卷十二 > 17曹操杀杨修

 

李(贤)注:

【一】前书曰,金日磾子二人,武帝所爱,以为弄儿。其後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

 

 后汉书 > 卷五十四 > 杨震列传 > 第四十四 > 杨修

 

及魏文帝受禅,欲以彪为太尉,先遣使示旨。彪辞曰:“彪备汉三公,遭世倾乱,不能有所补益。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遂固辞。乃授光禄大夫,赐几杖衣袍,因朝会引见,令彪著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年八十四,黄初六年卒于家。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

论曰:孔子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诚以负荷之寄,不可以虚冒,崇高之位,忧重责深也。延、光之间,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後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遂累世载德,继踵宰相。信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先世韦、平,方之蔑矣。

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杨)震畏四知,(杨)秉去三惑。(杨)赐亦无讳,(杨)彪诚匪忒。修虽才子,渝我淳则


李注:

【二】续汉书曰:“魏文帝诏曰:‘先王制几杖之赐,所以宾礼黄耇(音苟)。太尉杨彪,乃祖以来世著名绩,其赐公延年杖。延请之日便使杖入’也。”

【三】华峤书曰:“东京杨氏、袁氏,累世宰相,为汉名族。然袁氏车马衣服极为奢僭;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不及杨氏也。”

 

 

(二)三国志

 三国志 > 卷二 > 魏书二 > 文帝纪第二

……

(黄初二年)冬十月,授杨彪光禄大夫。


裴注:

【一】魏书曰:己亥,公卿朝朔旦,并引故汉太尉杨彪,待以客礼,诏曰:“夫先王制几杖之赐,所以宾礼黄耇褒崇元老也。昔孔光、卓茂皆以淑德高年,受兹嘉锡。公故汉宰臣,乃祖已来,世著名节,年过七十,行不踰矩,可谓老成人矣,所宜宠异以章旧德。其赐公延年杖及冯几;谒请之日,便使杖入,又可使著鹿皮冠。”彪辞让不听,竟著布单衣、皮弁以见

【二】续汉书曰:彪见汉祚将终,自以累世为三公,耻为魏臣,遂称足挛,不复行。积十余年,帝即王位,欲以为太尉,令近臣宣旨。彪辞曰:“尝以汉朝为三公,值世衰乱,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复为魏臣,於国之选,亦不为荣也。”帝不夺其意。黄初四年,诏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朝见位次三公,如孔光故事。彪上章固让,帝不听,又为门施行马,致吏卒,以优崇之。年八十四,以六年薨。子修,事见陈思王传。

这两处和后汉书中的记载有些微妙的差别,可以对比着看,所以还是单独贴出来了。


卷十九 > 魏书十九  >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 陈思王植

裴注:

【一】……修子嚣,嚣子准,皆知名於晋世。嚣,泰始初为典军将军,受心膂之任,早卒。准字始丘,惠帝末为冀州刺史。

【二】荀绰冀州记曰:准见王纲不振,遂从酒,不以官事为意,逍遥卒岁而已。成都王知准不治,犹以其为名士,惜而不责,召以为军谋祭酒。府散停家,关东诸侯议欲以准补三事,以示怀贤尚德之举。事未施行而卒。准子峤字国彦,髦字士彦,并为後出之俊。准与裴頠、乐广善,遣往见之。頠性弘方,爱峤之有高韵,谓准曰:“峤当及卿,然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准曰:“峤自及卿,然髦尤精出。”准叹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也。”评者以为峤虽有高韵,而神检不逮,广言为得。傅畅云:“峤似准而疏。”峤弟俊,字惠彦,最清出。峤、髦皆为二千石。俊,太傅掾。

 

三、附文

 容斋随笔 ;【南宋】洪迈 著

 卷十二 > 17曹操杀杨修


曹操杀杨修之後,见其父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古文苑载操与彪书,数修之罪,以为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且赠彪锦裘二领,八节角桃杖一枝,青㹀牛二头,八百里骅骝马一匹,四望通幰(音显)七香车一乘,驱使二人。又遗其妻裘、靴、有心青衣二人,钱绢甚厚。卞夫人亦与袁夫人书云:“贤郎有盖世文才,阖门钦敬,明公性急,辄行军法。”以衣服、文绢、房子官锦、香车送之。彪及袁夫人皆答书引愆致谢。是时,汉室将亡,政在曹氏,袁公四世宰相,为汉宗臣,固操之所忌,彪之不死其手,幸矣。呜呼危哉。


 



推荐文章
评论(3)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