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谈一谈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阅读问题
一人行 2019-09-05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我们不难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对于阅读的重视几乎贯穿始终的,这种要求不仅针对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

在给《向初到学校工作的教师提一些建议》一篇中,苏霍姆林斯基曾郑重地要求教师每月都要有一项购书计划,在某种层面上我们可以认为阅读对于教师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正如《要用书籍、智慧与信念控制学生的心灵》中所提及的“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停滞、贫乏,产生了可称为对思想不尊重的表现,就会明显地影响教学活动。我认识一位教师,他已经‘厌烦一切’了,据他说,他不愿意经常重弹旧调。学生们从他的话中感到他的思想处于停滞、僵化状态。他们用不尊重教师来回报教师对思想的不尊重。但最危险的是,他们也跟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教师的教育工作并不局限于“知识的传递”,而是在其受众——即学生——的某一生命阶段发生并将伴随终生的一项长期培育与塑形活动。因此教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不仅仅出于教师力求解决教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更出于教师需要将对知识、对书籍的尊重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的阅读并不是一项附加任务或是一项值得表扬的生活习惯,而是出于其职业性质与职业要求的生活常态与根本规范。

对于学生来说,读和写是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作为知识输入与输出的途经,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阅读能够增进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而阅读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能否很好地阅读。要想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表现出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着重培养其课外阅读兴趣与方法,而且应为学生依照年龄设计书单。对于广泛阅读的学生来说,课堂上所学的任何新概念、新现象,都会纳入他得之于书籍的知识体系中,于是课堂上的知识便具备了某种特殊的吸引力:这些新知识是有助于弄清楚“头脑中已有”知识且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学生阅读的材料越丰富与课内所学内容的接触点就越多,学习就会越轻松,在知识没有空白和脱节的场合,即使课堂上学生只是默不作声,不作问答,不互相补充但实际上却在获取知识,学生会自己思索,依照以往的阅读经验来“查验”自己的知识仓库,靠已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这不仅是一种高明的课前准备或是授课技巧,也是一种关于思维方式、思考方式的技巧传授。但是我们要明确阅读技能的训练不会止步于学生学会专注于阅读内容,而是在训练学生掌握独立思考之后,伴随着一个新航程序幕的悄然拉开继续精进。学生将继续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开始尝试准确地表达个人观点,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不会仅限于阅读,而会进一步深入到知识的提取与应用领域,这正需要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积极的回应。如在讲授教学大纲中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时,有经验的教师会力求把相关课外读物的阅读或已学知识与这种最难部分的学习安排在一处,相伴而行。学生在阅读材料时积累的问题越多,课堂上的求知兴趣就越浓。当然,这种强烈的求知兴趣也在于运用知识或体会智慧统率事实和现象的过程中,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或是探寻者的需求格外强烈。如果教师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必要的养料与扶持——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知乐趣,这种需求与兴趣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帮助学生成为发现者也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看似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关于学生的智力生活》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如果青少年没有自己喜爱的书和喜爱的作家,我不能想象他们会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像乐师不拿起自己喜爱的乐器便无法生活一样,好思考的人若不反复读所喜爱的书,便不能生活。“学生在阅读时思考的不仅是他们所读到的内容,也在通过阅读对其他读者或藏书者作出判断。他们将体验到作为人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自豪感,并认为富有智慧的人类主宰着事实和现象,知识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具有使人变得高尚的神奇魔力。当学生养成以严格的标准来审视他人、思考社会的习惯时,他们或许将成为教师的裁判者。对于教师来说,阅读的终极目的似乎可以借用列宁在《哲学笔记》里引用了费尔巴哈的言论来回答:“我们的理想不应当是阉割的、失去肉体的、抽象的东西,而应当是完整的、实在的、全面的、完善的、有教养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地批判质疑、各抒己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成为“真正的人”和“真正的公民”。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什么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正如艾别克所说,“书籍集中了人类思想的瑰宝并把它们传给后代。我们将化为一捧骨灰,然而书籍却犹如铁铸石雕的纪念碑将永世长存。”教师想要影响学生的心灵,再没有比培育思想、塑造意志更有力的手段了。然而,只有当教师在古今书籍中积攒足够丰富的游历经验时,才能具有影响学生思想的效力。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