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君心非我心》一文,不吐不快
第一件事情,先把占TAG的道歉申明打在第一行。抱歉占用这个地方来发这篇文章,在此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歉意。但是既然事情的源发和这里相关,我也只能在此发文,表达我的一些所思所想。
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成都是一个三国文化,三国情怀很重的城市。在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听祖辈们给我讲述三国的故事。三国的金戈铁马,三国的英雄辈出……,而这些英雄中的某一些人,他们来到了成都,让成都和他们如雷贯耳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也因为这份因缘际会,即使是千百年后,成都人的心中也留存了一份非比寻常的骄傲。
这份骄傲是许多成都的孩子,被班主任老师带到诸葛丞相的塑像前,齐声背诵《出师表》的那份童年记忆;这份骄傲是每值春节,成都人无论男女老幼举家奔赴武侯祠,绕惠陵一周以示祭扫,用大把大把的鲜花堆盖住“汉昭烈帝陵”墓碑的那份虔诚;这份骄傲是妈妈拉住孩子的手,告诉他“黄忠小区”因何而得名,“洛带古镇”又有哪些和阿斗相关的故事……,成都人骄傲,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更是因为三国时期,那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帝王刘备在这里建立了蜀汉政权并以成都作为了他们的首都。也正因如此,才让“成都”这座城市的名字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外国人所熟知和铭记,成都才得以更加的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人们是喜欢的刘备的。
在网络时代,大V公知众多,当了几千年正面历史人物的刘备、诸葛亮等人少不了被人拿着放大镜找黑点,断章取义,造谣抹黑,以此满足部分人的猎奇心理。有人说,这世上不可能有那么好的人,什么为国为民都TMD是屁话,冠冕堂皇背后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对权利名誉乃至金钱的狼子野心罢了。
而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这段名篇,让我们看到了“舍生取义者”的选择,也告诉我们,许多伟大的事情,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平凡人庸碌者,但我们却不可因自己的无法成就而否定怀疑他人,认为他们同我们一样软弱,一般世俗,不具备勇气与奉献仁爱的精神。正如邻家的孩子当了高考状元,我们自己成绩勉强够读个二本我就非说那比我优秀的都是以讹传讹的传说一样。
有些人太好,以至于人间不配。不以叵测度之,不把英雄拉下泥沼不足以安抚黑暗的腹黑学。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宋朝的辛弃疾没读过《三国演义》,勾栏瓦肆的小儿们也未读过,但挡不住他们为刘备,为蜀汉的失败而感慨哭泣。可见古人比我们,或许还真是聪明太多。
人可以俗气,却不可无仰望榜样的心气。
我在这山见着那山高耸入云,莫失了自己脚下的步子,莫扔了向往那处绝妙风景的美好心境。
三国时代,已离我们很远,公元263年,蜀汉景耀六年,为大汉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寿命的蜀汉政权彻底覆灭,其后便是三国归晋。相信我,如果刘备本人,和刘备政权真有那么多黑料,真把蜀中百姓搞得民不聊生,历史上有无数个可以被清算的机会,这也绝不是一个名垂宇宙的诸葛丞相可以挽回得过来的。后世的历代政权也犯不上为刘备一个既无血缘关系又无世系传承相干的皇帝吹喇叭抬轿子。蜀中被“直百五铢”盘剥了家产的“面有菜色”的百姓们,大概早就不需谁动员,上去就该挖了刘备的坟茔,让这个邪恶的统治者曝尸荒野才对。
一天我开车郊游,路过农村,赫然发现路牌上指示着“先主寺”。惊喜之下百度了一把,才知道当年陛下刘备在此为蜀中百姓虔诚祈雨有应,百姓感念,遂将原本的大禹庙改成了先主寺,千年过去,几经变迁,依旧在乡间保留了这个小小的怀念祭祀他的场所。如今此处庙会和赶场,已是当代乡间农人们的一大快事。
管中窥豹,由此也可见君子之泽,百世不斩。
感谢刘备。
他作为蜀汉的精神内核,在一手缔造它的时候,就为这个理想主义的政权定下了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基色——“仁爱”。让这个政权千年之下,从里到外,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三顾茅庐后刘备说“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于是我们后人有了“如鱼得水”的典故;长坂坡前的刘备说“以人为本”,于是我们今天的政府,总开口闭口提起这个词;临终病榻上的刘备在遗诏中教导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于是我们又常常听到这句劝善自勉的格言。
历史或许在某阶段可任人打扮,但是人民有记忆。中国的老百姓既记恩,也记仇。某些帝王将相确实算得上雄才伟略,但他对老百姓不好,又亦或是大节有亏,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老百姓也还是不领他的情。
历史是大势所趋,车轮滚滚向前。历史也是油盐柴米酱醋茶,一箪食一瓢饮,是家庭和乐,子孙绕膝,是底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对历史了解得越多,越觉得伟大的人真正伟大。
别忘了,这些伟大的人,是你我的先辈,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脊梁。
正是这些为国为民,前仆后继,继之以死的人,用他们的信念勇敢地庇护着我们。
他们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如果他们真能现实一些,腹黑一点,或许他们的命运中可以少承受一些风吹雨打,少经历一些艰难困苦。
莫因无知而抹黑伟大的人,莫因幼稚而人云亦云,莫因偏执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写下文字时,不要仅仅是图一时的脑洞与快活,也是无形的手在揉塑出写作者的三观。小学语文老师就敲着黑板强调过的“文章中心思想”别忘,也不能忘!
否则就是“秽翰墨于金简,标凡砾于珠林”,丢人现眼。
三观跑偏,一切完蛋。今与诸子,共诫共勉。
PS:
我说这么多,是我实在看不得往刘备身上泼脏水,实在看不得把刘备黑得像个龟孙子。
刘备当然不是圣人。但他到底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字。
刘备当然也不是人民币。何况人民币也还有人不喜欢。
在这里我也提醒某些人,不要拿当朝的剑去斩前朝的官。这句话懂的人自然懂。
网上骂刘备的见得多了,一般我也实在是不想搭理。原因无它,就是一个“懒”字。我这个人年龄越大越觉得时间这个东西是有性价比的。我愿意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更能令我快乐和有收获的事情上。网络吵架,挂来挂去,实在也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当然,对方要是顺着网线过来打我,哈哈哈哈……
这次花费时间写点东西主要原因如下:
1、有热心网友读者向我举报此文涉嫌抄袭我《千秋与共》中的部分文字和情节。这在写文者中属于大忌讳,不得不发声。
2、此文以武侯祠为背景架构,但诉诸的文字思想内容却相当的跑偏。作为一个熟知武侯祠一草一木,看过了武侯祠四季更迭客如云来的人,武侯祠是我的心灵的归属,也是我的家,我见不得有人用戏谑的语调这么胡写它。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谁给作者的本事描绘成都人不待见刘备?我是成都人,我身边全是成都人,想代表我们说我们讨厌刘备的麻烦你不要信口开河。你见过成都武侯祠每到新年的祭祀大典吗?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刘备。大年初一这天清早要以汉昭烈帝刘备的名义颁布诏书,表达福泽蜀地百姓的美好愿望。这是历史沿袭下来的传统,也是蜀地人民的盛事,大家都抢着来现场看,除了今年疫情情况特殊取消了之外,中央电视台年年转播的。这叫成都人民不待见刘备?麻烦搞清楚,在成都人民心里,陛下和丞相外带关二爷张三爷都是神!过年过节是要大礼参拜供奉的!每年三义庙前给刘备三兄弟上香叩头的百姓不知有多少!香火是昼夜不息。这就是你笔下的“没见识的二百五”??作者这是一边拉着成都人一边骂着成都人呢?不过老话说得好,若自己是没见识的二百五,那自然看谁都是二百五。
4、既然文是发在玄亮这个TAG下的,却黑陛下,是何道理?这个TAG下不允许拉踩,这是基本的认识和网络礼仪。作者若不喜欢玄亮中任何一人可以出门左拐,选个专门黑刘备黑诸葛亮的地方去发,那谁也管不着,在这里发这种文字,属于不合时宜。大白话说叫“没眼力见儿”。其性质类似于进了主人家里做客还骂主人。所以有人骂你挂你属于应当应份,没什么好委屈的,而且这文挂一天就活该被人骂一天,都是自找的不痛快。
5、我是爬了点小墙,但是我还活着呢,谢谢唤起了我写文字的热情,没准我的玄亮文大坑明儿我就撒土了。
6、对于刘备,你可以不爱,请不要伤害。如果真想伤害,请多读史书,拿出真正有力的证据来。不要人云亦云,逮着半截就大开脑洞。人都得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当然,或许我这个期待值高了,不管是道德层面还是知识层面也都还够不上。真心希望有的人只是年少无知,中二傻缺,早晚不好好刷牙。三观稀碎成这样,请一定注意及时修补。否则社会可不会向我这样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