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Vol.11 杀阵中“日本人的基因”有很大作用
1581226 2019-01-15

『Endless SHOCK』中的「Japonesque」(剧中剧),也包含杀阵这一主要看点。

这一场景是,第一幕在KOICHI和对手抱持深刻偏执的状态中结束了。那两人摇摇欲坠的感情,如何在演出中表现呢? 考虑这一点时,除了杀阵找不到更好的选择了。

比如以西洋的决斗方式来看,有拳击或击剑等等。但在剧中一触即发的紧张感下,突然开始击剑,肯定会很奇怪(笑)。演员也是日本人,角色设定也是日本人,所以果然还是杀阵最合适。

在漫长的公演中保持杀气与紧张感的秘诀? 那并不是特别注意什么,而是到了那个情绪,身体动起来,就会自然产生了。所以每一场都做一样的动作,也不会觉得习惯了,能喘口气什么的。

沉浸表演以外,实际不能用刀打到人,必须有所保留。这一点上,基础训练是会起作用的。不管情绪多么高涨,头脑的一个角落都要保持清醒,感受着对方的呼吸去配合。这需要很高的集中力。

就算如此,因为回合数很多,要全部做到完美,说实话是不可能的。但那也对自己也是挑战,像是“这里更利落地停住吧”或“这里想动作再大一些”一类的。杀阵真的有无限多的表现,每天每一场表演,追求自我极限是没有止境的。

为日西合璧着迷

日本有各式各样的传统艺术,但以我个人来说,比起纯和风,我更喜欢日式与西式的混合。剧中有和风的『梦幻』一曲,这一段的编舞师Travis Payne是美国人。可说这就来源于日西混合会很有趣的发想。

在编排进传统元素时,也会注意有没有加入现代的精粹。我们做的正统派的杀阵,一不注意就会看起来很沉闷,为了克服这一点,必须常记着给动作增添活力。因为杀阵也有“令人兴奋的”和“缩手缩脚的”的区别啊。从根本上重视“杀阵究竟为何物”,又加入“现代的我们的能力”,结果就是『Endless SHOCK』中的「Japonesque」。这一幕中,突然从之前西洋的风格,显现出了和风的世界,所以也有让观众转换视觉效果的作用。

场景大约是15分钟,但描绘的是剧中剧的一部分。我是带着“实际这里有一小时左右的演出”的意识去做的。没有演出来的剧情,希望观众各自以想象填补。对战的武将与看起来像山贼头子的人,其实可能是兄弟...什么的啊。

但故事中是完全不会做这些说明的。打斗中有“一定要活着回去!”这么一句呐喊,如果能有各种理解就好了。

在这个场景中,带有「我们本身的兴奋感」+「作为人物的感情」+「剧中剧爆发的情感」三重情绪,体力自不必说,精神的消耗也相当大。所以不想加入说明剧情的台词。这里加上一句台词,就必须再加上那句台词的感情吧?

注入灵魂厮杀之感

“和”这一元素,是杰尼斯舞台上一脉相承,传家技艺一样的东西,想要珍视这一点的心情,或是必须传承下去的想法,说实话我是不大有,不好意思(笑)。

但我认为,和风对于运用日本人的长相及体型,包含强有力的信息。比如说要比现代舞的话,从身体能力和体型考虑,日本人不是欧美人的对手。但如果要演「Japonesque」这样的打斗场景,他们是做不到的哦。首先是架势。正统派杀阵中,独特的腰部下沉,欧美人很不擅长。然后是思考方式。极端点来说,他们理解不了那种“注入灵魂互相厮杀”的感觉。

当然我们也不是活在武士时代,所以也不知理解是不是与当时的人相同,但有些不可思议地...怀着那颗心啊。至“死”亦要追求美的感性,像这样的想法,不知怎么,总觉得是写入了基因里吧。

所以如果『SHOCK』去海外公演,会被说“Crazy啊!”吧(笑)。因为实际上,USA的成员(=出演『SHOCK』的四位黑人舞者)对于打斗场景,也说“难以置信!”,“美国的话就一发子弹”什么的(笑)。这也许是日本人独特的感觉吧,将杀人的型态升华为艺术什么的。

在没什么意义的地方追求美感的日本人

唉所谓“和”的世界————我绝对不想被当成有什么恶意啊,但是依我看来也果真是Crazy啊。仅就和服或裃(译注:和式男士服装)来说,为什么要穿那样毫无功能性的麻烦东西啊。但其中的确包含美学不是吗。我想日本人啊,会在没什么意义的地方追求美感,为了美可以不讲道理。这和我一直说的“能率、效率”“合理主义”是两个极端,这样的我却在做和风的表演又是一件怪事(笑),但也许正因为是两个极端,所以才被吸引吧。

然后我强烈感受到,和风的东西,若不能注入“魂”,演出就无法成立。有认真尝试过的人应该都能理解,和太鼓也是,不投入灵魂是不会发出声响的。这是非常深奥的世界。

(原载日経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2014年7月号)


下期预告:

#12 不擅立于人前的我的“座长心得”


推荐文章
评论(4)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