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深海生态学研究笔记【深海化篇·先行考察】
Soulstream 2019-06-16

以下全部推测依然是建立在我对深海舰形成区分的脑洞上
大概可以叫作先天型深海舰和后天型深海舰(仮称)

前一种即是传统说的沉船的怨念集合体,低级量产型深海舰都是此类。少部分会形成高级的鬼姬级深海舰,且大多是多个舰或舰娘的混合体。不可净化。
(当然你从游戏的角度来说因为那种深海舰的原型舰娘都已经实装了当然不能再被净化了…这样就没意思了)

题外话1:即使是量产型深海舰有些也是有原型的。比如重巡ネ级的原型是铃熊。ツ级的原型一说是五十铃。

后一种是直接由舰娘变成的深海舰。虽然有些也会混进其他舰娘的成分,但总之可以净化回原本的舰娘。

题外话2:直到14年为止关于深海舰成因的考察大部分都认为深海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那时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主任,再晚一点还有恶雨,还有类似ツ级和雷巡チ级这样被认为是有原型的深海舰。然而后来15年的时候为了给动画洗地。。。

题外话3: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不过游戏里的神风级和后来新实装的阳炎级(岚 萩风 亲潮)也是净化回来的。神风级每次新舰实装时在相关海图战斗点都会有一只驱逐古姬。同样在新实装阳炎级的时候也会出现驱逐水鬼。话说好像很长时间没见到古姬了(也可能是我失忆症

—————分割线—————

第一种就是所谓怨念聚合体的深海舰不多说。反正空母棲姬,轻巡棲鬼和鹤姬之类的都是此类。
这种深海舰虽然经常会混合复数舰的要素,但通常会有某一个舰娘成为其主人格。
小火姬虽然咋一看就是瑞瑞,人格也是瑞瑞,但其实她也是混合了至少4只舰娘的聚合体。
不过这里有一个特例是重巡棲姬。原型是Zara级。之所以说她是特例是因为在设定中Zara并没有沉没,但依然出现了和她类似的深海舰。

—————分割线—————

第二种是我想要重点考察的类型。因为“由舰娘变成的深海舰”这一点实际上可以间接推测出一个很重要的剧情上的问题——世界的哪里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相关话题在关于欧洲和米国局势的考察里都说得差不多了,在本讨论里不是重点。

类似水母棲姬,水母水鬼,防空姬,护卫棲姬这样的基本上遵循最基本的舰娘↔深海互相转换规律。从这个最普遍的类型里面挑一些有意思的例子来讲的话,

驱逐古姬:如上面说到的,她是复数不同舰娘深海化的体现(出戏发言:出于游戏设计上的考虑)
欧洲水姬:这是一个混合体,虽然外观和人格都是纳尔逊,不过舰装混进了一些包括俾斯麦在内其他舰的要素。(其实这种类型姬级深海还挺多的,太平洋姬也是)
深海雨云姬:一个神奇的存在。混合体,人格是村雨的。但洗了净化出来的是峰云。

然后是关于推测成因与以上最普遍的深海化过程有所不同的深海舰

首先当然是最冲击的双子姬。她的出现可以说对过去的深海化理论是颠覆性的。双子姬的出现提出了两个新理论

①同一深海舰可以拥有复数人格,甚至复数人形实体。
实际上准确来说双子姬也是一个混合体,但不同于普通混合体深海的是组成这个深海舰的两个舰娘都成为其人格出现,而且还拥有独立的身体。但她们两个共用一套舰装,所以这确实是一个个体。
与海峡夜姬有所不同的是,目前的考察结果普遍认为海峡夜姬的扶桑那一侧不是一个实体。即是说海峡夜姬的本体始终只有山城,她并不是两个分属不同舰娘的人格的人形实体共用一套舰装的连体深海。而双子姬在其中一个人被打倒之后,另外一个人依然可以独立活动。
②并不沉没于同一时间地点的两个舰娘也可以聚合成为一个深海舰。
在双子姬之前的混合体深海舰至少满足于“沉没于同一地点”这一条件。而13和14甚至并不沉没于同一时间(14是终战组)
后来的欧洲水姬也是应用了这一条深海化规则。不过她的情况和双子姬还是有点不一样,后述。

第二个例子是同样颠覆性的埋护姬,这边的更厉害一点,埋护姬的出现颠覆了曾经一条被认为是最基本的深海化条件。她证明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沉没”不是深海化的必要条件

这里还要额外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对于深海舰来说的沉没也需要分为两种,即史实上的沉没和设定上的沉没。或者从时间的角度上来说,是“过去沉没”还是“现在沉没”
前者多套用于日本舰,作为体现活动史实背景的一种方式。而后者多套用于海外舰,用于世界观的塑造。即使是在我的舰学研究里我认为的“最初被确认到深海化的海外舰”的塔斯特,她在历史上也是没有沉没的(但被解体了)。为了体现欧洲沦陷这一事件,她在“设定上”=“现在”沉没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深海舰则是两者皆有。例如护卫棲水姬。
而凉月既没有沉没也没有被解体。她的本体至今还被埋在北九州的海边。即便如此她依然成为了深海舰。过去公认的深海化的两大要素“沉没”及“执念”如今只剩下执念。这就为后来各个终战组舰娘的深海化铺平了道路。
欧洲水姬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此种情况(俾斯麦沉没了但纳尔逊没有)。不过总的来说,纳尔逊应该还是算是设定上沉没的那一部分。

然后是第三个例子,船渠棲姬。总的来说她并没有太多特殊之处,不过她证明了一点是舰艇在深海化后由某些条件可以变为陆地型深海。这或许可以成为考察北方棲妹深海化过程的重要依据。

北方棲妹的出现说实话是现在要完善这套深海化理论的最新难点。她作为一个陆基其来源并不是像船渠姬那样的奇怪转化过程,而且她和北方棲姬的原型是同一个陆基。作为同一个陆基的深海形态却分出了两个不同人格,并且明显混入了加里波第的成分。
同一陆基产生不同人形实体姑且有彼岸花姬的先例可循。彼岸花姬虽说和飞行场姬是同一原型,但一说是不同机场的深海化。(出戏发言:另外就是游戏上的事,后来飞行场姬基本变成了陆基的附属设施一样的泛用型深海陆基。。)
但最重要的是加里波第的人格难以解释。虽然混合体的舰艇型深海已经有过很多先例,目前看来北方棲妹或许是第一个混合体陆基深海,而且混入的还是一个舰艇的成分。

如刚才和虎讨论的那样。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释是这个陆基由于某些原因与沉没的加里波第融合了。但同样的,加里波第是终战组,所以这个沉没显然是一个基于“现在”时间点的沉没。
直到去年的第二次欧洲远征为止我们能得到的关于意大利的信息就是他们直到去年那个时候为止都还在躺尸,那次之所以有一张图在地中海停留(E4),作战目的就是为了解放沦陷的意大利。虽然E4通关信息中提到成功解放了马耳他岛附近的各港口……但至于后来意大利本身有没有真正解放?不知道。

如果这一点在将来的活动中能得到确认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不仅是一个对于深海化过程研究的新的里程碑,也会成为分析世界观及剧情方面的突破口。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