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始了蚂蚁篇的彩虹屁!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一篇章:无论是从群像塑造、剧情节奏还是思想内核来看,它都非常精彩,非常打动人,其片尾曲“表里一体”更是极其贴切。每个人的个性与智慧都在各方战术和谋略的交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张弛之间充满哲思的美感,与人性的光辉。此外,小杰和奇犽也在这一章迎来了不可避免的撕裂与成长,二者的性格和关系,尤其是奇犽的蜕变,也都在蚂蚁篇的刻画之中展露无遗。可以说蚂蚁篇是信息量和情感容量爆炸的一个篇章,非常值得讨论。接下来我将分两个部分进行阐述,即蚂蚁篇杂感,和奇杰分析:
谈到蚂蚁篇,首先要讲的当然是紧迫的节奏和充满压迫感的剧情。从巨大的蚁后在山洞中吞噬食物、积蓄力量,到第一只具有人类血统的嵌合蚁出生,再到嵌合蚁学会念的使用,护卫队和蚁王出生…每一步都让人捏着一把冷汗,渺茫的希望不断破灭,直到不得不面对最糟糕的现实。爆库儿一行人遭遇兵蚁时,观众会设想至少彭丝能够逃走吧?可身为人类的彭丝却被嵌合蚁用手枪杀死,这一幕充满了倒错的恐怖与猝不及防的残酷。爆库儿躲在蚁穴的死人堆里,思考如何逃跑时,观众会再次设想爆库儿应该能瞒天过海,叫来援军吧?然而爆库儿的死亡比彭丝要更悲惨、更可怕:颅骨敞开,被蚂蚁的触角翻搅着大脑,榨取完有关念的信息后扔给猪形嵌合蚁,烹饪成了适宜入口的肉丸。奇杰二人逃出NGL后,小杰安慰奇犽“凯特一定还活着,所以我们要快点修炼,然后回去救他!”,可下一个镜头就是彼多坐在潭水之中,捧着凯特的头,而前者还只是直属护卫队之一而已。诺布入侵宫殿布置四次元公寓的出口时,仅仅是看到护卫队充满恶意与不祥的气,心灵就已经崩溃了。而庞姆甚至没能走上二楼的楼梯就被迫自杀——“最重要的不是务必成功,而是失败时要尽快自我了结”…死亡充满偶然,不管还有多少谜题或可能,人生都会突然结束。蚂蚁篇的试炼极其残酷,正如凯特所言:“我们的目的地,不管是输是赢都是地狱。”嵌合蚁的强悍、恐怖与非人,在层层递进的铺陈之下体现得淋漓尽致。与之相比,此前加诸奇杰二人身上的锻炼都是循序渐进且堪称温和的。尤其是下面这个场景,配合普夫的琴声,简直将蚁穴之中的恐怖氛围渲染到了巅峰:
然而,尽管如此残酷,但蚂蚁篇居然又奇异地充满人性的光辉(尤其与后续的暗黑大陆篇相比)。也许是由于强烈的对比和惊人的融合,以蚂蚁为映射,反而突显出了人本身的特质和个性,而以人为蓝本,又展现了蚂蚁的摇摆和变化。在迅猛的节奏和激烈的战况中,人性与兽性时而颠倒交织,人与嵌合蚁表里一体,带来的是绝顶的震撼与奇异的感动。而这一切都通过激烈绵长的战斗体现出来:对战之中,尤匹与蚁王都体会到对敌人毫无保留的赞赏之情,感受到念的深奥,以及敌人坚定的信念、强韧的毅力与不屈的决心。拿酷戮无法再将尤匹视为仇敌,莫老五甚至认为“如果是现在的尤匹,我甘愿赴死”——那是与对手全情战斗后自知不敌而欣然赴死,而不是被没有感情的野兽所残杀的无意义的死亡。身为捕食与被捕食者的两个种族之间居然能出现这种惺惺相惜之情,简直堪称奇迹。随着剧情的继续,观众也不得不对护卫队生出钦佩:那是对于完全贯彻自己使命和意志者不可抵御的钦佩之情,其坚定的决心不被任何事物所动摇,就连蚁王也在最终时刻来临前说“我不配当他们的王”,这是何等的震撼!在如此紧张的战场之上,作者反而用了极多的笔墨去描写被延展到极致的体感时间——如果不是这样,对于兔起鹘落的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观众根本就无从理解。这种动静的对比更突显出千钧一发的惊险,以及极致的“快”之中,那种极致的“慢”所带来的近乎禅意的感悟——顿悟只在一瞬,简直如暮鼓晨钟,响彻心扉!秀托刹那间打破了懦弱的桎梏,尼特罗得以一窥武道的极致,蚁王在对弈般的决战中察觉到对手根本称不上“习惯”的微小偏差并加以利用——无论是人还是嵌合蚁,所有个体都在战斗中得到了升华,他们的魅力也在战斗中得到完全的体现。尼特罗的那句“我很感谢,和你相遇之前,我所经历的一切”更是堪称神来之笔,进一步给整个战场笼罩上极致的光辉——这种极致正是猎人之所以为猎人的核心所在。
至此,这场宏大的战斗已经接近高潮,整个篇章本身也开始蓄力、升华,其基调从开篇的残酷恐怖到后续的迅猛激烈,最后逐渐转入了和缓动人的最终阶段,上半场铺陈已久的思考点完全爆发,各种对照、转变与进化构成了蚂蚁篇引人深思的终局。
从寇鲁多的保护欲到梅雷翁的复仇心,震撼一次比一次强烈,人与蚂蚁似乎越来越不能单以外表进行区分。到最后,连最具忠诚心和蚂蚁本性的护卫队也接连产生了嵌合蚁万万不该有的变化:彼多因保护而生的母性,以及尤匹和普夫因奉献而生的母性是多么令观者讶异和动容,而小杰那堪比魔兽般单纯的专注,对蚁王感同身受的“在不能原谅自己时,人会自残”的精准推测,以及吸引梅雷翁提出合作的“兽性”,也让人觉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事实上小杰与蚁王,和奇犽与彼多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对照。彼多的下跪与奇犽的下跪如出一辙,同样撼动人心——这是我重要的人所珍视的存在,因此必须用性命加以守护。人类和蚂蚁的界限早已不再分明。
开篇我说蚂蚁篇是信息量和情感容量爆炸的一个篇章,那么奇犽和小杰绝对在爆炸中贡献了极大的能量。和蚂蚁篇的进程一样,二者的关系于全作中蓄力已久,终于在这一章到达了临界点。部分观众(包括之前的我自己)对奇犽的心疼和对小杰的怨念也多源自此章,这里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点,因此我从二人的个性出发,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是小杰。小杰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热血漫画男主角:心地善良,重视同伴,任性且一根筋。但实际上正如仙派和比斯吉所言:正是因为他的单纯,所以才格外危险。他并没有非黑即白的善恶观,而只依靠内心的原则和几乎中立的单纯的好奇心来行动。只要符合原则,即使是敌人也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GI大陆篇率先救治炸弹魔的同伴),对危险和刺激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求(考试篇想到对手是西索,激动得手抖),且具有相当程度的霸气(竞技场篇陷入旁若无人的思考,毫不客气地让裁判闭嘴),以及过人的专注和固执——即使是热血男主角通常会具备的性格元素,在小杰身上也有着不一样的深刻体现。如果说和半藏比赛的获胜还能勉强解释成嘴炮,那么与炸弹莫甘舒对战时,小杰没有按照计划将甘舒引入陷阱后全身而退,而是正面对决,放任双手被炸断,其疯狂的程度令残杀无数玩家的炸弹魔甘舒都心惊胆战、自叹不如,那就真的是完全彻底的固执之举了。小杰看似普通,但他身上有着原始的兽性,完全不会害怕和迟疑,什么都敢狩猎:狩猎金,狩猎西索,狩猎旅团,狩猎护卫队… 他其实也有一种异质的魅力,会让看透表象的人为之惊叹。
然后是奇犽。奇犽是一个专业杀手,他非常聪明,同时极其谨慎,冷酷逼人,该下手时也毫不留情,可是我们却能从他身上体会到一种奇异的温暖。两人相处之中,通常由奇犽负责理性,小杰负责直觉,二者一攻一防。如果说小杰是让人看到他普通外表下的异质和疯狂,那奇犽就是在不普通的外表下展露出了极其正常和普适的人格。尤其到后期,我们会发现奇犽所做的事情完全都是“守护”,尤其是守护小杰。漫画中这两处封面非常有趣:
小杰和奇犽是光与暗,奇犽和伊尔迷也是光与暗。奇犽的叛逆、矛盾和纠结就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光辉不熄,而小杰一次次激发了他这种趋光的渴望。这也是我非常想谈的一点:对于奇犽来说,小杰不仅仅是朋友和伙伴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支撑,一种信念,同时也扮演着造物者的角色。
支撑和信念不必多言,小杰是奇犽的唯一,而造物者这一点,值得好好讨论:在与小杰相伴旅行的过程中,相比小杰的变化,奇犽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判若两人。他的一举一动与这句话完美契合:“勇敢不是不会害怕,而是害怕的时候还能坚持去做。”从这个角度看,小杰是无畏的,而奇犽是勇敢的。他的勇敢,尤以拔出伊尔迷的念针这一幕为甚:此处奇犽其实是同时在和三个敌人战斗:对手,伊尔迷,和奇犽自己。然而想着小杰,他居然能奇迹般地察觉到并拔出伊尔迷——如此精纯的操作系能力者——放入脑中的念针,终于摆脱控制,做回自己,乃至于之后敢于为了保护阿路加公然与席巴和伊尔迷抗争,与猎人考试时的状态完全判若两人,这简直堪称奇迹。另外,这种勇敢当然还贯穿了蚂蚁篇的所有战斗。对于这一点,考试篇、竞技场篇和GI篇的表现都不够明显,因为到那时为止,奇犽从没有遇到过毫无胜算的对手,所以一直显得游刃有余,我们能看到的也是他帅气强大的一面,以及小杰对他的重要,和给他带来的温暖。事实上,在那个时间段,奇犽唯一遇到的无法战胜的对手就是伊尔迷,当时他也放弃了与之对抗,也是因为这样,奇犽内心种下了自我怀疑的种子,他始终在质疑自己是否有交朋友的资格,是否能够留在小杰身边。所以此前的篇章对于“小杰是奇犽的光”的描述,都只是浅尝辄止,而蚂蚁篇才真正阐述了其更深层的含义,也就是小杰如何真正令奇犽脱胎换骨,或者称之为奇犽自离开家族后的第二次蜕变:后者在这里完全不再衡量敌我的差异,甚至直接拿尤匹泄愤,这当然有一时义勇的缘故,但换作从前的他,这种行为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此外,奇犽也折服了原本是敌人的伊加路哥——这是第一个不是因为小杰而认识和结交的朋友。奇犽已经可以如此自然地去结识同伴了,并且完全懂得了友谊的真谛,说出朋友之间不必言谢这样的话来,这与从前真的是天壤之别。
从GI篇到蚂蚁篇,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小杰和奇犽的付出是不对等的。这并非是因为二者对对方的情谊有多寡之分,不如说,正是因为他们过于深厚的感情和极其亲密的关系,才导致了这种撕裂,这是成长所必经的过程。一直以来,奇犽都非常看重小杰,他自己的目标是“找到目标”,也就是说,是不明确的,他缺乏自己的内核而以小杰为唯一的支柱,也因此才总觉得退缩的自己没有资格与小杰做朋友。“只要积累经验,任何人也能够到达的前方的路。可能会失去宝贵东西的恐惧感,让奇犽连走近那条路都做不到”——一旦目标不再相同,二者就将迎来离别。尽管拔出了念针,可是奇犽内心依然存在着胆怯和游移,我认为直到选举篇,奇犽为了救治小杰而与家族正面对抗,同时下定决心用一生去守护阿路加,这时他的蜕变才完全结束,而这第三阶段的蜕变(第一阶段:离开家族;第二阶段:拔出念针),居然又是因为小杰才能做到。可以说,正是小杰不自知地塑造了这个勇敢而善良的奇犽,在某种程度上将前者视为后者的造物主完全不为过。也是因为这样,表面上默默付出了更多的奇犽反而感谢小杰:
事实上这与GI篇躲避球的内核是完全一致的:奇犽的手受伤非常严重,小杰却还是指定他拿着球,因为“必须是奇犽我才能做到”。小杰对奇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奇犽对小杰毫无保留的付出,二者是不分上下的。所以计较谁付出更多、情谊更深这种事,也是毫无必要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小杰就全无过错。奇犽的过错,他自己认为是太过幼稚,而小杰的过错,我认为是太过任性。小杰与拿酷戮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可以预见地会随着时间慢慢成长,事实上凯特被彼多袭击就已经让他认识到了这一点:有些事情光凭毅力是无法做到的。如果能给他时间慢慢消化,他会变得更加成熟。然而凯特的死实在令人猝不及防,这无法挽回的悲剧和啃噬着内心的愧疚感超出了小杰目前的承受程度,支撑他走到彼多面前的,唯有复活凯特的希望。而看到彼多居然如此维护着小麦,这更令他难以忍耐,就像看到信长为窝金而流的眼泪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敌人杀害的不是陌生人,而是自己最亲近的、师长般的存在凯特。凯特所说的话又一次预言般应验了:“如果遇到维护同伴的敌人,你又会怎么做呢”,果然,看到彼多如此表现,小杰完全崩溃了。这也是至今以来唯一一次,奇犽的劝阻虽然也使小杰冷静了,但随后却令自己的内心进一步受到伤害。小杰的单纯和专注在固执与任性的催化下成为了刺伤奇犽的利刃。
对于凯特的死,小杰选择独自面对,这深深伤害了奇犽的心。究其原因,那是因为在这里,二者关注的对象不是对称的,可是这种不对称体现出的,却是一模一样的对同伴的关心,甚至将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具体来说,小杰因为得知凯特的死讯,内心极度悲伤和自责而崩溃,他的哭泣和呆滞是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奇犽则因为看到庞姆被改造,担心小杰无法承受而崩溃,他的哭泣和下跪也是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此时,奇犽的内心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而只考虑到小杰,正如小杰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而只考虑到凯特(插一句:如果结合上面的观点,凯特对小杰的意义(恩人&师长),与小杰对奇犽的意义有一部分是重合的。这也是一个有趣的对照和映射),这也正是奇犽说“我明白我只是在闹脾气”的原因。他希望小杰能考虑自己的心情,可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那是不现实的。因为小杰完全没有多余的心力去顾及任何其他事情了,奇犽也非常明白这一点,并因此而悲伤。尽管明白,却依然渴求着对方回应自己,他为此感到自责。而奇犽之所以希望小杰道歉,也并不是因为小杰将自己抛之脑后,而是因为他的那句“与你无关”——这话真是太诛心了。一直以来,奇犽都把小杰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情,小杰却在崩溃的边缘说出这样的话,在行动和言语上都将他排除在外,虽然理智上可以理解,情感上却绝对无法接受。所以奇犽对伊加路哥说的那一句“朋友之间无需言谢”,我认为这里可以补上后半句了:朋友之间可以不言谢,但不能不道歉。
最终,奇犽挽救了小杰,而小杰成就了奇犽。二者共同的旅途终于暂时告一段落,迎来别离,小杰转身的表情从元气到不舍,最终变得坚定,而奇犽则神色悲伤:
如前所言,除了与同伴的别离之情,后者心中其实还有着某种离开造物者的微妙感情。而对前者来说,后一层面的情感可能是没有的,当然也不会存在相对应的造物者告别造物的情感,因为他对奇犽的塑造与影响完全不带任何主观色彩,是潜移默化的。他的难过完全源自与同伴的分离,回想之前的相处以及奇犽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想到两人深厚的情谊,当然会感到难舍难分。但金就在前方等着他,今后小杰当然也会继续向着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砥砺前行,所以很快他的神情又变得坚定,这里也能看出小杰的心思非常纯粹,而奇犽的心思则非常细腻。纵观两人一路走来的种种,就会发现修行既包括念力,也包括情绪和心灵。正如二者最初的老师云古所言:“想想自己的希望,自己的喜怒,喜欢什么,想追求什么,到哪里去旅行,遇见什么样的人,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这一切的过程会形成你们的未来,也会展现出最适合你们的念能力。”小杰和奇犽不愧为全职猎人的绝对主角,他们的成长史才刚刚开始。猎人考试寻找会场时只能以沉默作答的残酷两难问题,二人也已亲身经历,现实的画卷正向他们徐徐展开,世界广大,冒险就在眼前——再一次地,猎人的世界观开始了生长扩充,只是不像GI大陆和暗黑大陆那样显性。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同伴,二人分别踏上了新的旅程,但总有一天一定会再次相见!作为真正的猎人!
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