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立冬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莫樽月 2022-11-07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千呼万唤始出来,总算把冬天等到了。冬季是键人最喜爱的季节,天下皆白,万物长眠,周身宁静,一片祥和。而今天终于到了期盼已久的立冬。

其实秋意正浓时,霜下冬便来,看不见倏忽而逝的时间,倒是明月变得异常明亮,月光带着寒意,号令群星,斗柄慢悠悠指向乾位,一切都虚无缥缈。风雪白头之时,这个即将迎来严寒的季节总是显现出一些烂漫。


孟冬年岁,万物始藏,一切皆安。

《礼记乡饮酒》曰,北方曰冬。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

《管子》曰,冬者,阴之毕下,伏万物。

《淮南子》有云,冬为权,权者所以权万物也。权正而不失,万物乃藏。

《礼记·月令》曰,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律中应钟。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孝经纬》有言,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

《三统历》记载,立冬为十月节。

《纂要》曰,十月为上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冬,十月节。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

《周书·时训》有言,立冬之日,水始冰。后五日,地始冻。后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此便为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后,水已能结冰,但冰层不坚;土地也开始冻结,只是还没有到裂开的程度;雉为野鸡一类之大鸟,古书注解蜃为大蛤。此后大鸟便不多见,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常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


然而冻下的或许不只是水与大地,李白那支笔也冻住了。也不知暖流何时来,才能执笔再挥洒一篇绝唱?这诗仙便又要喝酒了。寒炉温酒,一口下肚,醉意上头,常人或许早已胡言乱语,可这是谪仙,在谪仙心中,这股醉意就是无限绝唱的源泉。花影于冷月下变成黑影,如茫茫初雪。谪仙这酒后,月光为地上之霜,月光为九天瀑布,月光如雪满前村。


寒风初至,月白寒意提升到了一个境界,于是谢灵运也吟出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说文解字》曰,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这立冬寒风,便是古时八风至不周风。

《史记·律书》有言,不周之风居西北,主杀生。

《易纬·通卦验》曰,立冬,不周风至。

《水浒》中那林冲林教头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月亮沉默,冷光铺山河大地,铺拔地高楼,也铺无数人心之斑驳记忆。云散不周风,雁吹纷纷雪,天地静默,带来的却是一丝哀意。好在那冬日菊花艳丽,珊珊可爱,将不周风带来的一丝哀意尽数祛除。朱翌有诗《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诗曰:

黄菊一何好,持觞惟尔从

名应称晚秀,色岂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论月孟冬

霜威占清晓,直欲犯其锋



形单落,茶壶皆空,皎月起,寒鸟残鸣。

仙人叹,不知何处,不见雪,身已入冬。

键人偏爱这冬天,你爱吗?


责任编辑 | 莫樽月

文化支持 | 罗广道长、罗荣道长、三山道长……

媒体支持 | 公众号:杯与纸(SG3347)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