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胜铝材诞生于1997年,从一家公司发展成为中山市铝业制造的领军企业。从一条生产线发展到20条生产线,从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600多人集团公司企业。这些,都离不开公司员工的付出,同时,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和成长环境,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人才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犹如鱼与水和谐发展。
在和胜,这不仅是一个谋生的地方,更是一个干事业的平台。这里是一间公司,同时又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在这里,公司领导关心员工,视为家人;在这里,员工热爱公司,视自己为家人一分子,同心同德,共创和胜辉煌。
为了感谢员工的努力,也为了让员工更加了解和认同公司企业文化,专门制作一个展示企业形象与传达人文关怀类的纪录片,用于羊年春茗晚会的重头戏,并作为辅导入职新员工的视听教材。
主张“软”“硬”兼顾。
“硬”是指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企业的发展是员工发展的前提与保障,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与空间,而员工发展了反过来会推动企业的发展。
“软”是指温情。企业固然是重视生产,但同时也要顾及员工生活。企业是大家庭,员工的家庭是小家庭。家庭中应该充满相互关心之情。公司领导有对员工的培养之情,关怀之情。员工有对领导的感恩之情,对公司的回报之情。
纪录片结构
诞生与成长
诞生主要讲述公司股东创业背景、创业理念、创业情怀。创业者的精神往往影响一个企业的未来方向,以及感染企业员工。
成长主要表述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表达出艰苦创业,市场定位、主攻方向,产品形象、技术力量。让员工了公司,认同公司,热爱公司,服务公司。
公司的成就
公司成就包括企业的壮大,人员的增加,设备的更新,市场的拓展,产品的丰富,以及科研成果、政府奖励等。让员工引以为豪。
公司的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直接影响到员工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通过讲述企业文化,要通过人物的活动,公司环境和氛围,公司组织的活动。会刊、歌曲等。
企业之歌是企业文化重要部分。通过企业之歌,最艺术的反映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精神面貌。组织他们唱歌,以及用歌声配他们工作的画面,或者边唱边工作,传递一种正能量,一种企业的欢快氛围。
团队与员工
公司的团队是一个个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组织,只有他们做好了各自岗位工作,公司集体才能蓬勃发展,充满生机。
公司的员工。
公司员工是企业助推器,是企业发展的英雄,是企业未来的功臣。这部分是重点,员工的成长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是大家庭的成员,让他们成长,让他们幸福,也就是企业创业辉煌的基础。
领导之寄语
这既是让公司领导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了,也是让大家看到美好未来,同时还要表达一种关怀之情,将公司发展与员工福利结合起来,将大家庭的兴旺与小家庭的和美结合起来。
纪录片通过人物来展现“事”与“业”。“爱”与“情”,不搞枯燥干巴的解说数字和画面罗列。“事”理公司发展之大事,“业”是指员工为公司奉献的同时能兴旺和美自己的家业。“爱”是公司领导对事业的热爱,对员工的关爱。“情”是指员工对公司的感恩之情,对公司领导的敬爱之情。做到以“爱”感人,以“情“动人。这样才能达到感染人,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激发员工忠于公司忠于事业,忠于自己。
可以以文化层次划分、职务高低划分、工作年限划分。
既有文化高的,也在文化低的,有公司管理人员也要普工代表,有初入厂不久的也有和企业一起成长起来的。每一个找一个代表,讲述他们的故事和感受,再集中他们的群体一起讲一句口号。这样有个体也有群体。有感染人的也有振奋人的,风格严谨中带有活泼,感动中带着憧憬,传递团队向上,积极进取,公司爱我,我爱公司的精神面貌与创业氛围。
叙述方面:以纪实和朴实为主,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成就和访谈来表达情感,反映事实。以人物表情为主。
镜头语言方面:表现企业的画面要大广角大场景为主,运用摇臂、道轨、航拍等表现企业外景的大气,生产画面的壮观。在表现人物专注工作,表达人物欢乐之情时要特定镜头,生动传神地表达人物形象。
除常规佳能高清设备,轨道和灯光之外,12米长摇臂和航拍飞机展示企业形象。双机拍摄,大广角和长焦镜头。
导演1人、摄影师2人、灯光师1人,助理2人。
“和”者,“禾”“口”相依也,禾为食,口即人,人人得食,谓之“和”也。“胜”者,任也,克也,尽也,海纳百川,乃容天下。
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自1997年建成以来,一直秉承“坚持顾客、员工、股东、社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让大家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的核心价值 ,十八年来专注铝合金及其制品研究开发和生产加工,放眼国际,胸怀世界,致力于创造世界高水准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世界对中国制造和中国企业的看法。
从一间厂房、一台设备、十几名员工,到今天与拥有23条生产线、1600名员工的国际化、现代化大型企业,和胜企业始终坚守“和谐共赢修己短,胜在品质百年长”文化理念,先做人,再做经营,坚持以“和”致“胜”。
百年和胜,成就你我,不仅是和胜人奋斗的目标,更是和胜人发自肺腑的声音。
【唐文彬】
十几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像唐文彬这样在厂子待了十几年的老员工最有发言权。
1997年,刚入厂的唐文彬还只是一个临时工,论技术、论装配什么都不会,他感慨自己的技术都是在和胜学会的。他说,在和胜,不托关系,不看学历,只要肯努力,付出就会得到回报。(同期声入,配画面)
从临时工一路做到和胜西山分公司的总经理(?),唐文彬坦言,最难的往往不在于执行业务,而是如何协调员工与员工的关系。这么多人在一起工作,有点小摩擦也是在所难免。
那时候他刚做了车间主任,底下的一名员工不服管,甚至还扬言威胁。站在边上唐伟经理一把夺过唐文彬手中电话,唐经理说的话到现在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叫唐伟,唐文彬是我的下属,是我让唐文彬这么干的,有什么事直接找我,不要找他的麻烦。(同期声最佳)”
在和胜,大家不仅学技术、搞事业、过日子,更促成了一对对的好姻缘。
唐文彬与妻子刚结婚,那时候日子过得紧,他说自己用一枚200元的戒指就把妻子“骗”进了洞房。从那时起唐文彬就暗下决心,等以后日子好了一定给妻子换一枚新戒指。
恰逢2007年,和胜推出“给老员工送戒指”的福利政策,唐文彬动了心。比起自己花钱买,这样的一枚戒指戴在妻子的手上,意义非凡。(同期声最佳)凭着踏实肯干的耐劲儿和不懈奋进的韧劲儿,唐文彬果真如愿以偿。
一枚小小的戒指承载了和胜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诚挚愿望。
【刘经发】
和唐文彬一样,在和胜工作了十几年的刘经发也是一肚子感慨。
(同期声)
【杨辉】
“有问题找辉哥,有难题找辉哥,大事小事有辉哥。”杨辉热心肠、爱帮人的名号就这样在和胜传开了。
【曾小文】
2000年刚入职的曾小文只有20岁。回忆起刚入职的第一份工作,尽管苦的很,但她硬是凭着一股倔劲儿撑了下来。
当年青涩学生模样的女孩儿如今已经做了妈妈。回忆当年的场景,曾小文深情的说,我,是从和胜嫁出去的。
(同期声)曾小文陈述自己是从和胜嫁出去的。
【周主席】
千仗之厦基于垒土,万里行舟始于足下。
靠技术,靠实力,靠智慧,也要靠勇气,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
(同期声)周主席会议介绍旧厂房。
【十年团队】
十年光阴,十年岁月,十年守望,十年变迁。
小树成木,溪流入海。这些跟和胜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成长起来的老员工,是当之无愧的擎天巨木、中流砥柱。
【三年五年团体】
和胜的成长和发展,得益于人才。作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大家分工不分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动和胜的百年之梦。
(同期声)杨智超谈感想。
(同期声)黄芳谈感想。
(同期声)余伸耆谈感想,引出对于李董勤奋执着的赞叹。
【大学生团队】
有活力,有韧性,有理想,更有不服输的干劲儿,他们大多都是八零、九零后,不少人都是大学毕业后就加入的和胜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老将带新兵,他们一边成长,一边作为和胜的新生血液,将活力注入企业。
激荡青春,飞扬梦想,拼搏奋进,永不言败是和胜人真实的写照。(篮球赛)
【优秀班组】
铝,这种地壳中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悄悄孕育着微妙的改变。
承受660的高温作用,铝,熔成液体,方可注模成型。(特写转场)
千锤百炼,练就的不仅是过硬的技术,还有强大的内心。
作为铸造A班的班长,黄强深知“站好第一岗”的责任重大。
(同期声)黄强访谈。
五金冲压,任务难度系数大、危险性高,在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同时,他们一连两年、19个月被评选为优秀班组。组长王旭道出了他们的秘密 。
跨越十年,展望百岁,和胜人坚信,理想和真诚有多少,事业和天下就有多大。
天行健,致中和,天地君子,会通和合,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和成天下。
“和谐共赢修己短,胜在品质百年长。”
这里,是和胜人梦开始的地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