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光照的方向
把你遗忘,
回忆折旧成我倔强的模样。
我要凭这暗夜里的光,
还它与一曲长歌相望。
踏着生命之河不枉痴狂
---电视剧《长歌行》主题曲
最近孟晚舟女士回到祖国,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这件事情可以说明几点,西方势力之所以拘押孟晚舟,一是华为的发展和日渐强大对于美国的科技造成了威胁,二是美国认为中国的强大对它的霸权造成了威胁,中国会来接管世界,所以必须得出手。三是因为孟晚舟不仅是华为的财务总监,还是华为老总任正非的女儿。虽然孟晚舟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所以美国就派他的“马仔”加拿大。她之所以能回来,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强大、国家的人文关怀、全国人民的支持,以及他们的永远不屈服、不退缩。
经历同样事件的法国阿尔斯通的高管说“孟女士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为她撑腰,而我的国家并没有为我出头”,其他的国家媒体亦评价道“中国是第一个逃脱了美国‘长臂猿手’的国家。”
我认为这些问题说到根本了,这些说法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要增强中国人的道路自信,世界上不仅仅只有西方一种制度,我们的执政党和社会主义政权,自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两个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的政府能够带领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茬接一茬地干,所以,中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走向复兴。反之,西方的制度,因为民主选举,形成了“讨好型”的政府,每个政党为了上台执政,没有长远打算,只顾着讨好选民,在野党和执政党为了自己上位,即使别人意见提的再好,也会行使所谓民主权力去故意否定对方,这样相互掣肘,极大地浪费社会资源,造成政府效率低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古就有着强烈的爱国心,有强大的凝聚力,遇到外敌时非常团结,虽然平时小九九多,各有各的心思,《诗经》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遇到大事,会自动拧成一股绳,爆发出强大的向心力。个人力量是渺小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后盾,光靠个人是撑不住的,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团结一致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毛主席有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千万万个人站起来,就可以凝成一股巨大的能量,这股能量可以摧枯拉朽、无坚不摧。
我们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文脉没有断过的,自古以来,在周边国家都是霸气的存在,所以从来不乏自信,而且这种自信是骨子里的,即使自晚清鸦片战争以来曾经被打断过脊梁骨,但是自强不息的、充满民族自信的人还是大有人在。比如《觉醒年代》里面李大钊、陈独秀、辜鸿铭、胡适因为“克德莱事件”上谈判桌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是有傲骨的,如果你们认为我们会屈从于权势,那么,你们错了”,这句话我认为也适用于今天,只不过语境不同,一个是在我们国家处于弱势时候的反抗,一个是已经崛起的雄狮自信的呐喊。今年也是辛丑年,100多年前,当时清朝的谈判是一件屈辱的事情,现在,我们的外交天团可以对强权霸气的“say no”。今年3月18日,在安克雷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霸气的金句显示了中国的国力和底气:“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你们(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孟晚舟之所以被拘押,是因为华为的强大,而被放也是因为华为的强大。孟晚舟和华为人的不妥协也是她能回国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很多事情能否成功,借用《知否知否》里明兰所言“看谁比谁豁得出去罢了”,换言之,也就是双方的博弈,在试探底线的时候看谁先绷不住,小事如此,大事更是如此。
记得最近看到过一些资料,有一则是采访孟晚舟的父亲任正非的,当记者问他“如果您女儿回不来怎么办,您有多久没见过她了”,他答道“已经…挺久没见到她了,如果因为这件事回不来,我也做好了她永远回不来的打算”。这让我想到了《南渡北归》里面的一则故事,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四川的时候经常搬家,四处逃难、颠沛流离,一天,梁从诫突然问“妈妈,如果日本人打进了四川怎么办?”
林徽因思考稍许后答道:“读书人总还有条后路嘛,扬子江不是就在我们家门口吗?”这句话给当时年龄尚小的梁从诫先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对他的人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他从事环境保护和人口资源方面的研究,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从以上情况看,“原生家庭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三观和引导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孟晚舟能够如此,也与她父亲的教育和境界是分不开的。
我们在电视里看到,孟晚舟女士回国的时候,有数万民众自发去接机,并在机场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和《歌唱祖国》,让人热血沸腾,这是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象征。在此,就借用最近李玉刚先生为建党100周年写的歌词结尾吧。
红日升在东方 其大道满霞光
我何其幸 生于你怀
承一脉血流淌
难同当 福共享 挺立起了脊梁
吾国万疆 以仁爱
千年不灭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