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整整5天,看完《鹤唳华亭》。
微信读书标记这本书我第一次打开的时候是2018年,暑假吧,可能在去补课班的路上看过。
第二次是现在,恍如隔世。
读高中的我草草翻过,并不喜爱,也看不懂那些权谋。我记得她炫丽的结尾与华丽的开头。我早就知道男主角死去的结局,可是我还是又看了一遍。
这一次是彻彻底底、一字一句地看。
我没有这么认真地看过书呢。每天看书八小时,德语全扔在一边。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不想学德语的逃避心理作祟,才疯狂把注意力转移到小说书上。
这都是它话。我只记得,看完这部小说的时刻,我迫不及待想上来发表一番我的想法。
我不想去评论它明显的纰漏,比如父子死死相逼的剧情显然是刻意为之的悲剧意味。还有权谋的可信度问题。权谋这边倒是还可以的,上下两本主要两个案件:民谣案+玉带案。出场是太子扳倒李柏舟致使皇帝嫌恶,一桩大案已经了结,又埋了一个害死恩师的旧事,但没展开写可以不算在权谋主线、当做烘托人物。民谣案和玉带案都写得不错,分别弄死两个对头。——但是他的问题,依然是“刻意为之”的意味。太子在每一场斗争中,都是自己的兵士以血还血的胜利,那么这种胜利在真实的朝堂斗争中是不会存在的。最后十章更加剧这种裂变,变成团灭的结局。
由此,正是从这些逻辑上的拘泥和硬伤里,我们能够发现,作者要写的不是一般的权谋爽文了。这使得整篇小说,弥漫着该断不断、要死不死的犹豫。萧定权这种人物,婆婆妈妈,拧巴得要死。要不是长得好看,是个极其不讨喜的角色。
她肯定不是写政治动物。那样的权臣、君臣故事历史上比比皆是,摘一段入话就是一篇小说。她想写更难的东西。我总结的是“襄王之仁”
——纯粹的理想和泥古不化的思想。
而这种属于悲剧的东西,是不能评判的,也不能理解的,甚至不能挽回的悲剧,所以我说萧定权是“悲剧性格,悲剧命运”,又成了好的了。写出来被骂就被骂,也不怕,反正是青史盖章的错误了。但是她偏偏要造出这样一个讨厌的角色。萧定权这个人是很复杂的,他永远在犹豫,精明又愚昧。害死了很多人。但就是会存在这种人格。他不是好人,为权谋害人就不说了;但他又害死自己亲儿子,他从小缺父爱,但他又厌恶自己的庶子。又困于爱,又困于名声。他信奉的儒家不表达爱,结果他内心渴望爱;可等他真的做了父亲,又因为自己是嫡出、恨“庶出”,也不爱这个他一时欢爱生下的孩子。他有他的桎梏,他恨桎梏又自己桎梏自己。这才好看、丰满啊。雪满梁园像是放了这样一个不可能成为君王的人出来,给观众们看看“另一种王道”,他真的是不对的吗?挑战下读者的政治观而已。
我觉得写得最好的,其实是萧定权和阿宝的感情。虽然我不明白阿宝怎么会喜欢这么个暴脾气,但是爱上之后,他们的感情是极其灵魂而隐晦的。这样的爱情像是两个人照镜子,因为都是水晶玲珑剔透人、都是几万个心眼子的人,可偏偏拥有一些产生爱情的基质,哪怕动机不纯,比如阿宝陪定权去宗正寺。她是间谍,可那个时间又是她给了太子温暖啊。一句写得最妙之处是4年后,太子重新宠幸阿宝,第一句是:“你似乎长高了”太真实了。阿宝刚入宫是个没发育的小丫头,又瘦又小,4年却足够发育成漂亮窈窕的姑娘。
他们之间从来不谈国事,基本也是定权挑逗,但是这种通过讲话方式的演变、情事情态的转变,你很明显能感觉到情感的升温、距离的拉近。我这里不举例了,每一章写得很自然。一开始捂手、后面话题的深入。很自然。
结局之所以感动我,是因为我看到有结尾的呼应:定权有一次去找阿宝,看到观音像掉了下来,他把它取下来,好像看到了一个小秘密,可是作者写到这里就没有再往下写。
等到最后一章的时候,定权已经死亡,阿宝也死亡的时候,定梁重新走回暖阁,才揭示观音像的秘密:原来观音像后是鹤唳华亭,两只白鹤终于得到自由。然后当年萧定权看到这幅画,留下了“可待”二字——
这是他们共同的作品,然而他们都没有等到这一天。
我被爱情的悲剧打动。到此,我才觉得真正意料之外的悲哀。什么兵败,什么将军死沙场,忠臣死主君,这都是意料到的。
最后萧定权反对造反,我的评价是他的政治依然天真。你不做蘸血事,终有人会做。但是他害怕自己堕入这权力漩涡轮回。说到底是他放弃了。他累了。所以带着他所有的附庸和权臣殉了,把外戚彻底拔除。——我不同意。我认为人还是要负起责任,可以到了至尊之为再思考改变。
像这样的小说,喜欢的人应该不会很多。因为写得比较深,又隐晦。爱情或许也不能被理解。女主角到了最后一刻,和男主角诀别的时候都不曾告诉他自己真正的身份。这么隐晦的爱情,那就是爱情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名字。他们是灵魂的爱。——但谁会喜欢这种爱情呢?
总体来说是可以再看的小说。全网无代餐。文笔太华丽了,但不够准确。华丽得拖沓,景物描写想要顺到人物心理,但转换非常生硬。和红楼梦那种每字有意义,差太远了,这本纯粹秀文笔。
最后说一句,这本书最垃圾的地方,这次看的我不爽的地方在于——他妈五年后这本改编了……我还好死不死关注到了这个消息——找的是我印象里最丑的男人罗晋!!妈的萧定权出场17、18岁啊!巴子,直接让我看的时候几乎作呕,想到他那张丑脸,把我对男主的好感全搞没了。毁人啊!定权是谪仙一样的美少年啊!所以我本来抑郁的心情,想看书消解一下,可以意淫一下美丽的少年缓解眼睛,结果一打开书就会自动脑补给纸片人配上一个罗晋的大丑脸。。。妈的。真的怜爱不起来男主角。
当然我这篇评价写得才是稀巴烂,完全不会遣词造句了。人只要不锻炼,就没有才能。大学这几年,我不争不抢,我现在是被废掉了。什么藏拙十年,一鸣惊人,这都是小说里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