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说说子女该如何“尽孝”

说说子女该如何“尽孝”

丛洲 250406

        作为“孝子”、“孝女”,就该在父母、祖先生前做到:“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中华孝道),重点是在父母、祖先生前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赡养义务。而在父母、祖先生后还应该努力做到:为父母、祖先争光;做父母、祖先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团结一心、互相帮助,争取让自己的家人、家庭、家族积极进取、天天向上。

        值得指出的是:子女对父母、小辈对祖先尽孝绝不能因为父母、祖先的离世而终止,而应将感恩与怀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以下方式仅供参考:

        一.尽可能延续父母、祖先生前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如:珍惜父母、祖先生前喜爱的物品、保持家人、家庭、家族在传统节日中聚会、交流的仪式感。

        二.子女、小辈可以通过认真撰写纪念文章或整理父母、祖先影像资料以保持家人、家庭、家族对过往的记忆,促使大家能铭记父母、祖先曾经取得的业绩。

        二.践行父母、祖先生前教诲和临终嘱咐,认真履行父母生前嘱托,自觉将他们的生活智慧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人生追求。

        三.积极维护家人、家庭、家族情感纽带,主动承担维系家人、家庭、家族关系的责任,定期召集家人、家庭、家族聚会,长辈认真给小辈讲述家族历史。

        四.将父母、祖先的人生经验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如:继承父母的手艺、传承父母的事业,大力促成跨代际的家庭和家族基业。

        五.坚持定期参加传统祭祀仪式、带领小辈用心祭拜父母、祖先,以告慰父母、祖先的在天之灵,帮助小辈了解自己的人生根基和成长命脉。

        遗憾的是:当下一些人对父母、祖先离世后的各种表现令人不解——(1)把“祭扫”看作是迷信;(2)将家人当外人;(3)把亲情视为多余;(4)日常生活只顾小家、不顾大家;(5)凡事从不顾及父母、祖先的遗训;(6)为人处世无情无义、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甚至毫不在乎自己人生应有的道德价值(个人的行为、品质对他人及社会产生的道德意义,通常用“善”和“正义”来评价‌)。在我看来,这些人如此大逆不道、有违中华文化精髓,到头来必定会自食其果、走向失败!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