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钟坐在地板上看《明亮的星》,随着诗人情感诗句的流泻,我的心仿佛又回到二十多年前那段青春而善于衷情的岁月。
诗人的浪漫是发自于内心的,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真切的,直觉可以感动任何有真诚情感的人----这是成为诗人的关键。
情感,是诗的灵魂!言辞,只是表达的载体,但表现的方法可以不受限制,表达的语言必须凝练。有时用典,有时白话,全取决于写作时的心境与情境。
因此,诗人必须是敏感多情的人,能够在别人看来是一棵树的时候解读出生命的轮回;在别人看来是功利的时候解读出生命的浅薄。于是,一粒尘土在诗人的眼中也具有不凡的灵性,无数尘土一样的事物便可以表现诗人发自内心全部的感情与觉悟!
经历,当然是很重要的东西,少年自有少年的梦幻,中年有中年的感悟,老年有老年的无语。经历,其实是酝酿情感的源泉,人人皆有,但无所谓多少,只在于真诚和适当的言辞表达。关键是如何看待和品味!经历与诗的深刻并不必定成正比,因为诗的深刻不是能够刻意追求的对象,事实上也无需追求,因为当人生的领悟就是如此之时,表现出来的也就是如此。即便不那么深刻,不失真诚就不失写者的灵性。
我们常说,写诗也是一种天分。既然是天分,似乎便不是人人可以企及,的确如此!诗人的情怀也好、文人的才华也好,所谓天分其实就来自于我们看待生活的视角,以及在我们的心灵尚未被世俗的功利啃噬变臭之前的熏陶----真挚的情感、纯洁的心灵,善好的习惯,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信仰,等等。它好像是完全脱离尘世的,与功利的人世不相容的,但纯善的本质与丑陋的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既不可能使人脱离现实而生存,也不可能使人无视现实而思考。事实是,在这种落差之下,有的人保持着心灵的洁净因而以一种婴儿般的敏感感受喜悦与苦痛、感受希望与绝望,有此真情便有灵感;有的人在落差之下随波逐流,自甘堕落,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市侩;还有的人,走了极端,精神崩溃。由此可见,所谓天分与成长环境、与经历的多少、与尘世现实、与纯真心灵的保持会有着种种缘分。诗人就是那些天分没有被毁掉并且仍然能够以诗的表现方法表现人生情感、际遇的人。
我常常在别人的博客上或是圈子里看到别人写诗,坦率地将那些字句的绝大部分徒有诗的形式而无诗的精神。仅仅是语词不当、韵律不整、单纯的辞藻堆砌也就罢了,更甚的是以其年龄可推知的阅历而言,字句之间全无真诚的感情!当然,为人卖命的诗不仅算不上诗,简直就是令人恶心的口号而已。在这里,文德比才情更重要百倍!
现在的我很少写诗,原因是没有写诗的情怀与心境。易言之,我就是那种在落差之下堕落了的人----我不愿意以情感的抒发去感染别人,只期望以说理的方式引导别人;我的心灵中不再有一个美好的天堂,因此我便功利地想到不能让自己在虚幻的汉唐盛世中自欺欺人地死掉,当然我也不会以诗的语言、诗的情境麻醉无知的或是醉生梦死的世人!
没有诗情,就别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