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考核
考什么?
难度高吗?
要做什么准备?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担忧和恐惧,都来源于对未知的不确定性。
而师承中心2016级学员们也将参与明年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现今所需做的是充分地了解考点,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准备。
“出师考核”栏目,将一一解读你所不明白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要点,与你一起备战明年!
出师考核包括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和综合理论测试两场考试。通过报名审核的学员,首先要参加的是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只有通过了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才能参加综合理论测试。
其中,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合格者,成绩有效期为两年,综合理论测试的成绩有效期为一年。
通过出师考核后,将由广东省中医药局颁发国家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取得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广东省内的医疗机构中临床实践时间满1年且考核合格者,可以申请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者即可成为正式的执业医师。
(更多资讯,尽在公-众-号-,师承大家谈,)
目前,关于2020年的出师考核的具体细则还没有公布,小编参考往年相关资料梳理出了出师考核要点,并附上备考攻略。
(1)中医基本操作,4道题,40分,10分钟。
(2)中医临床答辩(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6道题,60分,20分钟。
(时间共计30分钟,达到60分为合格,合格人员才能参加综合理论测试。)
(1)中医基础知识题,150道题,150分钟。
(2)中医临床专业知识题,150道题,150分钟。
(时间300分钟,成绩达到180分为合格。对其中合格人员,由广东省中医药局颁发国家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说了那么多,面对出师考核,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还没开始学习!!!对此,建议将学习目标细化分阶段,再逐一攻克知识点。
出师考核,必考的是临床实践技能。实践技能考核作为理论考试的敲门砖,主要考核的是中医师基础的实践技能,考核的内容不会十分难。
实践技能考核分为“中医基础操作”与“中医临床答辩”,除去需要记忆的针灸穴位及主治等,更重要的是对于临床思维的掌握、操作的熟练程度、细节的把控等。
师承中心在8月18日为即将参加出师考核的师承学员们进行“出师考核考前专项培训”,同时也在9月22-23日进行了“出师考核实践技能模拟考核”。
《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指导》(简称《考核指导》)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编写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制定的考核大纲内容的细化与扩展。
对于即将迎来出师考核的学员们而言,如果对综合理论测试仍旧心中没底,可以买一本《考核指导》,每天花费几个小时学习,不出几个月便会有明显地改变。此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例如说一周看一个章节;两个月或者三个月攻克一个科目……,也能够逐步掌握到考试的要点和精髓。
觉得看知识点太枯燥?《考核指导》还有配套的练习题,保证你的备考学习之路不会“单调”。
建议:在复习知识点后,及时做题进行巩固,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做错了的知识点,及时回归书本复查,这样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1)尽人事,听天命?
临近考试,总是担心,要是没考过怎么办?针灸推拿还是不熟悉怎么办?问诊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自乱阵脚,无从下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而对自己的否定,更会成为考场上的一道道“催命符”。
对于出师考核,应当调整好心态,不要因为太注重结果而患得患失;最重要的是,做好充足准备后再上场。
“尽人事,听天命”这一说法,有太多自我安慰的成分,很多时候,越是关键时候,越要保持好心态。
(2)回归初心,砥砺前行
当初为什么选择学习中医,为什么要花费将近3年时间从头开始,只是为了兴趣?还是想要行医救人?
当时报名学习中医的决心,随着时间越来越坚定?还是越来越模糊?走到现在,你自己还在犹豫不决?
出师考核之前,再回想当初立志学习中医的那份决心,距离到终点只有一步之遥,为什么不再努力一把?
有个叫山田本一(1984年和1986年世界冠军)的马拉松运动员,他在自传中讲述了如何将大目标进行拆分,从而完成了马拉松长跑的故事。
每次比赛之前,他都会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击……
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起初,我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多公里时就疲惫不堪 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考前焦虑,是每个人都有的问题,只是有的人迎难而上,有的人却破罐子破摔,有的人犹豫不前……
对于中医人而言,这种焦虑,不仅会存在于考取中医相关资格证的考试当中,也会存在日后的临床当中,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重基础、重临床、重学术”,才能够真正达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游刃有余。
(更多资讯,尽在公-众-号-,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