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万到1亿可能需要一辈子,但从1亿到1万有时却只需要一瞬间。
一切都是套路!
传销的名目越来越多,政府打击也越来越严厉,所以,骗子们也“学精”了,手法越来越高明,搞出了“金融传销”。这种骗局更厉害,因为:
1、相比起保健品,金融更高级,普通人也更难懂;
2、跟钱贴得更紧,天然能激发人的贪欲;
3、“轻资产”,更方便行骗,来无影去无踪;
4、与互联网结合,冠上“互联网金融”、“双创”的名义,更具迷惑性。
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人人都有微博、微信,通讯更方便,传销“拉人头”的成本越来越低,金融传销也越来越有“互联网思维”。
据中国反传销联盟会长凌云曾表示,“现在,我们每天接到的传销投诉或需要我们介入处理的传销中,70%到80%都是金融传销。”
远超套路,甚至是更可怕的样子
如今世道,总有一款骗局让你倾家荡产。如果仅仅是金融传销骗局还没什么,可现在的金融传销骗局都进化成“金融传销邪教”了。
1、组织
有些金融传销机构会有严密的组织,宛如一个金字塔,一层控制一层,有“教主”、“护法”、“骨干”。这个组织体系也是为了分赃方便。
2、包装
这些骗子机构的头目一般都给自己一系列头衔,如集团董事长、公司创始人、项目发明人,甚至很高大上,听着像政府机构或金融机构的负责人/顾问等等。
当然,这些头衔都是假的,所谓宣传的项目获得国家支持更是无中生有。
3、洗脑
例如,有的骗子组织以“慈善”包装骗局后,笼络和欺骗组织里的人,给新进的工作人员“洗脑”。他们经常策划社会公益类活动,例如开展一些慈善捐款、主动邀请媒体采访等,其实是为了增加知名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和资金持续进入,让“盘子”的资金链不至断裂,以获取更多非法利益。
4、精神控制
还有些更厉害的骗子组织,明明已经被警方捣毁,但一些本来是“受害者”的上当群众被骗子们一煽动,居然还想去“救人”。
“大家得行动起来,保住XXX”,有受害者在群里@人,可谓迷途不返。
这都“归功”于骗子头目的洗脑术。有的组织会打着光明正大的名目,为其涉嫌犯罪活动披上诸如“慈善”、“惠民”、“互助”等的光鲜外衣,充分把握了人性中“向善”的心理,加以利用和蛊惑。
据披露,有传销组织每周固定时间,通过微信群等渠道面向所有“会员”进行“宣教”,在此过程中他会借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大业”等名目,向“会员”一遍遍宣扬自己正带领大家从事着“慈善互助”“扶贫济困”等“伟大事业”,分享其“修身养性”“求真向善”等心得体悟。
就这样,将经济诱惑、慈善目的和精神蛊惑相结合,将骗钱传销包装得无比高尚光荣,头目更是获得会员“尊敬”。这也是组织被警方捣毁后,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还在上当的原因。
合适的投资标的——看过来!在这里!
P2P以及基金的崩盘跑路潮越发的严重、上述的金融传销组织也是屡见不鲜,金融市场监管的缺失更是与日俱增...外加现在又被爆出来各类假金融机构...金融踩雷案几乎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并天天发生着。但是,他们的骚扰电话也是依旧此起彼伏,所呈现的均为常规金融中的骗局,当然还包括各类“高大上”的金融产品等等。那如何使其市场规范化,市场更好的可以公平、公正及公开化,便成为了一个市场上重大的话题。——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及其衍生品的出现或许是整个市场未来规范的开始。
互联网金融背后各种坑,不能玩了之后,那又有什么能代替他?答案在上方似乎以及呼之欲出,区块链游戏未来可能就是那个能够代替互联网金融的“完善品”。区块链游戏的出现更是将现在许多不公平游戏的规则的打压,公平、公正是其最好的标签也是其最大的优势。
说到这,前不久,奉孝君跟一位多年不见的金融人士吃饭,问他最近在玩什么的时候,他跟我说了个较为陌生的游戏名:“欢乐四选一”,问他具体是什么时,他两眼发光式的打开网页跟小编我讲解起来,头头是道。小编自己也去玩了几把,发现界面是有点Low,但往往能够让人放心,金融“高大上”吧?不也一地鸡毛?!小编的朋友小玩了2周,有所收获,拿了1000元作为本金,现在慢慢的已经玩赚到3800多元了。区块链衍生品以及区块链游戏或许是整个市场未来投资或者投机的新的市场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