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
老龄化趋势与二胎政策,我们在缅怀旧人的同时,迎接一大波新生命的到来...
这里有着1.14亿的糖尿病患者。这里每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医疗事故和用药错误,一些人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们生活在繁忙的世界里,健康是个人财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医疗开支不断增长...
在中国有什么机会提升医疗,其中的用户体验应该如何切入?体验大到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水平的医疗服务,小到在诊所里护士的专业讲解和关怀,一张给患者精确服药的用药说明…
从线上的问诊系统积累经验,到线下自营药房,诊所,医院和智能信息系统。Deep Spring Healthcare 切入基层医疗的方方面面,助能于各大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素质,为患者提供最好的的基层医疗服务体验。
作为本次项目的用户体验设计师(UX/UI),我参与到整个医疗体验的各个环节中。涉及到:
1:诊所/药房-用药说明paper
2: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生站优化
项目背景: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服药的经历,当看着从医疗机构拿回来的各种药品,或者是照顾别人帮助服药时,我们的心里可能是无从下手的。反复阅读晦涩药品说明书,或者看着一盒盒药上的服用标签,拿着处方收据,回忆药剂师/医生的口头交代...数据显示,每年因服药错误导致严重后果的人占到医疗事故的一部分。
为了解决用药错误的问题,运用设计的手段,用药Paper应运而生。用药Paper作为医疗服务体验小小的一个触点,医患沟通的桥梁,在医疗服务细微之处给医务人员,患者及照看者提供帮助。我们持续挖掘着用药Paper的使用场景,在每一次用药时给你送去温暖。
Paper的使用价值:
服务关注点:
设计目标:
1.直观, 2.品牌 3.温馨 4简化医学
开始设计:
元素说明:
真实场景:
项目背景:
医生站作为医疗机构信息系统(HIS) 最重要的部分,承载着体现医疗水平的重任。Deep Spring Healthcare 的医生站系统分为2条路径:
1.一条是医生日常工作的传统路径,回顾患者历史病历到记录对患者的当次问诊,再到治疗方案与回访。
2.另外一条是基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医学系统辅助。系统辅助功能如水般贯穿于系统,自然灵动,从不同维度、深度、场景给予医生不同的帮助。
怎样优化:
思路从问题出发(以下为来源):
1.用户访谈后的归类(开放式+各个功能的满意度)-基于不同职级医生
2.启发式评估(设计准则下的不合理,尼尔森的评估准则)
3.来自于PM的建议,基于医生使用行为的观察,workflow的改变
方案总览:
这次医生站产品设计优化,分为了3个模块,患者首页,每一个模块独立性强,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多。在接下来的讲解中,我将分别阐述:
行业的了解,方案的迭代:
在优化患者首页前期,我们在网上调研和对之天马星空的设计构想,同时也进行多次实地的用户访谈和观察。EHR电子信息档案作为全世界的难题,至今也没有一款成熟的产品。将一个人生命周期的健康状况和他的每一种病的病程引入到患者首页是设计改版的初期构想。
在改版早期,我因为不确定优化方案在设计,技术,产品,医疗行业如何协调博弈,可以具体落地哪一步;历史版本存在问题如何归属而受阻。这次是对患者首页的产品设计重构,旧版设计我就不在这里展示。
早期方案去除了每一次的就诊记录,对信息重组,尝试让个人档案变成诊疗管理(EMR)和电子档案(EHR),不仅辅助医生快速获取信息了解患者情况,更是提高医患沟通质量。
在诊疗管理中,我按照每一种疾病对就诊记录进行信息的重组聚合,提取重要信息(版本1:主诉,阳性体征,诊断结果,就诊时间;版本1.2: 主诉,阳性体征, 就诊时间,用药,备注。)按照最后一次的复诊的时间对疾病栏目进行排序。均有诊断次数和首复诊的概念。
在电子档案中,版本1增加了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在医疗机构有记录的病的概念,不针对于疾病本身更是着重于一个人。引入了时间轴,疾病,严重程度(视觉,评判依据)。其次引入了一个人的物理个体部位(器官)的概念。例如:胸部-心脏-心绞痛(部位-器官-症状/诊断结果),针对于这一疾病的常用药。另外在电子档案中还有针对于个体的生活习惯建议,心理指导等。版本2去除了时间轴,增加了过敏原,个人史,家族史…探索ing…
不同用户画像的意见:
(1)传统某3甲资深医生:
“每个病人都是个例,由于医学的复杂性、变化性、不确定性、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筛选信息的维度对疾病进行全面掌控,甚至会出现很多漏洞。医学信息最好不要进行2次加工,这样反而会增加看病历的难度。医生需要对原始信息进行全面了解,每个医生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
(2)某3甲崇尚科技的新派医生:
“阳性体征的变化是可以被视觉化出来的。
(3)入行不太久,但有丰富经验的医生:
“儿科的病人,一般会特别勤的来复诊,其实就生了一次病,但是患者病历确有好多页,超过两周,还有翻页,查看起来特别不方便,在这种场景下时间进程管理会更好,参考住院部医用软件思路,病程的延续。”
(4)产品经理:
“用户习惯已经养成,不对现有的解决方案进行大幅度的改变”
基于诊所的慢病试点和常见的病,抽象出这两种病的特点:
急性病:关注当次和相邻的一次病情,病情变化大,好了不易复发。多种急症会交替同时进行。
慢性病:关注病情周期的变化,伴随着特定的指标。病情变化不大,病情只会好转不会痊愈,时间长。
设计的挑战:
1.如何处理大量的访问数据,做出这期要优化的决策:flexbilities / limitations & priorities
2.急症慢病的输入输出问题,展示上如何融合
3.电子健康档案如何拆分?第一步先做什么更有益于电子档案产品化
本期的设计:
我们综合平衡多方意见,加上自身在患者主页的探索和推动,进行如下的设计:
(1)诊疗管理:保留了就诊记录集合,在逻辑层面,按时间顺序从新往旧进行病历的展示,对首诊和复诊进行视觉层面的聚合。把主诉呈现在最前的信息中。在视觉层面,对信息层次,节奏进行优化。
(2)电子档案:对信息进行整合。融合急症+慢病试点的展示方式。计划:生命周期疾病的统筹,病程管理(EMR) 作为健康病历(EHR)的第一步。以下为设计图和部分讲解:
埋点与反馈:
1)效率问题:采用新方案后的时间,医生在患者首页停留时间
2)医生在打开病历,从折叠到展开的次数
设计的挑战:
“填病历”是医生在看病流程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模块,承载着巨大的业务功能。旧版的医生站填病历页面是医生们和产品经理共同“拼凑”的一个页面,在很多版本迭代下已经是可用好用的界面了。为了更好的赋能于医生,控制医务质量,帮助医生更好更快的填写专业的病历,我们继续迭代”填病历“。我们借助“启发式评估” 的方法论,将页面业务功能分区,总结各个部分的问题然后归类。在医生,产品,技术团队的内部评估下,总结出要优化的点。
设计的挑战:
在优化医生站的过程中,基于产品经理对于医生群体实际工作的观察的反馈和我在自营诊所2天的观察,发现了前版本设计工作流程的不合理。医生使用智能决策系统的治疗方案和处方推荐率很低,一般直接跳过决策系统或者看一看直接进入到下医嘱界面,但这一块是整个系统的亮点。现在需要提高决策诊断系统的使用率,同时为从各种不同维度医生赋能。
1. 产品优化:最后的决策是提供治疗方案的(1)整体引入和(2)各个部分的专业支持。(具体说明略)
2.交互优化:简化操作界面,直观统一的交互方式:
问题:目前界面中存在很多功能和操作,通过交互和视觉的优化使得界面看起来简洁(节约版面),直观(提高效率,更好的功能理解)。
(1)按钮样式繁多
(2)信息组杂糅
(3)操作区域杂乱
(4)操作路径部分冗长
(5)操作路不流畅-部分不符合用户预期
(6)处方在前,诊断结果在后不符合真实诊疗顺序
用户体验地图:
方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