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有感
Super。 2019-05-09

关于《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通篇只有一个主题,在书名中已经体现出来了:如何进行更好的知识管理,从而提高自我认知与学习能力。学习之后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感谢成甲老师的无私分享,读之受益终生。

关于成甲老师的这本书,一开始我是拒绝的,看到书名,以为又是一本“畅销鸡汤书”,看过豆瓣之后才发现我错了,如果错过这本书,可能会后悔吧。

关于知识管理,其核心为通过管理知识提升认知深度,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什么是认知深度?

认知有三个阶段:一是知识数量,二是知识获取速度,三是知识深度。首先是知识数量,很多人知道的很多,但是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之前有人分享他的一个朋友,与人聊天天南海北无所不知,别人说到的内容他都能聊上几句,俨然一副文化大家之气派。然而这个人混的并不怎么好,而且当别人要跟他深入探讨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并不精通该领域。这位朋友反映的现象现在社会非常普遍,这就是单纯追求知识数量,并没有构建起底层的知识架构,从而导致看似了解很多。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说到知识深度,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很少有人能够在一个领域钻研很多年而默默无闻。知识深度就是我们能够将一个问题的本质看的有多透,是能够跳出原有的问题和思维框架去思考更底层的内容和更基础的思维方式。

现代社会对于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已经很难在这个社会脱颖而出,所以这本书上的内容就非常有必要去学习与实践。

我们要通过深度思考,去获取一件事物的底层逻辑,从而锻炼我们的元认知,元认知有什么用?元认知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有深度,去积极的发现事物背后的知识逻辑。元认知其实是一种思考的方式。通过提高元认知水平,来锻炼获取临界知识的能力。

那啥又叫临界知识?——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定律。大白话就是一件事要追根究底,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不仅可以对这件事情进行解释,而且还能对其他事件进行解释,这样我们就能够将生活中不同的问题归纳为一个领域的底层问题,加深我们的思考。

临界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底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关于底层逻辑思维和方法就是跳出“低水平的勤劳误区”:我们的大脑是习惯不思考的,所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刻意的去思考。比如我们读书,很多人都是追求速度,追求一年看了多少书,但是没有对所看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就是白读。我们应该将我们学习到的新知识与以前的知识进行联系,这样才能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比如福尔摩斯的记忆宫殿记忆法,就是将所有的知识进行存储,用的时候就去放这一领域知识的地方进行提取。所以我们不应该自欺欺人,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很勤奋,其实是在混日子,这对自己是不负责的。

学习临界知识的有两个心态非常重要:

  1. 绿灯思维:说到绿灯思维其实要先说习惯性防卫,有的人一遇到别人反对他的意见他就不高兴,总是有一大堆理由来反驳。其实别人反驳的是他的观点并不是他的人,这些人弄错了概念。所以这种自我保护其实是一种愚蠢的思维方式,别人说你一次两次之后就不会再说你了,犯不着没必要。这样我们就无法提升自我认知水平,从而个人整体的水平无法得到提升。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要放弃这种思维方式,我们碰到别人给我们提意见或者碰到一件与自己观点相斥的观点,我们应该感到很兴奋,而不应该是消极防卫。这种心态,我认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2. 以慢为快:要慢下来,虽然现在是个快节奏的时代,但是如果我们顺着别人的节奏在跑,那么我们一定会输给别人,所以,不要一看到别人读书有多快,别人学习一个知识有多快我们就很焦虑然后我们也跟着去快速阅读快速学习,当然我们掌握了方法之后没有问题,没有掌握方法就应该慢下来,去思考怎么才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怎么快速学习一点知识。只有慢下来才能够让我们获取到更多的内容。

以上我们知道了知识深度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深度认知的方法就是临界知识,学习临界知识的方法我们也知道了。那么我们现在要考虑,具体应该如何提升学习能力:

  1. 反思:通过反思进行新知识的创造,去反思一件事情,通过这件事情背后的逻辑进行运用,而且可以通过反思验证学到的新知识是否运用起来了。首先要从小事开始反思,深入突破。其次是拆生活,从生活中寻找事物案例话。最后是培养些反思日志的计划。我知道这些事情做起来真的很不容易,但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爬下来。我也不确定自己能够做到少,但至少应该去尝试一下吧。
  2. 以教为学:把教别人的过程看做是一个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
  3. 刻意练习:这个自然不用多说了,我们知道的很多,但是我们往往不会应用到学习中,因为那样累脑子,累脑子的事情大脑肯定不愿意去做,所以才叫可以练习,当习惯后,就能够主动去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之中了。

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的学习内容,包括如何持续的提升学习能力,我想只要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目标的渴望,我就不会听下我的脚步,当然我说的是我自己,至于别人是不是这么想或者需要外接的刺激,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单纯靠外界刺激来提供持续学习的动力,那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这本书中,有一个词贯穿始终,就是临界知识,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临界知识,临界知识有什么用,临界知识与元认知的区别,临界知识应该怎么学习,临界知识应该怎么应用,临界知识与刻意练习应该如何结合,如何发现与应用临界知识。这些内容,不是单纯明白和理解就可以的,最重要的是行动和实践,理论大多很好理解,但真正行动就要靠自己强大的求知欲了。其实书中说了很多具体时间的方法,只是我没有列出来。

       最后,感谢成甲老师的分享,这些内容越是早知道对自己的帮助就越大,让我们去探索一切事物的本质吧,那将是我们认知的源泉!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