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片:摄影师必看影片之一——《只是爱着你》
文丨舒小简
注:
全文4512字
建议阅读8分钟
各位注意到没:
时代变化有些太快了。
那些曾经好听的词汇,如今不知怎的,都成为了骂人的话。
“美女”曾是夸赞,不知何时,只是一种性别。
“小姐”曾是尊称,不知何时,成了一种职业。
谁说你是艺术家,那听着像是脏话。
谁说你是新锐摄影师,那就完全等于骂人。
就像,前几年流行讨论“文艺、普通、2B”,文艺还是夸人呢。
怎么近年来,文艺青年似乎渐渐“被妖魔化”。
不再是好词了?
文青到底是怎样的?
该怎样对付?
来,我为你解读真伪文青:
一、
基本特征:
文青的唯一共性是:喜欢文学艺术。
但经常伴有:
感性、自恋、咬文嚼字、愤世嫉俗、博学、多疑、神经质、浪漫主义情怀、纠结、穷、
等其他衍生特征。
他们可能会令人产生以下不良反应:
1.交流费劲
2.突如其来的、让你意识或意识不到的文学艺术考验
3.就是不告诉你怎么想、非要你绞尽脑汁来瞎猜的恼火
4.各种难以理解的生理心理怪癖,引起你的不适
5.严重者会被写成爆款,身败名裂
二、鉴伪文青指南
90%的正品文艺青年在80%情况下,无毒无害。
但伪劣产品众多,才带来了口碑抹黑。
伪文艺青年主要为以下3种:
1.
说是爱好艺术,但其实又没什么文化的男生女生。
(真的有很多……)
这一类,年轻人居多,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
虽然,懂艺术和懂艺术知识是两回事。
但是,如果真心喜欢文学艺术,怎么可能不去有所了解?
这一类人啊,只是喜欢“我喜欢文学艺术”的自我形象,
并不是真的喜欢文学艺术。
易鉴别指数:易。
只需略有交流,即可破解。
2.
他(她)懂很多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但他(她)本身并不喜欢文学艺术。
这一类,男性略多于女性。
他们往往十分擅长用知识、理论、方法去评点、分析文艺作品。
但如果你问及他们的感觉。
你会发现,他们十分弱于从中感受美、感受感动。
他们只是享受“对文学艺术的掌控感”或者“他人崇拜他们的学识的满足感”。
易鉴别指数:不易。
需要深度交流,方可破解。
3.
刻意用文学艺术来包装出自己对于异性的吸引力的人。
邵夷贝有一首《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歌声俏皮,歌词也好玩的:
“可是搞艺术的男青年,有一部分只爱他的艺术;
还有极少一部分的男青年,搞艺术是为了搞姑娘。”
相比前两类伪文青是不自觉的,
这一类伪文青是较为清晰的知道:自己不是真心喜欢文学艺术的。
他们(她们)是完全自觉地去“成为”文艺青年。
前两类伪文青危害不大,顶多让人讨厌而已。
但是这一类伪文青可能会达到害人的程度。
要是被毒害,哎,算你倒霉。
易鉴别指数:难。
很可能要亲身经历、投入感情才能发现。
提示:如有严重必要,可拨打110。
额外:
并不是玩艺术的人,就是文青。
文青的标准,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文学艺术,
而不是具有文学艺术的天分或成绩。
三、
三.
文艺青年相信爱的力量。
相信真感情可以战胜一切。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评分8.5呢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长大成人的贾米尔要带女主角拉媞卡逃出黑帮。
拉媞卡问:“我们靠什么活下去呢?”
贾米尔说:“靠爱。”
平常的人笑笑,吐槽这是幼稚和不切实际,只能在电影中看看。
文青却真心相信这样的台词。
四.
文青不能接受俗。
无论是生活状态、思维思想,她们(他们)未必追求雅,但一定不能俗。
为什么文青时常追求特别、追求独一无二?
因为落入寻常,就可能落入俗套。
很多人只知道苏东坡说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已经能概括文艺青年的追求。
却不知道下一句的补充才是原因: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二逼青年不看《红楼》。
普通青年也爱黛玉。
可好多文艺青年却独爱妙玉。
因为全书第41回,妙玉第一次出场,
就说林黛玉:
“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
想想,
天底下,有谁竟能有资格说林黛玉俗的?
唯有妙玉可以。
五.
文青喜欢点到即止的朦胧,不喜欢平白直叙的表达。
就像顾城笔下那首《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六.
文青喜欢卖弄文字。
总是用不一定漂亮、但一定要有着意境的语言去表达简单的事情。
明明一句“下大雨你就可以爽约吗?”就是他(她)想表达的心中不满。
却更愿意写成一句:
我收起伞,
天收起滴水的云。
你没有来,
我还在等。
(此句来自顾城)
你看,有文化的人说话就是可怕。
《妖猫传》中,白居易看到张天爱饰演的舞伎中蛊之后的惨状,说:
“这么美的身体,怎么一烂跟花儿一样地败了”
空海和尚说:“现在不是做诗的时候。”
文青白居易在该赶紧救人的时候,还脱口而出漂亮的话。
简直让观众觉得好笑。
可是,这就是文青应有的样子。
《妖猫传》中白居易的台词
然而,这可不是作诗的时候!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青都偏爱卖弄文字。
因为,侧重“文”的文艺青年,和侧重“艺”的文艺青年,往往是两种生物。
(鉴于文字的门槛较低。所以,偏重文的文青,水货更多,拉低了文青的大众印象)
那些画画的、玩音乐的,就不一定如此喔。
所以,谁说文青的聚集地是豆瓣?
那是侧重“文”的文青堆在豆瓣。
偏重视觉艺术的文青似乎在lofter更多呢。
七.
文青善于相思。
善于去喜欢一个人、一样事。
但是,那不一定就是真的喜欢。
她们(他们)喜欢的,是喜欢这件事本身,是自己有所相思的感觉与状态。
而对方是谁,并不重要。
为了满足自己喜欢的必要与合理。
文青们总是不自觉地去用自己的思维、记忆、想象,
去把她们(他们)决定要去喜欢的人、或者事情,
描绘成一个更美好、更理想的样子。
如果,一个文青爱上了你。
你要知道,其实她(他)爱的并不是你本人,
而是她(他)以为的你、她(他)想象过了、美化过了的你。
很可怕吗?
不过不用担心,因为这一点,她(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的。
看过电影《雏菊》吗?
全智贤扮演的女画家,原本还深爱警察呢。
可是郑雨盛忽然出现,让全智贤知道,每天给她送雏菊花的人是他。
全智贤忽然就爱上了这个她此前从未见过的杀手。
《雏菊》,杀手和女画家
ps:不要以为是韩国电影喔
导演和编剧都是香港人
咦,这不是很奇怪?
可文青就是这样啊。
她爱的不是警察、杀手本人,
而是爱那种“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给我送雏菊”的感觉,
又怎么会在乎他是警察还是杀手呢?
八.
生活中有无数的时刻,对你来说,
都是文青对你进行文学艺术考验的时刻。
如果,你喜欢上一个文青。
也许你应该去在文学艺术方面给自己补补课吗?
但是,我告诉你,这并不是重要的。
大部分文青并不会十分在乎你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了解程度或者造诣,
她们(他们)更在乎你对文学艺术的感觉,
你是否也真心喜欢她(他)所喜欢的事情;
更在乎你是否也如她(他)一样,心里曾种下过美的种子,
有着对于美从不无动于衷的感受的能力。
所以,你要小心了。
稍有不慎,你可能就考试不及格。
但是,她们(他们)并非刻意地去考你,
而是随意发生的瞬间都足以形成她(他)对你的感觉和判断。
这才是可怕的。
如果,你和她(他)一起走在夜晚的街道上,遇到了两位弹琴打鼓的流浪歌手,
她(他)停下脚步听他们的歌唱,
而你却略显不耐烦、想继续赶路……
如果,她(他)带你去看一个艺术展、画展,
她(他)在某一幅画作面前站立良久,
而你却目光匆匆、走马观花,早早就进入下一个展厅……
如果,你们一起去看电影,
她(他)沉浸在精致的情节与台词里,留下感动的泪水,
而你却在旁边嘀咕:不如我们去看《复仇者联盟》,那美队的胸肌、斯嘉丽的性感,那刺激特效多有意思……
那么对不起,你恐怕就在这样你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时刻,
在她(他)的心中被pass掉了。
九.
打动文青的心,不容易。
让寻常的人心动,你长得好看也许就够了。
让拜金的人心动,给他(她)物质的表达也就够了。
可要打动文青,你得重视精神交流。
你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
1.你的内在有在她(他)眼里发光的地方
2.你得懂她(他)
3.你的真心与尊重
十.
可是,如果一旦文青喜欢上你,
无论是被你打动,还是她(他)主动决定:选择你来喜欢。
你都将得到“脑残级”的喜欢。
文青会迅速调动自己“用思维、记忆、想象去美化她(他)的所爱”的特质,
把你的所有缺点都变成她(他)眼里的优点。
你的脚臭和抠脚、
你的脱发与肚子上的赘肉、
你的抽烟喝酒之类的坏毛病,
都会被她们(他们)欣然接受,
并且当做你独特的象征,爱到不行。
郑中基最有名的那首粤语情歌《无赖》,
(ps:此歌有成为“渣男必点曲目”的趋势)
写一个废柴无赖,却唯独被一人偏爱。
歌词唱着:
为何还喜欢我这种无赖
是话你蠢还是很伟大
在座每位都将我踩,口碑有多坏
但你亦永远不见怪
我很怀疑:
那是因为:爱你的人是个文青啊!!
十一.
文青是念旧的,但又希望新鲜感。
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
人更应该关心未来的自己。
可是文青们不关心未来的自己,她们(他们)更在乎过去的自己。
她们(他们)或许会提当年勇,更多却是要提当年悲。
喜欢怀念过去。
怀念自己年轻的时候、几年前的生活。
怀念她们(他们)所信奉的巧合与缘分。
她们(他们)爱把纳兰性德挂在嘴边: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无论她们(他们)现在是什么样,
她们(他们)心中一定藏着:
某个重要的人、
某个重要的时刻、
一个钟情的地方、
一首钟情的歌。
那些人与事,过早的、恰巧的走进了她们(他们)的心里,
就永远留下了位置,
是后来的人与事可以动摇,却不能消灭的。
可是矛盾的是,尽管她们(他们)往往不愿意承认:
崇尚独特、依赖灵感的文青,天然的喜欢新鲜感和刺激。
永远不变的其实是变化。
你只有先带给文青新鲜感,才可能走进她(他)的心里,
然后才有可能被她(他)放到可以念旧的位置。
十二.
文艺青年会有很多突发奇想、难以理解的事情要去做。
极端的话,可能就是一些生理、心理上的怪癖。
(可参见诸如《钢琴教师》之类的影片等)
电影《钢琴教师》,评分7.4
你猜教钢琴的女老师,是怎样对待她的学生的?
泰国电影《你好,陌生人》中的女主角,
想要跑到一个会下雪的地方,然后脱光衣服裸奔。
她为这个想法感到兴奋,可是她当时的男朋友却说:
神经病。
电影《你好,陌生人》,评分7.7
她失望的样子简直让人心疼。
他们当然会走向分手。
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在一个频道。
十三.
文青重视精神交流超过物质表达、身体接触。
重视精神世界的充盈超过物质世界的满足。
他们(她们)鄙夷把金钱看得重要。
文青鄙视商人,也厌恶西装革履挺着肚子油头粉面的政客官僚形象。
文青喜欢书香,厌恶铜臭。
所以,诗人顾城宁愿去激流岛过田园日子、塑造他的理想国。
当妻子谢烨打算去城里做些小买卖,他都会不高兴呢。
(ps:10月份,我会专门写一篇关于顾城的文章)
十四.
文青经常看不起人。
鄙视链这种东西,在文青群体中最常见。
有一种方法,可以按文青偏爱的旅行目的地来区分派系。
西藏系文青、鼓浪屿系文青、巴黎系文青,
她们(他们)之间就互相看不起。
电影《闪光少女》,评分7.3
民乐系和西洋乐系,相互瞧不上
此外还有的,比如:
学西洋乐的看不起学民乐的、
立体主义看不起写实派、
拍人像的看不起拍风光的、
专心创作的看不起迎合客户挣钱的……
俗话说:文人相轻。
文青是自恋的,
自诩独特,
当然容易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
多数文青,心里都有一套自己坚信的情感与审美的原则。
所有违反这三项原则的人与事,都会被她们(他们)看不起。
所以,文青是很容易被人们视为“圣母婊”的群体。
好多常人眼中的正确的做法、优秀的品格,
在文青眼中却是——差劲。
比如一个很上进、努力、勇于争取的你,
在一些人眼中是能力、是榜样、是好有正能量。
文青们却会觉得:
真是功利,还不是出于求名求利的自私?
你还是会被文青看不起。
除非,你能让文青觉察出:
你并不是为了自己,你的所为是为了其他人。
电视剧《迷雾》,大结局前评分曾高达9.0
女主角这个角色是怎样塑造的?
就像今年火热的韩剧《迷雾》那样,
把女主角蕙兰塑造成拼命往上爬的形象,
却居然也不惹文青厌烦的原因在于:
她那么不择手段,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实现正义社会啊。
十五.
文青感受情感的能力高于常人、感受情感的程度也深过常人。
特定情况下,这项特点会被人们俗称为敏感;
特特定情况下,成为矫情;
特特特定情况下,会成为作。
但是从文青的角度来看,却是:
俗人们竟然都不知道自己对于精神世界的苟且已经麻木,
怎么反而还要嘲笑别人是固执、是矫情、是抗压能力不够?
这是文青和非文青在思维与交流上,不可调和的矛盾。
十六.
文青有时是神经质的。
程度若是深了。
就会像电影《南海十三郎》中的台词那样:
“真正的天才只有两个结局。一是早死。二是疯了。”
电影《南海十三郎》,评分9.1分
这是一定要看的杰作
但这台词,还真得修改。
纵观历史,唯有文学艺术相关的天才才会如此。
你可没听说过什么体育明星、运动天才疯癫和自杀的。
梵高37岁疯癫,举枪自杀。
顾城37岁利斧杀妻,然后自缢。
芥川龙之介35岁服安眠药而离去。
海子25岁在山海关卧轨。
……
艺术家的思想世界,不能以常人常理揣度。
平常生活里的浅滩静水,其实是我们看不见他们内心的江洋翻覆。
可能有人要说了:
索幸,大部分的文青到不了那样的地步。
艺术家们“不正常”。
但负责任的,真要反问一句:
谁敢说,“正常”就是好的呢?
十七.
文青思维,有的时候,和“少女心”是很相像的。
它们都是人性里的柔韧、共情,和总是充满想象的状态。
是人都会双标。
文青也不一定总是以文青思维对待自己和他人。
非文青也有启动文青思维的时候。
“少女心”不一定是少女才有,“老夫”也可以有。
文艺青年也不一定就是青年男女,
15岁或50岁,都可能有着文青的思维。
所以,无论你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可以的:
拥抱你内心的少女、
释放你心里的文青。
-END-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看更多文字与摄影作品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