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哲学有用吗?为什么要学哲学?
成德书院 2018-12-21

  相比于“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学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至少会清晰一些,因为我们至少知道,这个“有用”是针对学哲学的人来说的。虽然“有用”这个词的语义还是很模糊,但是我们至少有了一个回答的方向——对于学哲学的人来说,学哲学这个行动可以给他本人带来什么。这里就说一点,学哲学会对一个人的思维带来极大的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思想的开放性、思维的批判性、思考的逻辑性。并且,学哲学会让一个人学会更加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尽管如此,也不尽然。

  “落叶是秋天的名片,是冬天的符号……”

  这样的哲学体认,如此的诗意感悟,我们还心存多少。

(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内蒙古班)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李泽厚先生译之:“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仰望星空”,近来成为“哲学思考”的代言词,也将哲学这个神圣、神秘的概念推到世俗的面前。

  尽管如此,并不能掩盖哲学灵光失色的现实。

  说起“哲学”,这个相当有份量的语词,在今天很多人看来,除了敬而远之,似乎不再会产生多少体肤般的温度。

  是什么削弱了哲学的“灵光”?与李泽厚共同著有《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吗》的学者刘绪源表示,当一个社会变动比较剧烈,很多问题通过社会学调查和经济学研究等方法仍然不能解决时,大家就会更加关注哲学。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面对的更多是经济发展、挣钱等等比较具体的现实问题,人们的注意力不容易转向更抽象、更尖端的思考。

  哲学之困,说到底,是社会如何看待这门学科的有用与无用。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却塑造了一个富有弹性的社会辩题。

  哲学往往被认为是“无用之用”,前一个“用”是指实用的用,它往往很难解决一个具体的、实际的问题;而后一个“用”是指哲学对人来说是一种爱好和精神的享受。

(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内蒙古班)

  “无用者,正所以为大用也;有用者,其用有尽,无用之用,其用无穷,故能成为大用。”庄子似乎早就为哲学之用作了诠释。他说过,如果一棵树长得粗壮挺直的话,那么当然算是很“有用”了,于是就会被砍了去,而如果长得扭曲丑陋,没法用来做任何东西,那么就不会遭砍,得以保全性命,所以看似“无用”,其实从保全性命的角度来讲,确实是“大用”啊。

  如何判断哲学的“用”,实在是一个辩证看待的难题。也许正是这样多维的理解判断,注定了哲学一言难尽其“用”与“无用”。

  哲学之辩,催生我们考量哲学的本源以及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属性。风物长宜放眼量,让我们审视一下学术史视野里的哲学本真。

  哲学(philosophy)一词是由希腊文的“爱”和“智慧”结合演化而来;在我国《尔雅》中有“哲,智也”的解释。1896年前后,清代学者黄遵宪从日本将这一表述引入中国。哲学,也许从胎里出来就注定不仅仅是知识的集合,而是要给人智慧,帮助人们实现“对认识的认识”。哲学是“思想的思想”,是精神的导向。

  美籍华人学者黎瑞山说:“哲学,一个高尚的名词,一个追寻生存意义的科学,一个号称众学女王的学问。她看似遥不可及,但其实就在我们心里;她看似缺乏实际意义,但却深刻地影响着您的一切;她看似是某些人的专利,却实在是大众的福音。”

  台湾学者龙应台眼中的哲学是:“我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晚上降临,星星出来了,我从迷宫里抬头往上看,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来的天问……”

  黑格尔更有一句话:“哲学就像猫头鹰,傍晚才起飞”。它的意思是,哲学不像数学或物理那样,二三十岁甚至更早就可以出成果,甚至成名成家,哲学更多的是人生与阅历的总结,是对各门学科和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显然,这让我们领悟到哲学的高度也是它的难度。

  生活的悠游正是取决于哲学之慧。在诗意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哲学,精神家园不能将哲学拒之门外。上海学者赵鑫珊说,落叶不是垃圾,落叶是秋天的名片,落叶是冬天的符号;想想巴黎满街厚厚的落叶,真是富有诗意。是的,你若不知道哲学的伟大,你若没有哲学的情怀,你见到了落叶,那就是落叶。

  金钱的魔力削弱了哲学的灵光,而没有哲学的浸润指引又使社会生活面临失范。哲学的任务正是帮助人们找到生活的目标、根据和意义,使人的心灵得到安顿,不致在吵吵嚷嚷的日常忙碌中迷失方向。身处物质生活不断跃迁的时代,面对精神文化需求的高涨,哲学应该重拾应有的风采。

  值得珍惜的是,近六七年来,经济的充分发展又带来人对精神的高度渴求,对幸福感的追寻体现出哲学之于当下社会的意义所在,哲学出现了一丝转暖的“苗头”。

  在这个充满浮躁之气的时代,请让我们以哲学摆渡,重筑一个充满诗意、充满智慧、充满幸福的精神家园,这里有鸟语,也有花香,更有澄清明朗的道德的天空,还有我们那颗恬然而有梦想的心。

  此乃哲学无用之用!

 

==========

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研修班

2019级内蒙古班开始登记

详情查看 招生简章

咨询电话:18647979290

==========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