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赵香远长篇小说《开在边缘的向日葵》第五章《时间开始了》第三节
赵香远 2019-06-19

3

“达达之夜”是荒诞的,荒诞有荒诞的价值,它可以让人短暂地觉得自己是活得真实的,自由的。许多人明知道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撕掉虚伪的面具,更不可能砸掉灵魂的枷锁,但还是忍不住去疯狂一次,无非是想追求刹那间真实自由的感觉,这种感觉太像永远飞不起来的人,突然在超自然的力量下,飞起来了。

“达达之夜”的荒诞还是一道男女关系的催化剂,在那种疯狂放纵的气氛中,平日隔着的一层纸“嗖”地一下就捅破了,原先存在心中的羞涩奇迹般不见了,从此大大方方在大庭广众之下牵手亲昵,不再是一件需要躲躲闪闪、难为情的事情。这也是人类需要荒诞,追求荒诞的一个原因吧。

王蛋蛋和杨明秀捅破这层纸后,犹如新婚蜜月,恨不得时时刻刻黏在一起。王蛋蛋住在宿舍不方便卿卿我我,便在工厂附近租了房子,他搬出宿舍那天,白眼狼请假没有回来,这次白眼狼请的是长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晚上,王蛋蛋请我和王小铁吃饭,顺便带我们去看他租的房子,杨明秀像家庭主妇一样忙里忙外,这个被爱情滋润的女人显得格外勤快,把两人的小世界布置得温馨漂亮,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出女主人是个充满个性、热爱生活的人,将来也会是个合格的妻子。我和王小铁再一次感叹王蛋蛋傻人有傻福,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这小子的眼光。

王蛋蛋突然问:“白眼狼老爸出事了,你们听说了没有?”

“出什么事了?”

“说是抓起来了。”

“你是听谁说的?”

“听我爸说的,这事在集中营传开了,许多人说白眼狼老爸昧着良心赚了那么多钱,最后还来打集中营地皮的主意,被抓活该!”

“白眼狼?”杨明秀听了“扑哧”一笑说:“你们说的白眼狼是家里有钱的那位吧?”

“不是有钱,而是很有钱。”我故意纠正。杨明秀爽朗快利,没藏王蛋蛋那么多小心思,反倒招人喜欢些。她小辣椒似的性格,以后够王蛋蛋受的。

王蛋蛋说:“我以为你们早知道了呢。”

我和王小铁半信半疑的,像白眼狼老爸这样的人,经常跟各条道上的人打交道,难免不得罪几个人,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传闻,最后证实都是空穴来风。我爸在白眼老爸的工厂做技术顾问,对那边的事情比较清楚。回宿舍打电话问我爸,我爸说白眼狼老爸是被带去做配合调查了,他一向言行谨慎,电话里再三叮嘱我不要到外面乱说。看来白眼狼老爸出事是八九不离十了,怪不得白眼狼最近颇为反常。

王蛋蛋搬了出去,白眼狼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宿舍一下子比以前冷清了许多,王小铁知道我闲得发慌,不时叫我一起去参加外面的艺术活动,只是隔行如隔山,玩艺术是要天赋的,那些艺术家又多是些自认为“武功天下第一”的家伙,他们谈天论地,我只能在一边傻傻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话也是驴头不对马嘴,遭人白眼,去过一两次就妄自菲薄了,心里寻思要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做才行。

一日中午在食堂吃过午饭,动了四处逛逛的念头。来钢铁厂这么久,还没正儿八经在里面逛过一次。这段时间,工厂的气氛也是反常,一些显眼的地方突然挂上了遵纪守法、反腐倡廉之类的标语口号,即使嗅觉不是那么敏锐的人,也能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钢铁厂里面的关系盘根错节,消息灵通的大有人在,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他们总能提前得知内幕,做好应对准备。许多人正是依靠兔子般的敏锐,狐狸般的狡猾,才在这种复杂的环境生存下来的。

钢铁厂大体分为生产、办公、后勤三大区域,走马观花逛上一圈要花上大半天。生产后勤两区紧密相连,保持了建厂时的基本格局,许多建筑看上去虽然老旧,但那种历史厚重感不是一般民营企业所能比拟的。这两个地方经常跑动,我往办公区那边走去。办公区是钢铁厂的风水宝地,里面的建筑多是后来建的,布局据说得过高人指点,最明显的就是办公大楼建在山脚下,远离了生产区和后勤区,原因是高人说山的形状像顶官帽,办公大楼建在此处可保里面的人官运畅通,后来果然应验不爽,修建办公大楼的那任领导班子大多飞黄腾达。此后每一届领导班子上任都喜欢在办公区的建设上做点文章,只是前任占了先机,后任只能怀恨建建综合楼、招待楼、东楼西楼,再不济的也要堆座假山,挖口池塘、搞点绿化,长久下来,办公区不锦簇花团都不行。

对于风水这东西,领导们可能口头上说不相信,但是心里还是非常相信的,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前程,关系到钢铁厂的未来,比科学管理、战略规划还重要。甚至有人搬出钢城那个古老的传说出来说事,说如果没有女娲娘娘炼五色石留下的废渣,怎么可能有钢城这座以钢铁为命脉的城市,这就是大风水。城市的发展受大风水的影响,个人的发展同样需要风水的滋养,不然后天再怎么努力,取得的成就终究是有限的。

路上碰上赵主任,后面跟着王蛋蛋,还有人事部两个同事。我赶紧上前问好,赵主任“嗯”一声就过去了,没有抬头看我。王蛋蛋朝我使了一个眼色,其他两个同事没吭声,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我对赵主任一向心存敬畏,来工厂久了,难免耳濡目染不少内幕,知道这是个不好招惹的人物。当年赵主任和李主任同窗同时进钢铁厂工作,后来分别成了办公室文职人员和车间技术人员的代表人物,两派利益交错,矛盾重重,一方指责另一方官僚浮夸,另一方指责这一方专横霸道,两人由此生隙直至交恶。大家对李主任的印象要好点,说此人霸道是霸道点,但是为人讲义气,不背后使阴招,而且拿得起放得下,有真才实学,敢于任事。师傅以前是工厂的技术骨干,在基层老员工心目中颇有威望,甚至还有那么一点传奇色彩,在锅炉房这么多年早超越了所谓的派系之争,和赵主任算得上是故人,现在虽然地位不同,但是仍能说上话,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所以有人说师傅在锅炉房,其实是找了个修行的好地方。

我无心再逛,前脚回到锅炉房,王蛋蛋后脚就跟上来了。我连说“稀客”,王蛋蛋见师傅不在,悄声说:“工厂出大事了。”

“天塌下来了?”

“今天上午召开高层会议,李主任当着众人的面被纪检部门带走了,据说是外面一所学校修建教学楼出了重大安全事故,原因是使用了工厂的次品钢材,有人供出这批次品钢材是通过李主任弄出去的,纪检部门通过这条线索查出李主任一大堆贪污受贿的事情,还有一些个人生活作风问题。”

“还有没有牵涉其他人?”

“这个就不清楚了,消息暂时是封锁的。上午高层会议,人事部的人员安排去做会议服务,李主任被抓我是亲眼看见的。事情来得太突然,许多人脸都吓白了。赵主任向部门人员宣布了一条纪律,不准在公众场所谈论此事。他怕出其它事情,中午饭都没吃带着我们四处检查,刚才来过锅炉房,你和师傅都不在,又特意吩咐我过来跟你们说一声,这段时间锅炉房方方面面要注意一点,尤其是要排查锅炉房的安全隐患。”

王蛋蛋说完拍拍屁股走了,我赶紧把锅炉房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一遍。下午上班时间未到,师傅和平日几个来往的老同志早早过来,他们也知道了李主任被带走的事情。

“李主任平日为人还不错,没想到背后干下了那么多龌龊事。”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些人不查则已,一查背后准是一窝一窝的。”

“是得好好整治整治了。”

……

老同志说着说着,竟然说到当年那场革命上去了,对于其中的对错,他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有结论。师傅沉默抽烟,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在旁边翻一本关于钢城历史的书,一边饶有兴趣地听着,历史书是从工厂的图书馆借来的,这段时间,我突然有了写一点深刻东西的想法,借这本书看看是为后面的写作做点准备。

我知道师傅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老同志走后忍不住问师傅:“你是怎样看待当年那场革命的?”

师傅指着我手中的历史书说:“你不是喜欢研究历史吗?那你看出这个国家历史背后的规律没有?”

“这个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似乎是在不断地往复循环的,政权建立,休养生息,太平盛世,乱世中兴,群雄逐鹿,然后又是政权建立,休养生息,太平盛世……”

“‘兴衰治乱’是这个国家几千年历史暗藏的规律。一个政权的诞生犹如刚出生的婴儿,元气淋漓,朝气勃发,茁壮成长进入中年后渐渐把当初的理想忘之脑后,然后权贵不法、官僚腐败、贫富差距等等各种问题丛生,暮气越重,沉疴越深,中间偶有变革却是治标不治本,只能够苟延残喘。最后问题积累多了,自然有人想一口气解决,就像病重的人需要做手术一样,各种暴力式的革命发生。当然,病好了,病人又要迫及待地离开手术医生。有人给这种现象取了个名字,叫做历史的周期律。”

“这个我听说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当年伟人与一位民主人士的窑洞对话就讨论过这件事情。可是生老病死,也是自然的普遍规律。”

“这个国家的历史太厚重了,各种流毒积弊根深蒂固,如果只是在腐朽的土壤上建立一个新政权,极有可能由婴儿、少年、青壮年快速进入中年、晚年,这样绝难开创出一个崭新的时代,更谈不上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现代国家,不用多少年后,势必重蹈覆辙。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那场革命试图以一种持续激进的方式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进行彻底的改造,让新政权能够长久保持一种元气淋漓、朝气勃发的状态,以打破这个历史怪圈。它与其说是革命,不如说是刮骨疗毒,疗历史之毒。”

“革命往往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听说革命当时是泥沙俱下,造成极大的破坏,伤及很多无辜,这种‘以毒攻毒’付出的代价也太惨重了吧?”

“那场革命毕竟是一代人为了跳出历史周期律的一种尝试,为后人提供了经验与教训,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唤醒了底层人的尊严与自信,站在历史的长河来看,它还是有自己特殊的价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化是千年形成的,改变非一朝一夕,困扰这个国家的一些老问题到今天似乎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难道我们将来还是跳不出这个历史怪圈吗?”

师傅笑呵呵地回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后面的人去探索吧。”

我暗自佩服师傅对历史的理解如此深刻,广播里突然播放一条要求全体员工学习反腐倡廉文件精神通知,打断了我和师傅的对话。根据以往经验,如果没有紧急重大事情,工厂是不会用广播这种方式传达通知的。师傅摇头说:“好戏还在后头。”后面果如师傅所言,好戏一部一部连环上演,先是工厂召开了一次学习反腐倡廉文件精神的专题大会,然后每个部门又召开讨论会,这些会议其实跟我们这些小人物没多大关系,真正应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的是台上那些人。因为有李主任之鉴,大小会议虽然场面隆重,气氛却很压抑,台上的人小心翼翼,生怕在风口上出事,台下的人洞若观火,揣测下一个倒下的可能是谁。一段时间后,李主任犯罪的相关细节被媒体披露出来,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上面派专人对钢铁厂进行巡视,挖出的腐败触目惊心,有官商勾结的,贪污受贿的,以权谋私的,倒卖资产的,挪用公款的,作风问题的,一时风声鹤唳,但凡有点权力职位的人人自危。这里顺便插上几句,李主任被抓后,昔日的同僚好友谈之色变,唯恐祸及自己,赵主任出人意料到监狱探望过一次,看着李主任潸然泪下,赵主任想起恰同学少年,一种说不出的伤感涌上心头。

然而这一切还只是个开始。进入冬天,天气寒冷了许多,高层拿出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决心整顿吏治,一场巨大的反腐风暴席卷整个钢城,引发一场又一场官场地震,为社会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在这场风暴中,官场油子跳楼自杀,媒体披露在他主导的城市化建设中,存在大量的经济犯罪嫌疑,且私人生活极其糜烂,生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素素的父亲钱总因为教学楼倒塌事件早被抓捕,后又查出行贿涉黑等犯罪事实,眼镜蛇等涉黑团伙被打掉,背后的保护伞相继曝光。白眼狼老爸多次被相关部门带去做配合调查,幸亏没有查出重大问题,集中营那块地皮的开发自然也暂时停顿了下来。此时钢铁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钢铁厂因过度扩张,导致产能过剩,业绩下滑,亏损严重,各种被掩盖的问题一下子全部暴露出来,于是再次传出改革的风声,一些经济学家甚至扬言要炸掉钢铁炉子,走出之前的发展误区。

白眼狼是他老爸的事情了结后回钢铁厂的,中间应该有不少故事,白眼狼不说,我和王小铁从不主动过问。一日无事上网,记起先前给师傅上传到网络的那些照片。这次看到一张合影下面有一段奇怪的留言,是《喀秋莎》的歌词,后面还有一个联系方式。我兴奋地告诉师傅,师傅说可能是她,当初教他唱这首歌的事情只有两人知道。师傅对网络接触不多,为不唐突,让我先跟对方联系,结果却让人失望,对方是个女的,年纪与我一般大小,几次沟通后,她才问我跟照片上的男人是什么关系,我如实说了,对方也说出实情,照片上的女人是她姨,这组照片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迹,在网上被许多人转发,她们是无意中看到的。人老了,容易恋旧,对以前的事情记得特别清晰,后面姓名和一些细节都对上了,双方确信就是要寻找的人,师傅高兴得像个孩子,直呼网络真是神奇。

剩下的事情自然让师傅自己去对付。和师傅陆续闲谈中了解到,这女人之前过得也是相当不容易。当年师傅走后没多久,就嫁给了工厂的一位工友,她爱好文艺,男人是个粗人,两人性格合不来,闹腾几年离了婚,没生下个孩子。后来工厂倒闭了,转行做了教师,和学校一个大她十几岁的男人再婚,男人待她不错,还是没生下孩子。第二个男人几年前离她而去,现在她也退休了,一个人过日子,身边的人同样劝她再找个伴,一直没碰上合适的。前段时间外甥女说在网上看到一张姨年轻时和一个男人的合影照片,她马上想到了是师傅,但是不知道这边的情况,于是让外甥女留下这个委婉的联系方式。后来师傅去了那边一趟,就把人带回来了,到底以前是文艺出身,底子非常不错,年纪大了,人物还是一般干净整齐,很有气质,第一次跟大家见面,脸上竟然像少女一样荡着红晕。看到自己小小的一个举动,促成师傅一段美好的姻缘,完成师傅一个多年的心愿,心里自然特别高兴。

工友们向师傅讨杯喜酒喝,师傅说商量过了,也征得女儿女婿的同意,结婚那些形式就免了,两人几十年后能走到一起,一是缘分使然,二是晚年想找个伴侣,生活上有个照应。毕竟是喜事,家常便饭还是要请大家吃一口的,当日师傅家门庭若市,有和师傅平日相处好的,有佩服师傅一辈子磊落为人的,获邀请的,自发过来的,好不热闹。酒桌上有人打趣师傅说:“你们未婚同居,可是晚节不保。”师傅说:“我们这是与时俱进。”这事没过多久,师傅办理了退休手续,本来工厂鉴于师傅的贡献,有意让他再干两年技术顾问,师傅不愿贪占这种小利,带着他的“喀秋莎”畅游世界去了。师傅一直想到外面走走看看,说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如井中之蛙。退休前,师傅走了一次“后门”,他向上面反映要求把我调离锅炉房,因为是老同志,上下都给他几分面子,在师傅的周旋下,最终我调到行政部做个小职员,从此算是步入了正途,而师傅的岗位工厂安排了一位比师傅稍稍年轻的老员工接替,只是办公室关系复杂,一天到晚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劳心劳力,反倒不如锅炉房清净自在,心里时不时怀念和师傅一起的日子。

作者简介:赵香远,湖南衡东人,2003年毕业于吉首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在诸多省市地区文学杂志报刊发表文章,现为深圳市作协会员。代表作有中长篇小说《孤独的行走》、长篇小说《开在边缘的向日葵》等,作品以视角独特、思想深邃、想象瑰丽、气势恢宏、高度深度、现实批判见长,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与个性特征。

长篇小说《开在边缘的向日葵》具有明显的电影改编价值,欢迎洽谈出版改编事宜(邮箱:24598988@qq.com);转发转载,请向作者留言说明。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