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九年级物理丨电流和电路重难点知识总结
包学习 2019-10-02

 今天包学习APP帮大家整理了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部分的知识点,初三的同学们快来收藏起来学习吧~


●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

 

6.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10-19 C;(-19为次方)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酸、碱、 盐水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用电器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断开,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µA)1A=1000mA     1mA=1000µA

 

3.电流的测量:

①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A

② 选择量程: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③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4)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④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公式:I=I1=I2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本文转载自包学习网站。 

Get到这些技能,你就是这条街上物理最棒的仔!包学习APP悄悄告诉你个消息:扫描下方二维码可免费获得价值89大洋的高考化学课程呦,快偷偷扫码学习起来吧!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