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苏富比 N10224 瓊肯:中國高古藝術 II



苏富比 N10224
瓊肯:中國高古藝術 II    拍品数: 59 件
成交总额: 4,643,750美元  肆佰陆拾肆万叁仟柒佰伍拾 美元
2019年9月10日 | 下午 2:00 EDT | 紐約
蘇富比隆重呈獻史蒂芬•瓊肯三世 (1978年逝) 收藏中國高古藝術第二場拍賣,包括青銅器、錯金銀器、兵器、玉器以及造像精品,博古集珍,涵蓋新石器時代至宋代藝術精華,從中可領略當時之風俗、宗教以及政治。 


1 /59 


拍品 Lot.201
戰國至漢 銅錯銀獸首車飾 
估价: 5,000-7,000 美元
成交价格: 62,500 美元    陆万贰仟伍佰 美元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51年4月19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2 /59 


拍品 Lot.202
東周 玉雕鳥獸紋玦 
估价: 40,000-6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300,000 美元    叁拾万 美元

其他作例紋飾多數較為簡單,其一斷代春秋中期,一面刻變形蟠虺紋,一面無紋飾,1978年河南浙川出土,圖載於楊伯達,《中國玉器全集(上)》,石家莊,2005年,編號24;一對飾勾連紋,曾屬巴爾及亞瑟•M•賽克勒收藏,現存於弗瑞爾及賽克勒美術館,館藏編號S1987.497-498;關氏收藏一對,刻抽象龍紋,曾展於《關氏所藏中國古玉》,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94年,編號145。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出版: 
    Alfred Salmony,《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Wei Dynasty》,紐約,1963年,圖版XX,圖1a-b


3 /59 


拍品 Lot.203
唐 銀局部鎏金猛獅噬鹿紋花式蓋盒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87,500 美元    捌万柒仟伍佰 美元

雖與本品相類風格銀器目前已知數例可供參考,然蓋盒例極其罕見。參考一盤例,風格相同,盤心飾靈獸,內蒙古敖漢旗唐代古墓出土,圖載於《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金銀玉石卷》,香港,1994年,圖版68;另比兩盤,其一飾一對靈狐,其二飾飛廉,陝西西安何家村出土,曾展於《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遺寶精萃》,西安陝西歷史博物館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2003年,編號24及25;同書並載一馬紋壺,編號64;再比兩盤例,盤心飾犀牛紋飾,曾屬Carl Kempe收藏,售於倫敦蘇富比2008年5月14日,編號59及60。

猛獅噬鹿紋飾,極鮮見於此類器。比較一銀局部鎏金花式盤例,盤心獅噬鹿紋飾與本品相近,斷代唐,售於倫敦佳士得1991年6月10日,編號45;另比一銀局部鎏金盒例,盒面及盒底刻獅紋及花鳥紋,出自Carl Kempe收藏,售於倫敦蘇富比2008年5月14日,編號81。盒形相同之唐代銀盒作例,比較一件局部鎏銀六瓣花形盒例,斷代唐,陝西藍田湯峪出土,同前述出處,香港,1994年,編號88。

来源: 
    弗蘭克•卡羅(盧芹齋繼任人),紐約,1964年1月9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4 /59 


拍品 Lot.204
漢 銅鎏金瑞獸形鎮 
估价: 30,000-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25,000 美元    贰万伍仟 美元

另見一尺寸較大銅錯金銀鎮例,瑞獸昂首,嘴部張大,斷代漢,清宮舊藏,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銅生活器》,香港,2006年,圖版128;另有一例,尺寸較大,底部刻有銘文,思源堂收藏,展《中國青銅器萃賞》,亞洲文明博物館,新加坡,2000年,圖版96,後售於紐約佳士得,2010年9月16日,拍品編號886。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5 /59 


拍品 Lot.205
唐 玉駱駝 
估价: 200,000-30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620,000 美元    陆拾贰万 美元

此類玉駱駝,多作蜷臥狀,飽滿圓實,然均甚為惜工,雕刻極簡,可見面部、軀體之雕工竟不如腿足刻畫之繁複者。

動物玉雕以盤臥姿勢之造型,於唐以前已見,參考一漢代玉瑞獸例,幾未見複雜雕飾,可資參照,圖見傑西卡•羅森,《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大英博物館,倫敦,1995年,圖錄編號26:4。

駱駝,歷來與盛唐以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多見於陶器,譬如胡人駱駝、駱駝馱物。自然而然,駱駝便賦予奢華、異域之意象,以彰顯其主地位顯赫、家財殷實。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存幾例相若玉駱駝,其中一例屬Avery Brundage雅蓄,展於《Chinese Jades from Han to Ch’ing》,The Asia House Gallery,紐約,1980年,編號39,同書並見三類例,臥姿各異:其一為Brian McElney舊藏,斷代唐或以前,編號40;其二、三均斷代十世紀,分別為邵維錫寶蓄,編號41及Guan-fu收藏,編號42。此外,西雅圖藝術博物館亦存六朝至唐、唐或更早及唐至明玉駱駝實例,分別錄於屈志仁,《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Seattle Art Museum》,西雅圖,1989年,編號 32a-c。

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亦存一造型相仿例,展於東方陶瓷學會,《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倫敦,1975年,編號201,同錄一稍大例,出自Paul Singer醫生收藏,編號202,此二例均應屬唐物。另比一唐或更早玉雕,屬世德堂舊藏,載於葉義,《中國玉雕》,香港藝術館,香港,1983年,編號128。Richard C. Bull伉儷亦藏一駱駝玉雕例,四肢收於身下,圖載東方陶瓷學會展覽圖錄,上述出處,編號258,後售於紐約蘇富比1983年12月6日,編號212。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6 /59 


拍品 Lot.206
宋 銀鏨摩羯紋牌一對 
估价: 6,000-8,000 美元
成交价格: 7,500 美元    柒仟伍佰 美元


来源: 
    帶存書屋收藏(據盒籤)
    Frank G. Marcus 收藏,至約1953年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7 /59 


拍品 Lot.207
東周 戰國 鐵錯金銀嵌龍紋牌帶鉤 
估价: 8,000-12,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0,000 美元    壹万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8 /59 


拍品 Lot.208
商末 / 西周 玉雕馬形珮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47,500 美元    肆万柒仟伍佰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出版: 
    Alfred Salmony,《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Wei Dynasty》,紐約,1963年,圖版XI,圖7


9 /59 


拍品 Lot.209
唐 銅鎏金老君坐像 
估价: 50,000-7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93,750 美元    玖万叁仟柒佰伍拾 美元

道教認為先秦思想家老子為老君化身,下凡弘顯道法。關於老子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老君以造像形式出現則要到公元二至三世紀;同一時期,老子被尊為天地元氣祖宗。漢室傾頹,道家從一思想流派演變成宗教,發展出教義和戒律。此一演變,不離東漢張道陵天師所為,他自稱太上老君親降,命其廣召弟子,創立教派,即後世所稱的「天師道」。

見兩尊唐代銅鎏金道教造像近例,鬚髯、頭冠和三腳几款式相同,載於松原三郎,《中國仏教彫刻史研究:特に金銅仏及び石窟造像以外の石仏についての論考》,東京,1966年,頁312,圖c及d。另可參考一老子石像,造型類近,同樣手執寶扇,應為唐代所作,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藏,曾見於芝加哥美術館展覽《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2000年,編號39。另有石龕兩例,中央各刻外形相似的天尊像,其中一例紀麟德二年,即公元665年,波士頓美術館藏,另外一例紀年694或703年,華盛頓弗瑞爾美術館藏,載於喜仁龍,《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卷III,紐約,1925年,圖版386A及B。

来源: 
    Nagatani Inc.,芝加哥,1953年11月2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10 /59 


拍品 Lot.210
春秋末至戰國初 蔡公子從劍 
銘文:
蔡公子從之用


估价: 80,000-12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325,000 美元    叁拾贰万伍仟 美元

此劍之外,另存蔡公子從兵刃四例,銘文相同:其一為劍,鐵鑄,六字銘文分據兩行,傳日本收藏,刊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卷33,上海,2012年,編號17838;其餘三例為戈,有二戈銘文錯金,位於援、胡,分別藏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錄同上出處,卷31,上海,2012年,編號16905,及恭王府博物館,北京,載於其官網,另一戈,六字作兩行,銘於胡,亦見前述出處,卷31,上海,2012年,編號16906。

依銘文可知,佩此劍者名從,春秋戰國之際,諸侯之子方謂公子,故公子從應為蔡國蔡侯之子,然閱史料,其名失載。蔡國歷史可溯至周初。據《史記》載,第一代周天子武王封其弟叔度於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蔡國煊赫一時,未久,鄰邦勢盛,蔡國式微。春秋末年,楚國攻蔡,蔡國受迫遷都至州來(今安徽省壽縣、鳳臺一帶),時前493年。後至戰國,蔡國於前447年為楚惠王所併。

據《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期16,安徽,1936年,頁6,此劍出自安徽壽縣,故知公子從之生平當在前493年蔡國遷都之後、前447年覆國之前。其間四十六年,蔡國共遞五世,經昭侯、成侯、聲侯、元侯、齊侯,公子從應為其一之子。

劍上銘文作鳥蟲篆。顧名思義,此類篆體融圖像入書法,所成文字恰似抽象鳥蟲紋,精美絕倫。鳥蟲篆何時發端暫不可考,然東周時期尤為風靡,南方地域多有採用,如蔡、楚、吳、越列國。周朝滅後,此類書體漸被取代,然作為一類書法藝術形式,尚存至今。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41年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展览: 
    《An Exhibition of Chinese Bronzes》,盧芹齋,紐約,1939年,編號47
    《An Exhib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Ritual Bronzes Loaned by C.T. Loo & Co.》,底特律藝術博物館,底特律,1940年,編號55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盧芹齋,紐約,1941年,編號104

出版: 
    徐乃昌編,《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冊16,安徽,1936年,頁6
    《書道全集1•中國1》,東京,1965年,頁107
    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補》,台北,1980年,編號845
    嚴一萍,《金文總集》,台北,1983年,編號7690
    曹錦炎及張光裕編,《東周鳥篆文字編》,香港,1994年,編號31
    崔恒昇,《安徽出土金文訂補》,安徽,1998年,編號134
    曹錦炎,《鳥蟲書通考》,上海,1999年,圖1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2007年,圖版11605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卷33,上海,2012年,編號17837


11 /59 


拍品 Lot.211
商至周 玉刻雙龍紋璜 
估价: 10,000-1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21,250 美元    贰万壹仟贰佰伍拾 美元

本品所刻龍紋極為獨特,較同類作例更為精細流暢,故並不排除其紋飾為後加之可能。現時雖無定論,但可比較兩西周玉璧例及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玉玦例,現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表面均有細刻紋飾,展於《故宮環形玉器特展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1995年,編號31、32及42,據圖錄編者推測,該三例紋飾可能為漢之後所加。另可比較一玉璜例。近邊緣處作三孔,器型相近,一邊刻淺浮雕虎紋,另一邊刻雲紋,纖細流暢,類於本品,斷代魏晉,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香港,1995年,圖版224。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出版: 
    Alfred Salmony,《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Wei Dynasty》,紐約,1963年,圖版XXXI,圖3


12 /59 


拍品 Lot.212
戰國至漢 銅錯金銀卷雲紋部件 
估价: 30,000-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37,500 美元    叁万柒仟伍佰 美元

另比一銅局部鎏金門柄例,出土於西漢中山王劉勝墓車輿殘留位置,圖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滿城漢墓發掘報告》,冊下,北京,1980年,圖版225,圖3。根據考古研究報告,該件或裝於車門,關門時門柄重量帶動門柄自動下擺,從而帶動橫桿轉動,鎖上車門,前述出處,卷1,頁324。

本品所飾錯金銀卷紋,華麗細緻,可比較一局部鎏金錯銀壺例,紋飾相同,斷代戰國,曾展於《シカゴ美術館中国美術名品展》,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舘,1989年,編號13。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57年10月31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13 /59 


拍品 Lot.213
漢至六朝 銅鎏金鳳首形飾 
估价: 6,000-8,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1,875 美元    壹万壹仟捌佰柒拾伍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14 /59 


拍品 Lot.214
商末 青銅鳥紋泡 
估价: 5,000-7,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0,625 美元    壹万陆佰贰拾伍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15 /59 


拍品 Lot.215
西周 玉二聯環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00,000 美元    壹拾万 美元

本品一面見印跡,應為墨跡,留白作鳥紋四組,面面相向,甚為妙殊。以墨繪紋飾於玉面,似非當時飾玉手法,故本例墨飾或可推斷為雕刻前所印紋樣,後不知何緣由,其雕刻並未完成。

以上猜測並非全無可能,若保存得恰,墨實可歷千載而不褪。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王陵出土玉環兩例,便可為證,其玉環一面均見墨書二字,至今尚存,清晰可見,展並錄於《中山風雲•古中山國文物藝術》,山西博物院,太原,頁105。仔細對比,本品墨印紋樣亦與西周時期青銅鐘所飾鳥紋極似,可參考一例,載於《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青銅卷》,台北,1993年,編號581。

然而目前尚未見有其他玉例飾有相同鳥紋,僅知有紋飾相近者,如陝西韓城梁代村遺址出土一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玉飾例,刻相向鳥紋,展並刊於《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2012年,編號173,故此仍不能排除本品墨印紋飾為後加之可能。

来源: 
    Primus Gallery,洛杉磯,1960年12月4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16 /59 


拍品 Lot.216
公元前二世紀 青銅透空角士紋牌 
估价: 10,000-1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2,500 美元    壹万贰仟伍佰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17 /59 


拍品 Lot.217
東周 戰國 銅錯金銀獸面紋軛角飾一對 
估价: 80,000-12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50,000 美元    壹拾伍万 美元

相近軛角飾有數例可比,然而本品所飾獸面紋,則甚為罕見,據現時記載僅有三例可比,其一出自S.M. il Re di Svezia 收藏,曾展於《Mostra d'arte cinese》,威尼斯,1954年,編號92;另一例出自瑞典王儲古斯塔夫•阿道夫收藏,曾展於《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皇家藝術學院,1935年,編號383,圖見於Nils Palmgren編,《Selected Chinese antiquiti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Gustaf Adolf, Crown Prince of Sweden》,斯德哥爾摩,1948年,圖版22,圖1,作者稱此例來自河南洛陽,例三出自 Stoclet 收藏,載於H.F.E. Visser,《Asiatic Art in Private Collections of Holland and Belgium》,紐約,1952年,圖版42,編號57。

比較一對相近虎首紋軛角飾,現存於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載於Roger Ward及Patricia J. Fidler,《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A Handbook of the Collection》,紐約,1993年,頁280。比較另一類軛角飾例,作似鱷魚類獸首,一對圖載於梅原末治,《歐米蒐儲支那古銅精華•雜器部》,冊一,大阪,1933年,圖版49,作者稱該對例來自河南省洛陽金村;另一對現藏於多倫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載於Jenny So,《Ea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華盛頓,1995年,圖104;第三對例出自Grenville L. Winthrop收藏,現存於哈佛美術博物館,劍橋,麻省,藏品編號1943.52.37.B。

再可參考另一類例,無獸面,作平頭,其一為銅錯金例,載於Pierre Uldry,《Chinesische Gold und Silber》,蘇黎世,1994年,編號63;其二為銅錯金銀例,曾展於《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香港藝術館,香港,1990年,編號95;本場拍賣亦見一對例,編號251,再比兩對例,素面無紋,1978年中山王墓出土,曾展於《中山王國文物展》,東京國立博物館,1981年,編號33及34。

来源: 
    Mathias Komor,紐約,1953年2月25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18 /59 


拍品 Lot.218
戰國至漢 銅鎏金舖首 
估价: 10,000-1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0,625 美元    壹万陆佰贰拾伍 美元

比較一對例,尺寸相近,斷代戰國,每件背後連一榫,據記載發現於洛陽金村,圖載於懷履光,《洛陽故城古墓考》,上海,1934年,圖版103,該書作者論述,此對部件據說為嵌於棺槨兩側,頁82;另一例尺寸較大,斷代東周公元前三世紀,曾展於《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香港藝術館,香港,1990年,編號76。本品獸面造型風格可比較一銅鎏金獸面作例,尺寸較小,獸面造型相近,雙耳之間長獨角,斷代漢朝,曾展於《漢代の美術》,大阪市立美術館編,1975年,編號2-88;另一例現藏於Röhsska Museum,哥德堡,曾展於《Mostra d'arte cinese》,威尼斯,1954年,編號82;另一例為銅帶鉤,斷代漢朝,圖載於 Bernhard Karlgren,〈Chinese Agraffes in Two Swedish Collections〉,《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編號37,斯德哥爾摩,1965年,圖版78,圖S6W。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19 /59 


拍品 Lot.219
戰國至漢 銅鎏金獸紋帶鉤 
估价: 15,000-2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25,000 美元    贰万伍仟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20 /59 


拍品 Lot.220
商 青玉戈 
估价: 120,000-1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93,750 美元    壹拾玖万叁仟柒佰伍拾 美元

商代社會中玉戈禮器十分重要,通過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之墓出土玉戈之數量和質量便可窺見一斑。婦好墓位於河南省之商代國都安陽附近,出土品之尺寸、細節、設計和雕工豐富各異,盡顯當時玉器之多元,見《殷墟婦好墓》,北京,1980年,圖版107-113及傑西卡•羅森,《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倫敦,1995年,頁40-41。

與本戈紋飾相若之婦好墓出土玉戈,可見一例載於《殷墟婦好墓》,前述出處,圖版17,圖1(下)。另見一例,同刻菱紋,形狀尺寸相類,見S. Howard Hansford,《The Seligman Collection of Oriental Art》,卷1,倫敦,1957年,編號 B25,圖版 LIX,書中另記一件幾乎相同的玉戈例,載於黃濬,《鄴中片羽初集》,冊下,頁18。另有二玉戈作例,其一來自戴潤齋,售於紐約蘇富比2011年3月22日,編號61;其二來自楊門收藏,於2019年4月3日於香港蘇富比售出,編號3401。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21 /59 


拍品 Lot.221
唐 銅鎏金鑲銀花鳥紋高足盃 
估价: 100,000-1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06,250 美元    壹拾万陆仟贰佰伍拾 美元

另存少量同類唐代盃例可資比較。其一收錄於Bo Gyllensvärd,《Chinese Gold & Silver 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斯德哥爾摩,1953年,圖版108,售於倫敦蘇富比2008年11月5日,編號413;其二原屬於Hon. Senator Hugh Scott舊藏,數經展出,曾借展於《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皇家藝術學院,倫敦,1935年,編號766,後售於紐約蘇富比1985年6月4日,編號34,現納入Uldry雅蓄,圖見Pierre Uldry,《Chinesisches Gold und Silber. Die Sammlung Pierre Uldry》,蘇黎世,1994年,圖版135。其三為Mathias Komor於1958年購入,後售於紐約佳士得1983年11月30日,編號323。另比一相若銀鎏金盃例,足部略矮,藏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曾展於《シカゴ美術館中国美術名品展》,東洋陶磁美術館,大阪,1989年,編號25。

此類高足盃,亦見足為花式者。1982年西安出土一例,銀胎鎏金,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北京,1987年,圖版310;神戶白鶴美術館藏二例,載於《白鶴英華:白鶴美術館名品図録》,神戶,1978年,圖版32-33。此類銀盃數次見諸拍賣:其一售於紐約蘇富比1972年2月29日,編號 168;其二原為大維•威爾及亞瑟•賽克勒收藏,後售於紐約佳士得1994年12月1日,編號65;第三、四例,均屬Carl Kempe典藏,售於倫敦蘇富比2008年5月14日,編號40及71。此外,克蘭布魯克藝術館舊藏一鎏金銅高足盃例,兩度售於紐約蘇富比,分別為1972年5月5日,編號444A以及1977年6月1日,編號352。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22 /59 


拍品 Lot.222
公元前四至三世紀 青銅鹿 
估价: 10,000-1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2,500 美元    壹万贰仟伍佰 美元


来源: 
    愛麗絲•龐耐,紐約,1960年2月29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23 /59 


拍品 Lot.223
漢 銅盤龍形座 
估价: 80,000-12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87,500 美元    壹拾捌万柒仟伍佰 美元

同類龍形座稀見無多,載例寥寥,可見一例,尤為相近,斷代漢,展於《Fine and Rare Chinese Works of Art and Ceramics Summer Exhibition》,Roger Keverne,倫敦,2008年,編號6;另一鎏金銅龍尺寸較大,造型頗似,然首足已失,亦斷漢代,售於倫敦蘇富比1972年2月29日,編號142,後刊林巳奈夫及樋口隆康,《不言堂坂本五郎:中国青銅器清賞》,東京,2002年,圖版298。

漢代銅熏爐多設龍形托座。比一鎏金銅龍,體型稍小,盤軀相似,龍首頂博山爐,斷漢代,錄Pierre Uldry,《Chinesische Gold und Silber》,蘇黎世,1994年,圖版92;另一例,斷代東漢,展於《Unearthing China's Past》,波士頓美術館,1973年,編號43;再一例,造型更簡,漢代,故宮博物院寶蓄,北京,載《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銅生活器》,香港,2006年,圖版93。

相類盤龍形象亦見於漢代熏爐足飾,如一爐,鏤空足龍紋造型極似,龍首高昂,斷代漢,展覽出處同上,Roger Keverne,倫敦,2008年,編號7;另比一西漢銅錯金銀爐,高足鏤作龍紋,盤軀仰首,錄《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青銅器》,卷2,北京,1986年,圖版209至211;及一鎏金銅例,Stoclet雅藏,展於《Ancient Chinese Bronzes from the Stoclet and Wessen Collections》,埃斯卡納齊,倫敦,1975年,編號9。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46年12月7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展览: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盧芹齋,紐約,1941年,編號180

出版: 
    〈Oak Park Resident Keeps Priceless Collection of Oriental Art in Bomb Shelter〉,《芝加哥論壇報》,1952年9月7日,部III,頁1


24 /59 


拍品 Lot.224
商 青銅蟬紋雙繫矛 
估价: 8,000-12,000 美元
成交价格: 6,875 美元    陆仟捌佰柒拾伍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25 /59 


拍品 Lot.225
戰國至漢 銅鎏金獸紋帶鉤 
估价: 15,000-2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8,750 美元    壹万捌仟柒佰伍拾 美元

比較兩件獸首帶鉤例,尺寸較大,各飾兩獸首,中間飾兩龍互相纏繞,其一售於倫敦蘇富比1979年12月11日,編號5,其二售於紐約蘇富比1983年12月7日,編號 70。 另比一例,兩龍鏖鬥,龍身交纏,售於倫敦蘇富比1972年7月11日, 編號193。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26 /59 


拍品 Lot.226
漢 銅局部鎏金錯金銀孔雀 
估价: 200,000-30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560,000 美元    伍拾陆万 美元

孔雀乃南方異物,時公元前三世紀,才載於文學典籍,化身為南方向漢朝皇宮進貢之象徵,參見Edward Schafer著,《The Vermillion Bird》,柏克萊,1967年,頁236-37。本品與一亞洲品種雄性孔雀相似,尾羽斑斕,羽毛豔麗。孔雀紋飾風行一時,象徵祥瑞,見世人對來世之憂,於漢代蔚然成風。

與本品媲美者寥寥無幾。一尊銅鎏金孔雀,內嵌綠松石,與本品造型相似,惟尺寸較小,無金銀飾,圖載於René-Yvon Lefebvre d’Argencé,《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Sculpture in the Avery Brundage Collection》,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舊金山,1974年,編號16;另提及三尊銅鎏金孔雀,內嵌綠松石,造型較素雅,出土自河北省定縣東漢墓。

孔雀時或描繪成神獸鳳凰。鳳凰與孔雀,皆具吉祥之意,前者紋飾多端。比較一尊鳳凰造像,優雅雍容,尾羽精緻,無鑲嵌,收錄於展覽圖錄《Ancient Chinese Bronzes》,J. J. Lally & Co.,紐約,2011年,編號20;另一例造型渾厚,曾由史蒂芬•瓊肯三世收藏,2019年3月19日售於蘇富比,編號122。

相關小型鳳凰造像,飾為銅器蓋頂,如見一例,出土自陝西省西安未央區,收錄於展覽圖錄《Splendeurs des Han, essor de l’empire céleste》,吉美博物館,巴黎,2014年,編號135。

另比較鳳凰油燈與香爐,如河北省滿城區陵山竇綰墓發現之油燈一例,現藏於石家莊河北省博物院,鳳凰像立於瑞獸之上,鳥喙含環盤,圖載於《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青銅卷》,上海,1994年,編號1145;以及盧芹齋收藏香爐一例,收錄於《An Exhib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Ritual Bronzes》,底特律藝術博物館,底特律,1940年,編號75。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46年12月7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展览: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盧芹齋,紐約,1941年,編號179


27 /59 


拍品 Lot.227
唐 金屬鎏銀鏨荷蓮鴛鴦紋臥足盌 
估价: 50,000-7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62,500 美元    陆万贰仟伍佰 美元

另比一例,尺寸稍大,飾各式動物紋飾,出自Carl Kempe收藏,曾展於《Chinese Gold, Silver and Porcelain. The Kempe Collection》,華美協進會,紐約,1971年,編號45,後售於倫敦蘇富比2008年5月14日,編號44。亦可比較一例,銀鎏金盌,平底,口沿外撇,側面飾蓮紋,盌心飾一對瑞獅,曾展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卷1,北京,1973年,頁55;再比一例,尺寸稍大,飾靈獸及鳥紋,售於紐約蘇富比1984年12月4日,編號69。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28 /59 


拍品 Lot.228
戰國至漢 銅鎏金錯銀獸紋嵌琉璃帶鉤 
估价: 8,000-12,000 美元
成交价格: 32,500 美元    叁万贰仟伍佰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29 /59 


拍品 Lot.229
西周 青銅犀首轄 
估价: 15,000-2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5,000 美元    壹万伍仟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0 /59 


拍品 Lot.230
漢 銅錯金銀幾何紋熏爐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57,500 美元    伍万柒仟伍佰 美元

亦見一銅爐類例,紋飾略簡,出自西漢,展於《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展覽》,香港藝術館,香港,1990年,編號44;再比一例,連托盤,售於香港蘇富比1973年11月16日,編號15;另有兩例載於Ovar Karlbeck,〈Selected Objects from Ancient Shou-Cho〉,《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編號27,斯德哥爾摩,1955年,圖版3及4。

来源: 
    Nagatani Inc.,芝加哥,1957年5月1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1 /59 


拍品 Lot.231
遼 / 金 銅坐龍 
估价: 50,000-7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60,000 美元    陆万 美元

目前所知最早坐龍為唐代,尺寸稍大,1981年出土於唐朝將領史思明之墓,位於北京豐台區,展於《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首都博物館,北京,2015年,頁158。雖然此唐代坐龍氣勢非凡,但與本品坐龍相比細節更為簡單,其龍尾穿於兩後腿之間並於身體一側向上捲翹,亦與本品龍尾有別。另可見一銅鎏金坐龍,斷代東漢晚期至六朝,但與上述唐代坐龍風格相似,龍尾亦同樣於身體一側向上捲曲延伸,可見更符合唐代坐龍特徵,見《Inlaid Bronze and Related Material from Pre-Tang China》,埃斯卡納齊,倫敦,1991年,編號57。

遼代坐龍形象與本品較為接近,比一銅鎏銀寶冠,出土於遼寧省建平縣一遼代墓,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展於《Unearthing China's Past》,波士頓美術館,1973年,頁186,圖100。該寶冠鏨飾一對坐龍,比上述唐例刻畫更為精細,龍尾與本品相類,於背後上翹。值得一提的是,龍前臂內側飾以平行線條以作內膚,此特徵亦見於本品。

目前存世與本品最為相近者為一金代銅龍例,同樣坐姿,前爪握一縷祥雲,龍尾於背部捲曲上翹,前臂同飾平行線條,於黑龍江省阿城市發現,現藏哈爾濱黑龍江省博物館,展《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首都博物館,北京,2008年,編號59。

雖然本品坐龍功用尚未明確,但其龍身下方小孔說明其原應為飾。參考一遼代白玉坐龍,遼寧省朝陽市出土,據推測應為同時出土佛寶蓋上之飾件,詳見楊海鵬,〈金代銅坐龍的發現與研究〉,《北方文物》,期1,哈爾濱,2009年,頁46。除此外,《金史》中也有記載:「大輦,赤質,正方......頂輪施耀葉,中有銀蓮花,坐龍」,故此本品亦可能為金代御用車輦之飾。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2 /59 


拍品 Lot.232
戰國至漢 銅錯金銀部件 
估价: 10,000-1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2,500 美元    壹万贰仟伍佰 美元

本品亦有可能為建築部件,參考兩件尺寸相近之方形部件,河北平山戰國中山國王陵出土,展於《中山風雲•古中山國文物藝術》,山西博物院,太原,頁51;另比一尺寸略小方形部件,斷代漢,圖見Pierre Uldry,《Chinesische Gold und Silber》,蘇黎世,1994年,圖版90。

来源: 
    Howard Hollis & Company,克利夫蘭,1954年4月22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3 /59 


拍品 Lot.233
唐 / 遼 金屬鎏金鏨四大天王像長方蓋盒 
估价: 50,000-7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60,000 美元    陆万 美元

比較一銅局部鎏金錯銀舍利棺,斷代唐或遼,盒身鏨北方多聞天王,風格與本品相近,頭冠及腿甲尤其相似,售於紐約蘇富比2005年9月22日,編號32。另比一唐代銅舍利棺,鏨四大天王,風格更為華麗,出土於陝西法門寺地宮,載於《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之研究》,香港,1998年,頁407及408。

相關遼代四天王形象,可參考一銀局部鎏金牌,刻畫北方多聞天王坐於台座,載於Pierre Uldry,《Chinesische Gold und Silber》,蘇黎世,1994年,圖版262。本品四天王造型亦可參考內蒙古巴林右旗遼墓出土一對木門,門上繪天王像,刻畫風格與本品相近,天王身後亦有背光,立於山石之上,曾展於《契丹王朝:內蒙古遼代文物精華》,北京,2002年,頁65;另比一銅鎏金小墓門例,其一飾天王持劍像,內蒙古巴林左旗遼墓出土,曾展於 《Empires Beyond the Great Wall. The Heritage of Genghis Khan》,洛杉磯郡自然歷史博物館,洛杉磯,1993年,頁116,圖75 (右)。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4 /59 


拍品 Lot.234
西漢 銅錯金銀瑞獸 
估价: 60,000-8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25,000 美元    壹拾贰万伍仟 美元

相關作例有被定為鎮者,包括一銅鎏金獅例,尺寸較小,姿態相若,尾盤後腿,斷代西漢,出自Anthony Hardy收藏,2010年9月16日售於紐約佳士得,編號905;以及H. Ginsberg收藏銅虎,1929年於《Ausstellung Chinesischer Kunst》展出,柏林,編號69。

細觀本品,其右後腿旁有一小孔,或說明本品原亦可能為基座。漢代香爐底座多見相類造型之瑞獸。例見一銅鎏金瑞獸,蟠龍造型,同樣伏腿蜷尾,頂端連柄與香爐,上海博物館藏,載於《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青銅卷》,台北,1993年,編號1156;另外兩例為東京出光美術館收藏,圖載於《中国の工芸 : 出光美術館藏品図錄》,東京,1989年,圖版203及205。

来源: 
    盧芹齋,巴黎,1936年1月15日
    貝阿格女伯爵 Martine Marie Pol (1870-1939) 收藏
    加奈侯爵 Hubert Octave (1888-1974) 收藏
    Hôtel Drouot,巴黎,1952年5月7日,編號59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5 /59 


拍品 Lot.235
商末或以後 石雕魚形珮 
估价: 4,000-6,000 美元
成交价格: 4,000 美元    肆仟 美元


来源: 
    Christian R. Holmes 夫人 (1871-1941) 收藏,編號9896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6 /59 


拍品 Lot.236
唐 銅鎏金龍首飾件 
估价: 80,000-12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93,750 美元    玖万叁仟柒佰伍拾 美元

可參考一唐代玉雕龍首例,紋飾造型相似,於陝西省西安市曲江村出土,現藏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展於《Gilded Dragons. Buried Treasures from China's Golden Ages》,大英博物館,倫敦,1999年,編號54。另見一玉龍首例,斷代九至十世紀,為Desmond Gure伉儷收藏,錄Daisy Lion-Goldschmidt及Jean-Claude Moreau-Gobard,《Chinese Art. Bronze. Jade. Sculpture. Ceramics》,紐約,1960年,圖版82。

唐三彩也有類似龍首飾件,如見一例,龍首噙明珠,出土於陝西省黃堡鎮,現存於銅川市耀州窰博物館,錄《耀州窯 : 中国中原に華ひらいた名窯》,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1997年,編號1。

此類龍首應均為飾件。上述《Gilded Dragons》展覽圖錄中,編者論述該玉龍首出土於曲江池,所以有可能原為御船飾件,詳見前述出處,大英博物館,倫敦,1999年,頁93。本品龍首雖尺寸較小,但應功用相同,或可能做為御用車輦的裝飾部件。楊海鵬曾於其文章中載錄一幅宋代亭子車線描圖,細觀其車蓋頂末端所飾,即似此類龍首飾件,見〈金代銅坐龍的發現與研究〉,《北方文物》,期1,哈爾濱,2009年,頁49,圖2。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51年4月19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7 /59 


拍品 Lot.237
東周 春秋 青銅鳥獸紋戈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47,500 美元    肆万柒仟伍佰 美元

比較一例,器形及紋飾相同,意大利羅馬國家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另比一例,出自大維•威爾收藏,獸鳥紋飾作橫向排列,與本品垂直排列相異,載於梅原末治,《歐米蒐儲支那古銅精華•雜器部》,冊二,大阪,1933年,圖版100b;再比一帶銘文例,曾展於《Chinese Archaic Jades and Bronzes from the Estate of Professor Max Loehr and others》, J.J. Lally & Co.,紐約, 1993年,編號114。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8 /59 


拍品 Lot.238
戰國至漢 銅鎏金鵝形帶鉤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25,000 美元    贰万伍仟 美元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58年10月9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39 /59 


拍品 Lot.239
戰國至漢 鐵錯金銀幾何紋斧式杖首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6,250 美元    壹万陆仟贰佰伍拾 美元

可見一近例,斷代漢,曾屬George Crofts收藏,現藏於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品編號925.1.28。此外尚可比較數例:其一,銅錯金銀杖首,山東曲阜出土,出土時插槽仍與木杖殘存相連,載於《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青銅卷》,台北,1993年,編號1018;其二,鐵錯金斧式杖首,末端呈鳥形,售於倫敦蘇富比1968年5月28日,編號 13;其三售於紐約蘇富比1980年11月8日,編號9;其四,銅斧式杖首,無錯金銀,出土於山西長治,載於《山西出土文物》,北京,1980年,編號102。

来源: 
    盧芹齋,紐約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展览: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盧芹齋,紐約,1941年,編號156


40 /59 


拍品 Lot.240
漢 銅鎏金虎形鎮 
估价: 30,000-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18,750 美元    壹拾壹万捌仟柒佰伍拾 美元

比較一銅鎏金例,現藏於出光美術館,圖載於《中国の工芸:出光美術館蔵品図録》,東京,1989年,編號236;另一例曾屬不言堂收藏,圖載於林巳奈夫及樋口隆康,《不言堂坂本五郎:中国青銅器清賞》,東京,2002年,編號297。另比數例,無底部圓托,其一為銅錯銀虎形鎮,圖載於《Chinesische Gold und Silber. Die Sammling Pierre Uldry》,Rietberg Museum,蘇黎世,1994年,編號86;另一例展於《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展覽》,香港藝術館,香港,1990年,編號115。

来源: 
    Nagatani Inc.,芝加哥,1950年12月20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41 /59 


拍品 Lot.241
戰國至漢 鐵錯銀嵌綠松石及銀鎏金瑞獸紋牌舖首耳活環扁壺 
估价: 150,000-2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375,000 美元    叁拾柒万伍仟 美元

本壺為鐵質,鐵作為製器原材尤為罕見,同時期鐵質器皿更鮮有留存至今者。有別於其他多數文明,中國的「鐵器時代」(即工具及武器主要為鐵製品的時代)相對較難界定。儘管從戰國時期至西漢初期鐵已廣泛使用於武器鎧甲、工具及其他小型器具,但多仍與青銅搭配使用。但在當時,鐵是象徵顯貴的材質,尤為上層社會所使用。可參考陝西寶雞出土的劍例,劍身為鐵鑄,配鏤空金製劍柄,並嵌綠松石,極顯奢華。然而,對於鐵製器皿而言,特別是同時配有大量嵌飾如本品者,則幾不可見,尤為珍罕異常。

華道安(《中國科學技術史》,卷5:化學及相關技術,冊11:鋼鐵冶金,劍橋,2008年)曾有論述,秦國、楚國和吳國應為當時重要的冶鐵國,并以兩件作例為參考,一例青銅鼎,足為鐵製,頁123,圖55;另一例為鐵釜,頁125,圖58:2。本壺裝飾工藝極盡華富,巧妙融合不同的材質於一身,綠松石、銀鎏金、銀、銅鎏金及骨,形成繁複的幾何圖案,足證其主的財富及極高的社會地位。

隨著周代王室權力的不斷減弱以及創新農業技術的興起,同時期各諸侯國開始變得愈加富裕及強大。因此一些富麗奢華的銅器不僅在位於舊時東都的洛陽金村墓群有所出土,亦可見於一些非與周代君王相關的墓葬遺址(包括河南輝縣魏王室墓、河南平城中山王墓以及湖北楚墓)。參考一銅壺例,據傳為金村出土,壺身飾帶狀方格紋嵌渦紋琉璃,配錯銀雲紋及乳釘紋,被定為「重要文化遺產」,屬細川男爵舊藏,現收藏於東京永清文庫,載圖於《中國美術全集:青銅器(下)》,北京,1991年,圖版107;Adolphe Stoclet亦收藏一方壺例,展於《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皇家藝術研究院,倫敦,1935年,編號406;另外一件銅壺例出土於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載圖於《Out of China’s Earth.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倫敦,1981年,圖版191。鑑觀本品扁壺的整體裝飾風格,與以上所列舉的銅壺作例概為相近。

另可參考三例方壺,裝飾風格相類,飾斜向排列的菱形方格及乳釘紋:其一藏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載Jenny So,《Ea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華盛頓,1995年,圖112;其二為Arthur B. Michael 舊藏,後為Eric Lidow所藏,現為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館藏,錄《An Exhibition of Chinese Ritual Bronzes Loaned by C.T. Loo & Co.》,紐約,1939年,編號29;其三亦為 Arthur B. Michael 舊藏,隨後為水牛城歐布萊-諾克斯美術館所藏,載《Ritual Vessels of Bronze Age China》,亞洲協會,紐約,1968年,編號69,後售於紐約蘇富比2007年3月20日,編號 508。

此類扁壺形制於戰漢時期頗為流行,可見於不同材質,亦有作錯飾者,如華盛頓史密森博物學院弗瑞爾美術館收藏的一件扁壺例,壺身錯銀飾幾何紋,載《The Freer Chinese Bronzes》,華盛頓,1967年,卷1,圖版95。而本品扁壺誠風格獨具,不僅在於其以鐵為材質,更見於其巧妙融合了銀、銅鎏金及骨作嵌飾。本壺代表了當時的工匠不僅具備高超的技藝,亦敢於大膽嘗試全新製作工藝,其原因或與一些地方割據王室貴族之喜好有關,亦未可知。



来源: 
    Georges Bataille (1897-1962) 收藏,至1934年12月4日
    貝阿格女伯爵 Martine Marie Pol (1870-1939) 收藏
    加奈侯爵 Hubert Octave (1888-1974) 收藏
    Hôtel Drouot,巴黎,1952年5月7日,編號56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展览: 
    《Bronzes Chinois des Dynasties Tcheou, Ts'in & Han. Préface et historique》,橘園美術館,巴黎,1934年,圖版17


42 /59 


拍品 Lot.242
西周初 青銅軎連獸首轄一套 
估价: 10,000-1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2,500 美元    壹万贰仟伍佰 美元

比較一軎連轄例,出自J.W. Alsdorf 收藏,曾展於《Arts of the Chou Dynasty》,史丹福大學博物館,史丹福,1958年,編號49;再比兩例,售於倫敦蘇富比,其一售於1972年2月29日,編號107,其二售於1980年7月15日,編號184;尚有一軎例,現藏於東方博物館,斯德哥爾摩,載於Orvar Karlbeck,〈Notes on Some Chinese Wheel Axle-Caps〉,《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編號39年,斯德哥爾摩,1967年,圖版2,圖A6,同書並載一轄例,圖版16, fig. C。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43 /59 


拍品 Lot.243
新石器時代至商 玉璋 
估价: 30,000-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62,500 美元    陆万贰仟伍佰 美元

牙璋之功用,各有見解,參考《周禮》及東漢鄭玄理論,牙璋可能為軍用。此類玉璋一般尺寸碩大,雕琢細薄,故此可推斷或為典禮使用,此論與考古祭祀坑發現牙璋相符。

比較一例,尺寸稍大,斷代新石器時代,北京國家博物館收藏,圖載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玉器卷》,上海,2007年,圖版25;紐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收藏另一例,出自George Coe Graves收藏,斷代新石器時代至商朝,藏品編號30.120.124;例三出自大維•威爾收藏,售於巴黎蘇富比2015年12月16日,編號14;再比一例,亞瑟•M•賽克勒收藏,斷代夏朝晚期至商代早期,售於紐約佳士得1994年12月1日,編號87;尚有一例,尺寸較小,斷代紅山文化,出土於山東海陽,圖見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冊6,北京,2005年,頁34。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44 /59 


拍品 Lot.244
漢至唐 銅鎏金蓮花式部件 
估价: 10,000-1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9,375 美元    玖仟叁佰柒拾伍 美元


来源: 
    Nagatani Inc.,芝加哥,1958年12月1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45 /59 


拍品 Lot.245
戰國至漢 青銅鳥形杖首 
估价: 8,000-12,000 美元
成交价格: 8,125 美元    捌仟壹佰贰拾伍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46 /59 


拍品 Lot.246
東周或更晚 青銅瑞獸紋鎮紙 
估价: 30,000-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31,250 美元    叁万壹仟贰佰伍拾 美元

除本品外,目前已知另有兩例與本品近同,其一出自Eugene Fuller收藏,現存於西雅圖藝術博物館,圖錄記述其為馬具,斷代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圖載於Michael Knight,《Early Chinese Metalwork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Seattle Art Museum》,西雅圖,1989年,頁23,編號12。其二出自W. van der Mandele收藏,圖載於H.F.E. Visser,《Asiatic Art in Private Collections of Holland and Belgium》,紐約,1952年,圖版32,編號66,作者認為該例乃仿周末風格而作。

此類器之功用至今未明,而且斷代困難,上述兩例均無款,然而本品底部則鑄有大篆銘文,記明本品為鎮紙,而目前尚未見有相類風格之銅鎮,故此亦不排除本品為仿古之作。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54年8月2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展览: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盧芹齋,紐約,1941年,編號157


47 /59 


拍品 Lot.247
六朝 銅鎏金龍 
估价: 100,000-1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250,000 美元    贰拾伍万 美元

另有一類銅鎏金龍例,斷代六朝,身形纖長,昂首闊步,如史蒂芬•瓊肯三世舊藏一例,售於紐約蘇富比2019年3月19日,編號116;另一例,Grenville L. Winthrop舊藏,現貯哈佛藝術博物館,曾展於《Grenville L. Winthrop: Retrospective for a Collector》,福格藝術博物館,劍橋,麻省,1969年,編號54;再一例,藏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堪薩斯城,錄Ross E. Taggart編,《Handbook of the Collection in the William Rockhill Nelson Gallery of Art and Mary Atkins Museum of Fine Arts》,密蘇里州堪薩斯城,1959年,頁176(右下);仍有三例,據傳1928年於河南洛陽金村古墓出土,載懷履光,《洛陽古城古墓考》,上海,1934年,圖版LIV,編號133。

其它近例,可比一銅鎏金龍,鱗片分明,通身鉅細靡遺,脊背作鋸齒狀,原為Frederick Mayer寶蓄,展於《Mostra d'arte cinese》,威尼斯,1954年,編號159,後售於倫敦佳士得1974年6月24至25日,編號143;及一例,展於《Animals and animal designs in Chinese Art》,埃斯卡納齊,倫敦,1998年,編號15;一例較大,未施鎏金,展於《Six Dynasties Art from the Norman A. Kurland Collection》,埃斯卡納齊,倫敦,2018年,編號10;仍有一例,仰首、抬右前臂,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雅藏,展於《魏晉南北朝藝術》,China House Gallery/華美協進社,1975年,編號38。

若論唐代近例,可比一銅鎏金龍,尺寸稍大,作闊步狀,鱗片刻畫精細,帶鋸齒形背鰭,展於《Gilded Dragons. Buried Treasures from China's Golden Ages》,大英博物館,倫敦,編號53,同錄一龍,前臂俯撐,陝西西安草場坡出土,編號52;及一例,亦稍大,作攀爬狀,波士頓美術館藏,展於《Arts of the T'ang Dynasty》,洛杉磯郡立博物館,洛杉磯,1957年,編號102;另一例稍小,鑄造較簡,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編號30.37.2;仍有一例,澤柯爾斯雅蓄,展於《亞諾•澤柯爾斯珍藏中國藝術》,J.J. Lally & Co.,紐約,2019年,編號30。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48 /59 


拍品 Lot.248
戰國至漢 銅錯銀幾何紋帶鉤 
估价: 10,000-1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6,875 美元    陆仟捌佰柒拾伍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49 /59 


拍品 Lot.249
西漢 青銅跪人形燈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47,500 美元    肆万柒仟伍佰 美元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58年10月9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50 /59 


拍品 Lot.250
北朝 銅鎏金透空火焰花葉紋牌 
估价: 4,000-6,000 美元
成交价格: 20,000 美元    贰万 美元

本品用途未能完全查證,然而觀察其華麗紋飾及正面視角,可推測其或為冠飾,比較一相近金透空花紋牌例,置於冠架前方作為飾物,斷代北燕,遼寧出土,曾展於《China. Dawn of a Golden Age, 200-750 AD》,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04年,頁15,圖9。本品如無水晶嵌飾,其制式亦可比較佛像之背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一銅鎏金佛像,銘文紀524年,佛像身後透空背光,火焰紋飾與本品頗似,載於Alan Priest,《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紐約,1944年,圖版XXIX。

来源: 
    盧芹齋,紐約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展览: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盧芹齋,紐約,1941年,編號67


51 /59 


拍品 Lot.251
戰國至漢 銅錯金銀部件一組 
估价: 100,000-1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262,500 美元    贰拾陆万贰仟伍佰 美元

華蓋為古代王公貴族和高級官僚馬車的一部分。裝有羅傘的馬車象徵權力,彰顯車主的社會地位,身後隨之入殮。馬車多為木造,容易腐化,但銅鑄馬車則可保存至今,最著名之例為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秦始皇陵所出土的青銅馬車模型,錄巫鴻等,《Chinese Sculpture》,紐黑文、倫敦及北京,2006年,圖1.28及1.29。

另見一略小馬車例,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台的一座東漢將軍墓或官墓,見Annette L. Juliano及Judith A. Lerner,〈 The Silk Road in Gansu and Ningxia〉,《Monks and Merchants: Silk Road Treasures from Northwest China》,亞洲協會美術館,紐約,2001年,頁41-2。

此組戰漢時期的車馬部件紋飾繁複精美,可見其主地位之重要。銅錯金或錯銀為名貴裝飾工藝,同時錯金銀則更顯華貴。此類精製銅飾反映其主的社會地位,代表其顯赫身份,見馬麟,〈From Diversity to Synthesis. Changing Roles of Metalwork and Decorative Style in China〉,《Asian Art: The Second Hali Annual》,倫敦,1995年,頁170-187,圖版10收錄一件公元前二世紀後期至一世紀之銅錯金銀蓋柄箍;並載於展覽圖錄《Inlaid Bronzes and Related Material from Pre-Tang China》,埃斯卡納齊,倫敦,1991年,編號16。

本品精緻的錯金銀圖案靈感或許來自同一時期的漆器和織物花紋,見G. Andersson,〈The Goldsmith in Ancient China〉,《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斯德哥爾摩,1935年,頁1-38,詳述每部分圖案的風格和嬗變。

蓋弓帽例可見滿城漢墓出土發現,錄《滿城漢墓發掘報告》,北京,1980年,冊上,頁168-195,卷2,圖版117、120、129及130。巴黎吉美博物館收藏一相類錯金銀例,斷代公元前四至三世紀,載圖於Catherine Delacour,《De bronze, d’or et d’argent. Arts somptuaires de la Chine》,巴黎,2001年,頁151-2,據載可能出土自洛陽附近的金村古墓。另見一相類銅鎏金蓋弓帽,繭山龍泉堂舊藏,2013年3月19日售於紐約蘇富比,拍品編號44。

本品兩側所飾為軛角飾,馬車裝飾,套於馬軛兩端。關於軛角飾的詳細介紹,可見本場拍賣編號217。相類形制的平頭軛角飾,可見一銅錯金例,載於Pierre Uldry,《Chinesische Gold und Silber》,蘇黎世,1994年,編號63;另見一銅錯金銀例,曾展於《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香港藝術館 ,香港,1990年,編號95。



来源: 
    盧芹齋,紐約,1958年11月8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展览: 
    《Bronzes Chinois des Dynasties Tcheou Ts'in and Han》,橘園美術館,巴黎,1934年,編號15
    《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皇家美術學院,倫敦,1935年,編號390
    《An Exhib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Ritual Bronzes. Loaned by C.T. Loo & Co.》,底特律藝術博物館,底特律,1940年,編號50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盧芹齋,紐約,1941年,編號66

出版: 
    梅原末治,《歐米蒐儲支那古銅精華•雜器部》,冊二,大阪,1933年,圖版110
    梅原末治,《洛陽金村古墓聚英》,東京,1943年,圖版LXXXIX


52 /59 


拍品 Lot.252
漢至六朝 銅瑞獸形鎮 
估价: 50,000-7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06,250 美元    壹拾万陆仟贰佰伍拾 美元

另可比較一例,無圓形底座,出自Frederick M. Mayer伉儷收藏,曾展於《Mostra d'arte cinese》,威尼斯,1954年,編號160;另一例曾展於《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香港藝術館,香港,1990年,編號116。再比一例,無紋,連底座,瑞獸採踏步姿,出自Eugene Bernat伉儷收藏,曾展於《Art of the Six Dynasties》, 華美協進社,紐約,1975年,編號39,後售於紐約蘇富比1980年11月7日,編號9;尚有一例,靈獸下盤踞一龍,曾展於《Arts of Ancient China》,J.J. Lally & Co.,紐約,2006年,編號18。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53 /59 


拍品 Lot.253
東周 春秋 青銅蟠虺紋短劍連鞘 
估价: 40,000-6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40,000 美元    肆万 美元

比較一例,無劍鞘,出自J.W. Alsdorf收藏,曾展於《Arts of the Chou Dynasty》,史丹福大學博物館,史丹福,1958年,編號159;另比一例,無劍鞘,嵌綠松石,展《中國青銅器萃賞》,亞洲文明博物館,新加坡,2000年,編號40。再比一青銅劍例,尺寸較小,劍柄飾淺浮雕,紋飾與本品相近,出自大維•威爾收藏,售於巴黎蘇富比2015年12月16日,編號47;再比一例,劍柄飾交龍紋,帶銀劍鞘,鞘上紋飾相近,曾屬不言堂收藏,錄林巳奈夫及樋口隆康,《不言堂坂本五郎:中国青銅器清賞》,東京,2002年,圖版15。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54 /59 


拍品 Lot.254
漢 銅錯金銀雲紋蓋柄箍 
估价: 15,000-2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8,750 美元    壹万捌仟柒佰伍拾 美元

比較一件錯金銀作例,紋飾與本品略異,斷代漢,出自Marquis Goryu Hosokawa收藏,曾展於《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皇家藝術學院,倫敦,1935年,編號397;另比一錯銀例,紋飾相近,售於倫敦蘇富比1972年2月29日,編號156;再比一例,曾展於《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香港藝術館,香港,1990年,編號94;尚有一例,售於紐約佳士得2011年9月15日,編號1147。

来源: 
    Walter Hoschstadter,紐約,自1948年
    Fritz Low-Beer,紐約,1951年2月8日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55 /59 


拍品 Lot.255
戰國至漢 青銅鹿 
估价: 40,000-6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50,000 美元    伍万 美元

本品底部有一長方開孔,顯示此為實用器。詳細用途現時未能確定,唯可參考數件中空青銅鹿例,由此可推測為裝飾部件。已知作例中,尚未見作奔跑狀者,故更顯本品獨特稀珍。比較數馬車軛飾例,尺寸較小,其中四例刻劃站立姿態,圓目、尖耳與本品相近,斷代公元前四至五世紀,曾展於《Traders and Raiders on China's Northern Frontier》,亞瑟•M•賽克勒美術館,華盛頓,1995年,編號32。

比較一對例,尺寸較小,呈臥姿,斷代周朝晚期,出自Stoclet收藏,載於H.F.E. Visser,《Asiatic Art in Private Collections of Holland and Belgium》,紐約,1952年,圖版62,編號127;另一例出自H. v. Klemperer收藏,斷代漢朝,曾展於《Ausstellung Chinesischer Kunst》,柏林,1929年,編號86;另比一鄂爾多斯例,斷代公元前三至一世紀,曾展於《Ancient Chinese Bronze vessels, gilt bronzes and sculptures》,埃斯卡納齊,倫敦,1977年,編號39;尚有一組例,器形各異,出自盧芹齋收藏,圖載於 Alfred Salmony,《Sino-Siberian Art. The collection of C.T. Loo》,巴黎, 1933年,圖版XXXIII。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56 /59 


拍品 Lot.256
戰國至漢 銅錯金銀幾何紋帶鉤 
估价: 12,000-15,000 美元
成交价格: 10,625 美元    壹万陆佰贰拾伍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57 /59 


拍品 Lot.257
漢 銅孔雀形器 
估价: 30,000-5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25,000 美元    贰万伍仟 美元

本品孔雀背部見一小管,內部中空,其具體用途目前尚未有定論。見一銅臥羊器,背部有相同圓管,錄《漢代の美術》,大阪市立美術館,1975年,編號2-68,展覽目錄定其為水滴。再比一銅瑞獸,背部小管且配蓋,同樣為定水滴,斷代為漢,售於香港蘇富比1987年11月25日,編號449。另見一例,定為水器,售於紐約Parket-Bernet,1967年12月14日,編號167。

比一銅辟邪例,背部配管及蓋,右前腿也有一管,斷代東漢至六朝,展於《Animals and animal designs in Chinese Art》,埃斯卡納齊,紐約,1998年,編號13,據其推測此器為香爐或油燈,後售於紐約佳士得2018年3月22至23日,編號921。再有一燈例,斷代三國,燈體為人騎獸,一人騎於獸背,右手持一圓燈管,頂心置高冠燈管,1964年安徽合肥出土,現藏安徽省博物館,錄於《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青銅卷》,台北,1993年,編號1233。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58 /59 


拍品 Lot.258
新石器時代 玉刀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37,500 美元    叁万柒仟伍佰 美元

另可參考兩例,尺寸較大,現藏於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載於Harold Peterson,《Chinese Jades: Archaic and Modern from the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倫敦,1977年,圖版45-47;天津市藝術博物館亦收藏一例,載於楊伯達編,《中國玉器全集(上)》,石家莊,2005年,圖版53。巴黎蘇富比曾售一例,出自Max Loehr收藏,玉色深綠,售於2016年12月15日,編號43;另一例售於香港佳士得,出自養德堂珍藏,斷至石峁文化,售於2018年11月28日,編號 2711。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59 /59 


拍品 Lot.259
戰國至漢 銅錯金銀幾何紋鐏 
估价: 20,000-30,000 美元
成交价格: 25,000 美元    贰万伍仟 美元


来源: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收藏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