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再評山水畫家丁竹君
聚镁Art0X 2019-11-15

再評山水畫家丁竹君
君 子 好 逑 逆 流 上
——写在丁竹君《山语天籁》画展前夕

我曾写过一首藏头诗,送给丁竹君:
丁丙乙甲追干支,
竹林七贤放达时。
君子好逑逆流上,
奇聚书画癫狂痴。

称赞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和性格的放达。不想一晃七年,如今他要在湖北美术馆作一汇报展覽(2019年11月15日在湖北美术馆举办丁竹君《山语天籁》作品展),展示其山水画作的探索成果。作为关心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特别是关心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朋友,我觉得有必要写几句供同行和观众参考、讨论,以助推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和祝贺竹君及与其一样的探索者们所取得的成果。

山水畫家丁竹君

中国画,由于其特殊的工具和材料的巧妙运用,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毛笔、宣纸、墨、水及颜料,千百年来,相互作用,描摹万物,抒情尽兴,形成了一定的范式。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西方艺术冲击交流的今天,怎样使中国山水画既保有传统特色又能推陈出新,以悦来者,这一直是贯穿在近现代以来的美术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在人人都可手机摄影的今天,照相似描形绘事的画画仍然比比皆是。可见,探索、创新的重要和必须。

丁竹君作品《歲月无盡》
可喜的是:竹君比较早的把握了传统的“以书入画”,同时,对“笔墨当随时代”早有敏悟。在对传统笔墨准确扎实的把握基础上非常明确自己的定位,他在2005年与美术评论家鲁虹对话时说道:“这几年,我通过与同行交流,反思,更明确了自己的学术定位。那就是要借助半抽象的作品语言,来表达当下人内在的心理状态。我觉得,在这方面,作品还有推进的前景。落实到艺术的表现中,我特别注重对裂痕的表现,并努力使其与历史之沧桑、人世之悲凉,与久远的岁月联系起来,使我的作品更抽象、更主观、更具有人文指向性。总之,从自然过渡到内心,再由内心表达出一种感觉,是我近期的艺术追求。我坚持认为,只要真实地表现内心,作品一定会感动一些具有相同背景与生活体验的观众。所谓越有个性就越有共性的道理就在这里”。至此,竹君已是一个自觉的山水画家。另外,竹君的性格也使他不会拘泥于陈法。

丁竹君作品《墨的透析》
纵观其作品,可看出他在中国山水画的技法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如在墨法、笔法、水法、色法、章法、心法等都做了尝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绘画纸张的耐受力和透水性的考察,在时间和程序上的把握,还有工具的利用,在保持墨韵特色上,克服毛笔的局限,使用多种工具,在墨、彩的喷、涂、染、擦、渗、积、浸、铺、飘、浮上创造性运用各种手法,围绕传统的点、线、面的墨色生成、穿插、打破、拼接、过渡、连通,并用非传统笔法的侧锋逆扫、横抹,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生成、演进、肌理、生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來,并融进个人无穷的兴趣和浓烈炽热的情感。特別是丙烯颜料的巧妙适当的运用,大大扩充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在墨法和水法的实践中即兴的创作和有控制地调整,水、墨、颜色自然的流变和有意皱、擦、点、勾。使神秘、奇幻、宏阔、浑厚的自然山水和四季景象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浓缩在有限的尺幅中,并恣意舒展著局部细致而深沉、绚丽而美妙的形色,給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丁竹君作品《墨能六思》
我曾有过这样的感受:“ 竹君山水,潜心收束前人的皴擦勾染点,笔法开创新局面。尤其湖北山水,非实山实水,非前人之山水,乃竹君胸中山水妙手出,不失传统法度,给人新意新气。方寸中天地留白,带状色片依春秋之属,出人意料之定位。山石岩壁层染点浸依质地纹理之归,抒己文化历史之感触。为予人眼悦心动,于传统国画颜料中配伍少许丙烯、水彩、水粉颜料,为使画面鲜活,各种皴擦,用心不凡”。“其山水画继承传统,以书入画,得益于书法的深厚功底,其画的线条形神势劲活脱生动,得益于系统的训练和潜心钻研,画的立面,水墨和彩色的融合、立体化,有与油画争锋之厚重感。”

丁竹君作品《石痕》

丁竹君作品《蒼壁》

丁竹君作品《幻然山景》(之二)
丁竹君为展览创作的一批大幅抽象系列作品,庞大叙事风格和优美的抒情性效果大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力量和表现范围,特别是抽象画的技法,在构图、浸色,泼彩、写意上,纯熟,老练,已入佳境。如即将展示的《世纪流红》、《沧桑醒绿》、《心动?行动?》、《墨能六思》、《墨的透析》、《墨聚万象》等作品,堆、磊、叠、加,已非笔墨所能表达,但皆具笔墨意象,给人震撼,引人沉思,使人怀想。足以引起同行和关心中国山水画的当代发展创新的观众去思考和讨论,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丁竹君作品《世紀流紅》

丁竹君作品《怦然心動》

丁竹君作品《滄桑醒綠》

在眼花繚亂的二O一九年年末,我們能看到丁竹君山水畫作品的這些精彩展現,幸莫大焉!可喜可賀! 

独立评论人 喻承祥
2019年10月29日于武汉海山文化艺术城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