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确诊后的五个思想阶段
癌症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从确诊开始心理就有一个比较明显而波动较大的变化。在《中国医药导报》癌症患者心理分期的临床研究一文中表示,一般在临床上将癌症病人的心理分期分为5期,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沮丧期及接受期。
①否认期
在患者刚确诊为癌症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自己所患即为癌症,内心往往持否认态度;
②愤怒期
当得到证实确为癌症后,患者往往觉得命运不公,非常愤怒;
③协议期
愤怒期后,患者会逐渐平复,求生本能逐渐显现,希望能得到较好治疗,延长生命;
④沮丧期
随着病情的加重,各种症状可能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此期患者越来越感受到疾病的痛苦,随之心情沮丧、低落;
⑤接受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逐渐适应并接受这一现状和事实。
如果是癌症早期,那么一般意味着疾病的预后较好,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会有更乐观的估计,较高的生存率对患者有更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作用。
而处于Ⅱ、Ⅲ和Ⅳ期的中晚期患者,癌细胞已经到了浸润、转移的阶段,除手术切除治疗外,还需要辅助放化疗、药物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癌症治疗病程长,导致患者需要承受生理、心理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再加上预后的不确定性,患者不仅会受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困扰,还面临复发带来的恐惧,更有甚者会出现行为上的自我封闭,因此心理上的干预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