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俩来自于河南焦作,妈妈也是我们学习班的一个学员。她说:“王老师,我在家里给孩子调也不大生病了,但是有时候还是搞不清楚两个孩子的体质。”
我说:“你来说说这两个孩子。”
妈妈说:“两个孩子的脾气都挺燥的。小的才1岁1个月,大的5岁了,都挺爱发火的。老大的咽喉有一块像溃脓的地方,我想她是热证;老二烦躁,我也认为是热证。到底是热还是寒呢?”
我把这两个孩子都仔细看了看,老大的舌头伸出来,整个舌头前三分之二的颜色都非常红,特别是肝胆和心肺区,郁结的草莓点也是非常多的。
我说:“这个孩子应该是心肝火旺。另外,在舌后区,肾区出现了白厚苔的象。”这个孩子应该是心肝火旺,中上焦热,而下焦却是寒凉的。这个孩子的头一摸了不得,完全是蒸笼汗,好热。
我说:“你看,她这个是气机上逆的象,气都跑到头上了,所以头老是热热的,所以这个孩子爱发火是正常的。”
说完了姐姐,我们来看妹妹。妹妹虽然1岁1个月,但是脸色偏黄,可是脾气却不小,很烦躁。左抱也不行,右抱也不行,而且特别粘妈妈,别人基本上是抱不走的。看孩子脸色偏黄,而且山根也青。刚好来的时候妈妈说:“我这孩子腹泻,我前几天调不好,最后按脾虚泻调了一下。”
因为孩子是热象,然后我摸了一下孩子的头,一摸头这么凉。然后我就让我们的学员反复摸,刚摸完姐姐是蒸笼头,再摸妹妹的头怎么是冰凉的。
我说:“第一天来说不准,我先按我的判断,到下午的时候你再来一次,我再看。”因为中午刚下车过来,我就觉得可能在空调上受影响。到了下午吃完饭以后再过来,我仍然摸头还凉,接着第二天、第三天头还是凉的。
我说:“你看,这个孩子的头是凉的。不信的话就把姐姐和妹妹一摸,对比特别大。”同样都出汗,姐姐出热汗,妹妹出凉汗。因为妹妹小,不配合,不让我看舌头。但是她有烦躁的象,她是寒多热少,典型的心肾不交。心肾不交是舌前部分有一点心火,绕的心神入睡难、翻滚、烦躁。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寒凉的,包括妈妈说腹泻按脾虚泻调,就会好很多。
我说:“这个孩子还要培补元气、健脾益肾,还是要用温补的手法。”
我们给姐姐用了清心肝火旺的手法,姐姐后腰凉,也加了一些补肾气的手法。妹妹重点调的是心肾不交,心肾不交里重点是治寒。姐姐和妹妹虽然在一家里,但是我们的调理手法还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妹妹用了离到坎。妹妹心烦啊,把心中的火不要浪费,不要清掉,移到肾水里边。
当时学员说:“王老师,她姐姐怎么没有用离到坎?”
我说:“姐姐现在的心肝火旺是要清掉的,不能用离到坎。而妹妹只有一点火,对她来说特别宝贵,火要重新换个位置,放到肾水里边。”
学员说:“姐姐不是也腰凉吗?为什么不能用?”
我说:“她整体象是火象,但是妹妹相对是寒相。姐姐要调的是气机上逆的象,但是妹妹是阳气不足、心肾不交。”
什么是辨证?辨证就是问诊细一点,摸的细一点。我们现在很多学员学完以后说,回去不会辨证。怎么能不会辨证呢?我说:“脚摸了没?大便闻了没?头摸了没?”所谓的辨证就是把孩子看了,摸了。他的脚为什么是凉的,同样的孩子为什么脚是热的?为什么这个孩子头上的汗是凉的,而别的孩子是热的?我们同一个屋子,同一个人摸,温度为什么不一样?体质一定是不一样的,体质不一样手法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辨证非常重要。
所以,通过姐妹俩一个凉,一个热,手法不同,而且明显见好。爸爸妈妈都说:“好神奇啊!”我说:“确实很神奇,辨证准确,调理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