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父与子
Ai-Lois 2020-04-26

读完《红手指》,在百度上搜了搜,看到不少网友对《红手指》的关键破案剧情有疑惑,所以就想根据个人的理解梳理一下最后的案件发生情况,当然,我也可能存在疏漏,非常欢迎大家来指正。

案件具体时间如下(根据书中内容):

周五  案发

周六上午10:00  加贺和松宫来前原家查案,母亲政慧露出搬运尸体的手套提示警方

周六下午或晚上  春美来前原家提示前原化妆品-口红一事

周日上午10:00  昭夫自首(告诉警方是母亲杀了小女孩),后加贺又见了春美

书中对母亲红手指描写是在周日加贺即将给母亲政慧戴上手铐的时候,母亲伸出手时大家看到了她的红手指,我觉得这段描写会给读者一个误导,让大家认为加贺是在这个时候才注意到母亲的红手指,然后立刻发现矛盾,推断出母亲不是凶手的(这种考虑会让后面剧情的发展有很多疑点,难以解释)。因此我认为,加贺是在昭夫自首的那天,得以近距离接触政慧的时候,就看见了政慧的红手指,那么后来的一切剧情也就能说得通了。

(剧情还原)

周五案发  母亲政慧也发现了,只是假装痴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周六上午10:00  加贺和松宫来前原家查案,母亲政慧故意露出搬运尸体的手套,希望儿子昭夫能因此知道事情无法挽回,迷途知返。

可是,昭夫并没有悔过。于是,母亲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己有一支口红,把口红涂在手指上,然后再将口红偷偷交给春美,让别人误以为是春美的口红,因为周五、周六春美没有见过自己,所以只可能是周四晚上春美见自己的时候涂的,如果是这样,尸体上一定会有口红的痕迹,所以,就可以排除自己的嫌疑。政慧让春美告诉前原自己喜欢在手上涂口红的事,就是觉得昭夫应该能想到这层破绽,所以昭夫会去检查她的手指,如果发现她的手指真的涂了口红,昭夫就一定会让政慧擦去,那个时候,自己会继续假装痴傻奋力反抗,让昭夫无可奈何,进而让他不得已放弃自己的计划。(可以看得出来,政慧面对事情的时候,心思是非常缜密的,但是,又有些网友提到,只要擦去口红,计划依旧可以进行,我个人非常同意,所以我觉得在面对儿子的时候,政慧把事情想简单了,可能真的还是对儿子抱有很大希望,认为儿子会因为自己的挣扎而停手)但是,没想到昭夫并没有在意这件事情,母亲阻碍昭夫行动的计划没有成功。

周六下午或晚上  春美来前原家提示前原化妆品-口红一事

我在看书的时候有过疑问,春美是在什么时候取走政慧藏在院子里的口红的呢?仔细分析了一下,只可能是在这里,因为除了周六下午,这几天春美并未来过前原家。书中的描写也进一步印证了我的猜想:“昭夫来到大门口把门打开,春美已经进了院门。因为这里对她来说就是娘家,也没什么好拘束的”,所以春美就是在这个时候取走了口红。那么,也就可以推断出来,政慧在手指上是在周六早上10:00到下午这段时间涂上口红的。

周日上午10:00  前原自首(告诉警方是母亲杀了小女孩)

昭夫指认母亲是凶手后,加贺要求再见一次政慧。

走进政慧的房间,加贺像对孩子说话一般和政慧交流,政慧却好像丝毫未听到,只是自言自语,可是无意间,加贺看到了政慧的红手指,那是用口红涂过的指甲。加贺思索着,为什么涂红手指,是政慧什么时候涂上的?思索的同时,他无意间看向政慧的眼睛,突然发现,政慧也看着他,像是在说些什么。加贺看得出来,那不是没有意识的人的眼睛,也就是说......政慧可能根本就没有痴呆(当然,这也是加贺的猜测)。但是,加贺可以确定的一个点是,假如家里没有人可以给政慧提供口红的话,那么只有可能是春美给政慧的了,那么,也就说明政慧根本不是凶手。

于是,加贺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就问了那些让昭夫觉得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不好意思,请问你们的卧室在哪儿?”

“在二楼。”

“你母亲上过二楼吗?”

“没有。几年前膝盖出了毛病,痴呆之前就上不了楼梯了。”

这下子,加贺确定政慧不是凶手。那么,能让前原夫妇不惜陷害自己的母亲来包庇的人,只能是前原夫妇的儿子---前原直巳。所以,才有了后来让松宫逼问前原直巳的情景。只是,加贺知道,倘若政慧的老年痴呆是假装出来的,那也就说明周六上午政慧是故意在他面前露出手套,让他看出来端倪,政慧是要告诉他院子就是案发现场,也想让儿子昭夫悬崖勒马。而能真正验证这项猜想的人,就是春美了,因为春美经常和政慧在一起,所以政慧的情况,春美应该最了解。

在松宫逼问前原直巳的时候,加贺去找了春美求证,他两对话的具体内容书中并没有明说,只是我们能猜出一二。我在看到书中描写,加贺要逮捕政慧时春美的冷静,感到非常诧异,还有加贺在要给老太太戴手铐这件小事上态度的坚决,和他平时对调查对象关怀细致,思虑周全的形象迥然不同,我就感觉非常迷惑。后来才明白,原来加贺在与春美求证中早就明白了这一切,所以才有了逮捕政慧过程中加贺对昭夫的再三提醒,相册、拐杖这些能勾起昭夫美好回忆的物件,加贺明白,比起直接揭发前原,告诉他“你的一切计划我早已看穿”,让昭夫记起母亲政慧对自己的爱,主动承认罪行,更能唤醒昭夫心中原本的道德与爱。


对于案情,我还有个比较疑惑的点是:

(原文)

“我事先去见了你妹妹的时候,拜托她在我允许之前,不要说出她隐瞒的事情。”

“隐瞒的事情?”

“我刚才说了一个小小的谎言。关于口红,我其实是这么问你妹妹的——你母亲是不是交给你一支口红?如果是,请带上。”

这说明其实加贺在向春美求证前早就发现政慧是在案发之后才涂上口红,又交给春美的,那么,他是如何发现的?

我个人的猜想是——周六上午10:00加贺和松宫来前原家查案时,政慧特意给加贺看手套时,加贺注意到此时的政慧是没有红手指的,但又感觉缺乏佐证,故不能就此妄下结论。希望有想法的人在看到我这篇分析后,能给我留言,帮我解开谜团,谢谢!


看完《红手指》,我在 知乎 看到他人对这本书感悟,有些真的让我觉得非常惊艳,所以就直接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书中四条线,各自剧情。

主线昭夫与直巳的父子关系,副线隆正与加贺之间的父子情。两条主副线对比父子间的羁绊,最好的莫过于通过对弈间的交流(我个人对 博弈交流 的理解是“平等”,也就是后来加贺告诉松宫的那样,“越是老年人,或者说正因为是老年人,内心常常会有不可平复的伤痕。治疗的方法有许多,周围的人不能理解。所以我觉得,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 尊重 ”)。父亲需要体会母亲离去时的孤独感以接近母亲心灵,加贺理解父亲选择默默的守护。而昭夫与直巳,交流的障碍,都走向了极端。


同时政慧与昭夫、八重子与直巳,两对母子间教育的隐线。两对母亲对儿子的爱,形成的强烈的隐性对比。政慧不断的提醒儿子不要执迷的走下去,而八重子一再怕伤害到直巳。虽然都是对儿子的爱,却不断的提醒我们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昭夫选择让母亲顶替直巳的错误,直巳选择让八重子掩瞒自己犯下的错误。

——来自知乎网友 風憑欄

极具鲜明的对比,真的非常残忍。我相信,也能引发人们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

                                                                                            2020年4月26日

推荐文章
评论(3)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