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全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茉卿 2023-10-23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有关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应对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提升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要强化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和政策支持。必须坚持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并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挣、多得利。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决不能让重农抓粮吃亏,使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

二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集中力量解决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问题,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推进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提高单产、降本增效,探索形成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着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三要持续提高粮食储备调控能力。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的“稳定器”。要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精准调控,保持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提高应急储备能力,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健全交通运输网络和配送体系,切实解决应急配送和供应“最后一公里”问题。



                                                                                                   旧县乡    范怡琳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