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以清省警世之心,活出潇洒淡然之姿——陈一峰的艺术语境

陈一峰,号大容山人,1960 年生于广西玉林。1982 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1997 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课题组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其艺术创作追求大象无形、大朴不雕、返朴归真,承继老庄哲学的宗旨,是擅长大写意人物及山水花鸟、兼擅油画的全能型画家。作品先后二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大型画展,其中8次获得优秀奖以及金奖。有十多篇论文及数十幅作品先后发表于国家专业核心刊物,1982年油画《喜遇》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陈一峰《寻春见梅》69×70cm


头戴毡耳帽带,一袭落阔青衫,一手虚握圆葵蒲扇,一手举杯清淡香茗,在翠竹苍石下,于明月清风里,安然入坐,独自省然。

在陈一峰的作品里,这样的人物形象并不少见。他擅以至简至朴的笔墨直抒胸臆,以大写意水墨塑造清道寂然的人物形象,渲染出古朴萧索的意境。


陈一锋《品茗图》69×138cm


其画作墨简而意深,既有文人所描述般“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清幽空寂,亘古自然;又有着侠士仗剑般“酒干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乐观阔达,潇洒疏狂;还蕴含着苦行修者般“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人生参悟,通透豁达。

陈一峰《潇竹临风》69×137cm


其每一幅作品都有着强烈的画面氛围与旷古意境,观其画作,仿佛与古人对话,与智者交流。


在《月下清影》中,是听画中人弹一曲古朴幽远的琴曲,听其琴声中诉说的流水高山之语;在《煲茶图》中,是与画中人煮一壶清气悠然的香茗,品其茶香中论述的静心修德之道;在《东坡醉月》中,是陪画中人赏一轮皎然如盘的明月,饮其浊酒中满溢的乐然达观之味。

陈一峰《月影清音》69×137cm


东汉书法名家蔡邕有言: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要使静止的字体动起来,就必须讲究“势”。“势”是“血脉”、“筋脉”,是草书章法气势形成的根源。


书画同源,以草书入画的陈一峰,将这股恣意流纵之“气”与苍茫雄浑之“势”融入了作品之中。

陈一峰《煲茶图》70×137cm


他的笔墨粗旷练达,不以精雕细琢为美,却以大道至简为真。其笔下人物看似醉意酣然,实则清醒无比。那稳如泰山的身躯,看似迷离的眼眸,安然淡泊的面容与神情之下,所隐藏的是一颗警世内省,宁定超脱的论道之心。


这不禁令人想起银幕上活佛济公的形象,一身筚路蓝缕,草鞋破帽,看似癫狂无赖,胡言乱语,实则比任何人都充满智慧,看透世间百像。

陈一峰《东坡醉月》68×137cm


陈一峰简淡的笔墨下,亦传达了同样的情感精神与处世态度:不为外物外像所蒙蔽,时刻保持清醒警世的内心,回归本真与自我,唯有如此方能活得恣意潇洒,自由随性。

其他作品欣赏

《梅妻鹤子》70×137cm


《缓寻芳草得归迟》35×137cm


《老子出关》70×138cm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