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你又搓泥?百花词来给你支招
百花词 2020-10-20

  大家好呀,泥萌的小词又上线啦~

  泥萌有用过护肤品搓泥的经历吗?这个问题真是谁摊上谁糟心!只有绝望ing。


  不少小仙女就有疑问了:是我的角质层太厚了吗,搓出来的是角质?还是产品不适合自己?

  今天小词就来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搓泥?为什么会搓泥,然后是如何解决搓泥的问题的,谁让我是你们贴心的小词呢?

  准备好了吗?我要开始咯!


  什么是搓泥?

  搓泥,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护肤或者化妆的时候,在脸上可以揉搓出或短或长的条状物质,用的产品不同,搓出来泥的颜色也不同。


  为什么会搓泥?

  1.配方中大分子成分护或者胶质成分过多易搓泥

  如果你使用某款产品搓泥,那么很有可能是这款产品含有易搓泥成分,一般这个坏事的成分就是高分子胶类。其实常见的高分子成分还是挺过的,就像我们平时比较喜欢的一个补水小能手玻尿酸还有就是抗老成分胶原蛋白,这些其实就是高分子成分~


  高分子胶类成分,在护肤品中主要用于保湿、增稠,这类高分子本身能够抓取水分子,使其不易流动。

  但是失水变干后,这些高分子材料就会出现本来面目,变成细屑或泥条。比如玻尿酸是通过吸取环境中的水分成膜来给皮肤有效保湿的,但是!当它们缺少水分无法成膜或者碰到含“粉”高的产品时,“两看相厌”,极易搓泥!

  2.增稠剂聚合物(卡波姆、黄原胶等)遇上粉状物(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硅粉、氢氧化铝、氧化锌等)会搓泥

  很多护肤品会添加一些增稠剂成分来调节产品的黏度,肉眼上看上去比较粘稠,和容易给人一种“精华很多”的错觉。但是护肤品的粘稠度和营养成分添加量关系不大,所以说并不是越浓稠的护肤品越有营养哦。

  护肤品中最常见的增稠剂叫卡波姆,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品牌当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只要按照正常比例添加,卡波姆对皮肤也不会造成什么有害的影响,也不产生搓泥的情况。

  以卡波姆、黄原胶为首的增稠剂团伙,碰到以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为代表的粉状物质,就会打起来。

  大家看到二氧化钛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在很多防晒里面都看到这个成分?配方比例一旦没控制好,二者相遇,满脸横泥,其实这也是为啥大家总说某某防晒容易搓泥的原因了。

  3.增稠剂遇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会搓泥

  上面有提到增稠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又是啥?简单来说,它其实就是一种柔顺剂,在洗护类产品中经常用到,能够让触感变得更加柔软。

  在正常情况下,增稠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都不会发生搓泥的情况。

  不过大家可以记一下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物有:聚季铵盐-XX、XXX氯化铵。

  当他们两个要是在PH值>4的状态下相遇,就会产生白色的絮状沉淀,变成了一坨坨的“泥”。


  一些去角质的产品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让我们误以为这些白色絮状物,是搓下来的“角质层”……

  像日本一个比较热门的去角质产品:Rosette脸部专用去角质凝胶,里面就含有增稠剂+阳离子乳化剂,所以用的时候就会搓出一道道“泥”啦!

  如何减少搓泥现象?

  相比为什么会搓泥,小词知道大家更加关注的是怎样才能不搓泥!如何减少搓泥的出现?下面的内容,大家拿出小本本记一记啦~

  1.适当做舍弃

  会搓泥的大多是因为成分打架,大家可以重新给它们“配个对”,尽量使用配套的护肤品,同个品牌的产品,一般不太容易出现“成分打架”。

  2.涂抹手法和上妆时间很关键

  本身就很容易搓泥的产品,比如防晒霜、肌底液这类,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上妆手法不对导致的搓泥。

  液体状的护肤品最好等待10~20秒,膏状护肤品最好等1~2分钟再涂下一层。涂面霜时先将面霜在手心温热,再轻轻按压在脸上,少量多次,一点点上脸,切不可心急!不要再手心到处一大堆然后在脸上疯狂揉搓。


  3.做好皮肤护理

  如果上面两种方法做到后,还是出现搓泥现象,集美们可以试着减低脸上的PH值。一是尽量不要皂基类洁面,二来可以妆前用偏酸性的化妆水。大环境稳了,搓泥的概率就会降低了。

  今天小词的科普小课堂就到这里,大家都听懂了吗?当然,你还想知道什么小知识,那就在留言区抛出来吧!

  本文由百花词撰写

  百花词,广州花植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传承中华美容护肤精髓,从国民肌肤需求出发,以天然花植精华成分为根本,辅以先进生物技术,还原肌肤素颜之美。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