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学习历史思维 汲取奋进力量
兵短88 2023-10-20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党员干部要真正沉下心来学习历史,拥有历史思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学习历史,坚定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刘胡兰,从“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杨善洲,从“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的张伯礼到“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的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不朽诗篇,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坦然面对生死、敢于舍弃头颅,因为胸膛激荡信仰的力量,因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如磐石。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围绕忠诚纯洁可靠这一根本要求,俯首甘为儒子牛,为民甘洒血和汗,将信仰的力量化为“领跑新征程、争得新荣光”的前行动力。

学习历史,汲取智慧。回首过往,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我们党百年光辉历史里镌刻的红色精神熠熠生辉,从党史中寻找开拓进取的前进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把握自己历史的发展规律,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走过哪些路、要到哪里去,才能深刻了解现在的位置和未来的走向。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屡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累积了大量解决矛盾的办法和攻坚克难的事例,要从中学习敢闯敢试、拼搏进取的经验干劲,不断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学习历史,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开拓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从“日新之谓盛德”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开拓创新精神让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生生不息、生机勃勃,让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不懈奋斗史,也是开拓创新史。 “不日新者必日退”,没有创新,工作就会一潭死水,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变化、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能不能创新、敢不敢创新,既是一个党员干部魄力、能力的体现,更是其工作态度、责任心的体现。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观念更新和工作创新,加强学习、奋发进取,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努力做创新型党员干部,才能肩负起新形势下的工作任务,开创工作新局面。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