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上海长宁区,一家名为 “派特鲜生” 的宠物超市,宛如一颗新星,吸引着众多养宠人的目光,成为他们时常光顾打卡的热门之地。而这个备受瞩目的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背后的缔造者竟是盒马的前 CEO 侯毅。
小美就是众多养宠人中的一员,她听闻 “派特鲜生” 的新奇模式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带着自家可爱的雪纳瑞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这家超市。一进门,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她目不暇接。官方介绍里提到的丰富商品种类,此刻真切地展现在眼前:不仅有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宠物现制鲜食、整齐排列的冷藏鲜食和造型可爱的创新糕点,还有满满一货架超 300 款量贩零食以及各种一线宠物品牌商品。消费模式也独具特色,参照人类餐厅就餐模式,消费者既能够轻松挑选搭配好的鲜食,享受便捷,也能像在美食集市般,自选心仪的鲜食进行加工,增添乐趣。
小美为雪纳瑞挑选了一份售价 39.9 元的 “三文鱼塔塔”。看着狗狗大快朵颐,小美不禁感叹:“感觉还是挺新奇的。” 这份鲜食,不仅仅是宠物的美味一餐,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养宠人养宠观念转变的大门。如今的养宠人,就像小美一样,秉持着 “再苦不能苦毛孩子” 的坚定信念,对宠物饮食的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过去单纯追求 “吃饱”,逐渐升级为如今的 “吃好”,对宠物食品的营养配比与成分安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宠物鲜食,凭借采用新鲜食材、高水分含量以及科学配比的优势,正好契合了养宠人对天然、无添加、高营养食品的迫切需求。这种需求的转变,如同春风吹过大地,为宠物鲜食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吸引了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创业者踏入这片看似充满机遇的领域。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小强也是一位爱宠人士。平日里,忙碌的工作让小强只能靠外卖或者预制菜匆匆解决一日三餐,自家的厨房常常冷冷清清,仿佛被遗忘在时光的角落。然而,这一年,厨房却因为他养的边牧重新热闹起来。不过,这热闹并非是为了给自己准备美食,而是为了给边牧精心制作鲜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宠物鲜食热度的助推器。打开小红书,“自制狗饭” 话题下,那 4.9 亿的浏览量和 93.9 万多条讨论,如同一座热闹非凡的 “集市”,各种 “沉浸式配餐”“宠物熟自制” 等狗 / 猫饭教程让人应接不暇。宠物主人们不仅乐于晒出成品鲜食的诱人照片,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从食材挑选到营养配比的全套 “科学喂养秘籍”。在抖音上,小强刷到一个宠物吃饭记录的视频,视频里那只边牧的晚餐堪称豪华盛宴,牛肉、兔心、整只鹌鹑、鸵鸟喉管、三文鱼,再加上生菜、彩椒、苹果、芭乐、圣女果、酸奶、冻干紫薯,足足 12 种食材,营养搭配得恰到好处。小强看着视频,又瞅瞅自己手中通过膨胀优惠券购入的不到 20 块的外卖,不禁苦笑着自嘲:“活得还不如我家狗狗呢。”
宠物鲜食,这种以肉、果蔬、淀粉等为原料新鲜制作的宠物食品,凭借新鲜且健康的形象,正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对传统狗粮的市场空间形成了 “挤压” 之势。小强深知鲜食的制作大有学问,要根据狗的犬种、体型、体重等因素综合考量。就拿他家的边牧来说,需要严格按照 30% 的红肉,26% 的白肉,15% 的动物肌肉组织,15% 的鱼类,再加上 10% 的果蔬,以及 4% 的淀粉这样精确的比例来搭配食材。“每次做鲜食,我都得全神贯注,严格按照比例搭配食材。过程确实挺繁琐的,但一想到能让狗狗吃得更新鲜、更健康,摄取到均衡的营养,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小强说道。
然而,宠物鲜食虽然给宠物带来了美味与健康,却让养宠人的钱包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居住在河北的李女士,和小美、小强一样也是养宠爱好者,她养了两只活泼可爱的边牧犬。据她统计,这两只狗狗每个月的伙食费大概在 6000 元左右。“我会亲自去菜市场挑选各种新鲜的肉和蔬菜水果,回来后再按照科学的配比分装,每天定量给它们喂食。” 小强也深有同感,他无奈地表示:“我自己一顿午饭 25 元就能搞定,可家里狗狗一顿的伙食费却要花近 60 元。在不包括零食、补剂的情况下,光吃饭一个月都要花近 2000 块。要是换成普通价格的狗粮,大概只需要 700 元左右。”
不过,比起钱包的 “缩水”,时间成本才是最让养宠人头疼的问题。每到周末,李女士都得耗费大半天的时间,穿梭在菜市场的各个摊位之间,精心挑选食材。回到家后,还要耐心地处理清洗、仔细地搭配分装。小强下班后,即便身心俱疲,也依然会强打起精神,花上半小时,为狗狗准备鲜食。小强透露:“最近我已经在留意一些品牌出的宠物鲜食了,不过还没真正下单尝试,心里还是有点担心品质问题。”
小强在为边牧挑选鲜食时,偶然发现了北美地区的宠物鲜食品牌 Freshpet。这个成立于 2006 年的品牌,在北美宠物鲜食市场可谓是独占鳌头,占据了宠物鲜食实体店总销售额的 95%。2024 年,Freshpet 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营收高达 9.8 亿美元,净利润达到了 4692.5 万美元。小强还了解到,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了很多类似 Freshpet 的产品,像 MANKEE 馒奇、杜克、旺吉福地、猫厨狗灶等,这类商业鲜食品牌大概有几十个。
通过深入了解,小强得知这些品牌大多是产能较小的工厂或者作坊,主打冷藏鲜食。它们会按照一定的配比将鲜食分装,然后通过顺丰等冷链运输送到消费者手中。鲜食需要冷冻储存,喂养宠物时,养宠人只需隔水加热或者微波解冻即可。以 MANKEE 馒奇为例,根据宠物不同的体重区间,贴心地推出了 85g、130g、175g 等不同规格、不同肉类的餐包,消费者可以根据宠物的口味喜好进行自由选择。价格方面,则根据品牌、肉类和重量有所区别。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市面上商家售卖的宠物鲜食,500g 的价格基本在 30 元至 150 元之间。MANKEE 馒奇牛肉款鲜食 130g 规格的价格为 22.5 元,折合下来在 86.5 元 / 斤。
对比食材成本,宠物鲜食看似有着诱人的盈利空间,这也吸引了一些像陈轩这样的个人创业者的目光。“创业做狗饭,月入六万”“裸辞后卖宠物鲜食” 等充满诱惑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大量涌现。陈轩原本是一名产品经理,因为自家宠物狗挑食,开始尝试自制狗饭。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起初,陈轩在自家厨房小范围制作狗饭,通过在宠物群里热情地分享狗饭制作过程、专业的宠物营养知识,吸引了一批忠实的客户。随着订单不断增加,他意识到需要更大的空间来满足需求,便开始考虑租下专门的生产场地来生产鲜食。陈轩坦诚地告诉大家:“目前市面上的鲜食商家,很少有和 Freshpet 一样成规模的品牌。多数都是像我这样的家庭作坊,虽然能依靠口碑积累一些客源,但要做大做强,实在是太难了。” 目前,陈轩平均月流水在 2 万元左右,他无奈地说:“我只做本地,而且做的是定制化的鲜食,在剔除包装、物流、食材、损耗等成本后,其实赚的并不多。” 对于陈轩这样的创业者而言,“创业做狗饭,月入六万” 仍只是一个遥远的目标。如果试图将宠物鲜食的生意扩大,甚至扩展到全国市场,则会面临冷链运输、营销、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巨大挑战。
然而,宠物鲜食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目前,宠物鲜食领域缺乏统一标准,其营养价值难以通过规范方式测定。” 北京一位资深的宠物医生忧心忡忡地告诉大家。这意味着,宠物主人在投喂鲜食时,可能需要面对诸多宠物健康风险,比如因营养失衡引发疾病,或因食材处理不当导致食物中毒。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宠物民宿的创业者,为了吸引更多客人,以提供宠物鲜食作为卖点。然而,其中一位客人的宠物在食用鲜食后,突然患上了急性肠胃炎。“我们最后全额赔付了宠物的医药费接近 4000 元,还为客人免除了房费。” 经历此次事件后,她心有余悸,果断选择彻底停止提供宠物鲜食,转而选用正规宠物食品品牌的包装食品。“我们不能拿宠物健康冒险,品牌包装食品质量更有保障,对客人和民宿来说都更稳妥。”
小美在 “派特鲜生” 店内消费时,也留意到了一些问题。尽管店内宠物鲜食价格亲民,却存在品质隐患。所有肉类,以及蔬菜、水煮蛋,表面都附着一层明显的冰碴,“看着就不新鲜。” 小强也表示,自己平日里会为狗狗自制鲜食,采购的食材大多来自山姆超市。“时间充裕时,自制鲜食更放心。但有时实在抽不出时间,想购买成品鲜食,又担心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毕竟关乎狗狗健康,生病的费用更贵。”
作为从业者,陈轩也道出了行业内的一些无奈。鲜食加工过程中,食材都会被打碎处理,导致消费者很难直观判断原料成分与实际配比,实际用料、比例如何,其实只有商家自己清楚 。”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养宠人发出避雷鲜食的笔记,他们纷纷反映部分鲜食商家在食材配比上极不科学,致使宠物罹患胰腺炎,还有一些商家灭菌环节把控不严,让宠物因食用问题鲜食患上肠胃炎……
宠物主人因难以辨别鲜食的品质,在购买宠物鲜食时变得愈发谨慎。不少鲜食商家反馈,仅靠售卖鲜食很难实现稳定盈利。 陈轩为了应对这种局面,选择扩充鲜食以外的品类,包括宠物零食烘焙。陈轩表示:“单纯做鲜食,风险大,盈利空间有限。宠物烘焙保质期长,能满足更多养宠人的需求。” 而侯毅所开设的派特鲜生,店内除了鲜食以外,售卖更多的则是包装类的宠物食品。在侯毅的规划里,他计划 2025 年 3 月在上海开出 10 家门店,2025 年底前扩展至 100 家。如果仅靠宠物鲜食,的确不足以支撑起侯毅的宏大野心。
目前,在国内市场,宠物鲜食依旧是宠物饮食里的小众需求,中国能否最终跑出像 Freshpet 这样成功的品牌,依旧充满了未知数,等待着时间和市场的共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