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谈谈:“落叶不扫”获好评
默默 2024-01-30

在申城的街头,秋冬时节被赋予了不一样的精致与浪漫。今年,上海共推出41条“落叶不扫”景观道,满地的“深红”与“浅黄”将带来独特风景,让市民们能够品鉴到浪漫风情。“落叶不扫”,体现的是城市治理的精度,也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其实,“落叶不扫”并不算新闻。近年来,北京、西安、南京、青岛、长春等多个城市也推出了类似“落叶不扫”、“落叶缓扫”的政策,赢得一片赞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片叶不留”是城市环卫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严格的标准造就了人居环境的干净整洁,但也隔绝了人们对秋意的密切感知。而“落叶不扫”的政策,为钢铁水泥中的人们开辟了一块赏秋的小天地,这一举措可谓打开了环卫清扫“人文升级”的一种全新思路,凸显了城市管理决策的温情关怀。温情决策的背后,考验的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落叶美则美矣,但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枯叶落地腐烂变色影响观感、落叶堆积造成火灾隐患、败叶冲入水沟阻塞管网……任意一项都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处理和调度能力。要让该项政策做好做实,让群众尽享秋光,还需要城市管理者仔细考量、详尽部署。比如,什么地方适合开展“落叶不扫”、落叶多久清理一次、垃圾如何处理、火灾如何防控等问题都需要有关部门仔细研究。有的城市实施“只捡不扫”的措施,即只捡烟头、纸屑等垃圾,而将落叶留在树下,保持视觉上的干净整洁;有的城市尝试“变废为宝”,将树叶统一收集,堆肥种花;还有的城市直接发动群众力量,将落叶集中起来,一起“拼创意、搞创作”,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措施,无一不是将精细管理跟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典范,于润物无声中保证了群众赏秋的权利。“落叶不扫” 是好事,同时也是城市管理者智慧的体现。相信在未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城市精细化管理将释放出更多实招,回应群众所其所盼,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