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艺术家陶兴琳西洋画中的光与色

                                       艺术家陶兴琳西洋画中的光与色

 

——地球美术视线·艺术家个案研究

 

 今年11月19~25日在世界百年历史名馆东京都美术馆举办“51回近代日本美术协会展”。本协会推荐、3位活跃于世界美术最前沿现代中国艺术家作品均入选。艺术家陶兴琳首次参展作品《潜》入选本届美术大展、并荣幸获得“新人赏”奖杯。

 

 其实,当我们走进美术馆欣赏一幅精美绝伦的绘画、或雕塑作品时,对创作者背后的人生经历、艺术思想及画风等方面的转变轨迹,无形之间增添了一番好奇、它似乎将成为大众、人们开始热切关注的新焦点。

 

 上世纪80年代,我与兴琳兄同在武汉湖北美院求学,同窗校友。毕业之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我出国来日本发展。

在相隔20余年之后,我终于回到了武汉。当兴琳兄得知我归国的行程后,从武汉赶到杭州来与我相聚。多年未见,他依然还是当年的样子。热情、为人厚道,这也是男人最难得的品质。

 

 今年夏天,我回到阔别28年的母校湖北美术学院,与现任教于武汉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的陶兴琳兄在相隔近30年之后终于相见了。

走进兴琳兄的工作室,观赏了他在十余年中精心创作的数十幅力作。细心观摩与研究之时,发现在不同时期的一些作品,他的画风一直都在寻求变。

 

读其中的水彩、或油画作品,透过单纯平面化的色线之间似乎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感。多年之中陶兴琳依然在西洋绘画艺术创作上不懈探索之精神,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令人敬佩。

 

 从早期的水彩画转入油画创作。作品题材和内容涉猎面广泛。有表现历史的、青春偶像的、装饰意向与现代装置及设计等诸方面内容的创作。从传统写实绘画到现代观念性的意向表现主义画风转变。

 

他的人物油画、水彩作品中对光的表现、将隐喻的笔触和鲜亮明快的色块,通过点、线、块面的组合,光影与反射的冷暖色彩微妙的变化创造了动感效果,营造出生动有趣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和感动。

 

 今年8~10月于东京世田谷美术馆、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举办的“东京艺术双年研究展·第3回展,陶兴琳送参的作品深受评审委员们的好评。

 

 回首往昔,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信息相对封闭,资讯匮乏的年月里,那时我们风华正茂,求学于武汉的岁月和时光竟然历历在目,让人挥之不去……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长江之交汇处,得天独厚之地域条件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华东的文化经济重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创建于1920年的“武昌艺专”(今湖北美术学院),至今拥有104年,是中国大陆创建最早的一所美术学院。

 

它不同于北方的“央美”、更不像东南的“国美”,湖美作为中国内陆创建最早的一所专业美术院校,在教学理念有别于其他学校,历经磨砺与变迁、并形成了自身的办学方式。在大陆同业中举足轻重!

 

在资讯匮乏、教资稀缺的年代里,中国大陆刚刚恢复高考不久,社会上挤压了一大批美术考生,专业美术学院招生人数少之又少。想报考美院、进校非常之难,报考美院就如同在考“状元”。

 

1985年,陶兴琳凭借扎实的绘画基础和良好的专业成绩顺利考入湖北美院学习。几乎与其在同一时期进入美术学院、系统接受专业学习的美术生均属幸运儿。

 现为武汉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的陶兴琳身兼中国艺术基金委员会初评委员、评委、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学者等职。尽管教学繁忙,但他依然坚持创作、笔耕不辍。

 

 从古埃及、希腊人认识到光的重要。人类之视觉是在光源与光波的刺激反映出色彩,产生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调。

进入到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神奇地发现光对绘画艺术创作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绘画有了光便产生画面的体积、形状和色彩。光的神奇力量正体现如此。它在绘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注重对色彩、鲜亮光色的表现,摆脱了传统学院派画风。在探索外光和色彩的表现上,以主观感受大于一切。譬如马奈是印象主义的奠基人。莫奈则成为当时画坛灵魂代表。包括后来,梵高、高更、塞尚的作品画风狂野、色彩奔放,形成新印象主义代表。

 

 在细心研读陶兴琳于十余年间创作完成参加多项展览及获奖作品,譬如《夕阳下的守护》158×126cm(水彩)、《行走中的牛和人》158×116cm(水彩)等水彩作品。在运用冷暖色彩的对比凸显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层次。特别在画背景用单色平面化处理有意识简化极具装饰意味,创造出了生动有趣的形象。

 

在陶兴琳的作品中常用的色彩包括明亮的蓝色、灰色和紫色及粉红色等。早年在美院专攻水彩绘画专业,可谓得心应手。在表现大场景人物水彩作品中以“简”求变、求新之手段更耐人寻味。在水彩、油画风景、或人物作品中极其重视形体、线条、块面以及体积的刻画与表现。甚至不惜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段,使画面充满极强的张力。

 

在油画《牛和人》100×80cm(油画)、《青春日记》200×160cm(油画)、《走近青春》(油画)、《蓝色的花瓶与时装模特》170×100cm(油画)、《潜》203×117cm(油画)、《户外运动拷贝》200×184cm(油画)、《夏日》130×130cm(油画)等系列作品,则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让人耳目一新。

 

他在细微地研究对光色、投影及背景道具的气氛表现和刻画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一些看似平面单色的画面上、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层次感。

借助对光的表现以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情绪。创造了一种平静、富有视觉画面效果,营造出丰富的层次及场景氛围极富有冲击力。

 

他善于捕捉光线在不同题材画面上的表现,并巧妙地通过光影、明暗色彩之变化让人产生联想。通过对颜色的运用,成功地塑造、并表达了形象的特点和个性。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和画风。

 

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海外有法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私人收藏。

 

从他的作品中也折射出艺术家人生与艺术经历是多方位的。从美院毕业后,陶兴琳进入了武汉教育学院担任教师,后来转入创业、开办过美术装修公司,成为当年的“弄潮儿”。

 

经过一些年的创业经历,陶兴琳的艺术观念发生了转变。对艺术有着坚定信念和追求的他,从绘画到设计,又从设计回到绘画创作,切身体会到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当他再次回归绘画艺术创作,回到大学教学岗位上,对教学与创作、视野更加宽泛。在创作形式、表现手段以及对西洋画的画材运用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一位勤于动手、动脑、勇于思考、不断探索与进取中取得成功的优秀艺术家。从陶兴琳的绘画作品、探究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创作思路与艺术主张,或许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艺术贵在不断思考创新与探索、敢于否定创造中出新、出奇。

 

艺术家陶兴琳在西洋画领域不断创作,不懈探索与创新的绘画现象属于个案、其作品极具感染力,值得业界人士深入研究与关注。(本文图:由东京地球村美术杂志社提供)

 

 

陶兴琳艺术简历:

 国家艺术基金委员会初评委员、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学者、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文山学院银龄教师。

 

作品收藏: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雅昌艺术网/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汤湖美术馆/千年时间画廊/法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私人收藏。

 

主要画展获奖:

 

2019年 湖北省“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获铜奖。

2017年 “第十一届全国水彩、水粉画作品展”获中国美协“入会奖”(展览最高奖)

2012年 湖北省高校美术教师作品大展” 金奖。

2014年 湖北省“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水彩画获铜奖。

 

2009年 水彩画获文化部“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暨首届中国美术奖获奖提名。

2009年 湖北“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水彩画获银奖、油画获铜奖。

2008年 “湖北省高校美术教师作品大展”银奖。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展” 油画·最佳学术奖。

2004年 “第十届湖北美术作品展”铜奖。

 

主要展览

 

2022年 第九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

2020年 2020油画入围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奖。

2019年 “台北艺术博览会”。

2019年 “艺术深圳博览会” 。

2019年 “全国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文化部•中国美协。

2018年 “美丽的一个城市/武汉美术馆名家邀请”。

 

2018年 第133届2018年法国巴黎大皇宫(ART CAPITAL)独立艺术家沙龙展。

2017年 “向人民汇报十位中青年美术家作品展”邀请展•中国美协。

2017年 “ 墨象” 武汉汤湖美术馆个展。

2015年 陶兴琳油画展•(个展)北京上苑艺术馆。

2012 年 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2010年 “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7年 “2007《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2007年 “第二届北京国际文博会《艺术中国——全国油画展》”清华大学美术馆。

1993年 “香港中国水彩画大展”·香港。

 

图:艺术家陶兴琳写真。


图:艺术家陶兴琳《户外运动拷贝no.2》油画、180×156cm。


图:艺术家陶兴琳《在春天no.1》油画、200×184cm。


图:艺术家陶兴琳《光荣使命》油画(局部)、195×138cm。


图:艺术家陶兴琳《牛和人no.2》油画(局部)、100×80cm。


图:艺术家陶兴琳《户外运动no.2》油画(局部)、200×184cm。


图:艺术家陶兴琳《行走中的牛和人》水彩、158×116cm。


图:艺术家陶兴琳《行走中的牛和人no.6》水彩(局部)、158×116cm。


图:艺术家陶兴琳《扫码大时代no.2》油画、130×130cm。


图:艺术家陶兴琳《扫码大时代》油画(局部)、160×130cm。


图:艺术家陶兴琳《人物草图》水彩、98×65cm。


图:艺术家陶兴琳《行走中的牛和人no.10》水彩、99×80cm。


图:陶兴琳作品集写真。


图:陶兴琳作品集文献写真1。


图:陶兴琳作品集文献写真2。



图:陶兴琳作品集文献写真3。



图:陶兴琳作品集文献写真4


图:陶兴琳作品集文献写真5。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