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东北乡村,估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赵本山的小品,还有《乡村爱情》等与东北乡村相关的影视剧。但作为爱摄影和音乐的我,对于东北乡村,却有着另一番诠释。东北乡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春天时生机盎然的大地,是夏天时翠绿的山峰,是秋天是那金黄的稻谷,更是冬天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冰雪。虽然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但是我也是有“乡村情结”的人,这是因为,我有亲属常年在东北乡村生活。我最初对东北乡村的印象,大约是我6、7岁时随父母到东北乡下的亲属家。这之后,我又参加过至少7-8次秋收,而且在2013年之前,我几乎每年冬天都会到东北乡下的亲属家过冬。因此,我能经常欣赏到东北乡村那美丽的冰雪奇观,又能感受到东北乡村冬日里的宁静。那景象,真的是太美了,令我无法忘怀。现在,我将在2013年2月8日拍摄于东北乡村的相关图片展示出来,就是要告诉大家,东北乡村,同样可以很“高大上”。
话说当时是在2013年2月8日,当天,我走出位于东北乡下亲属家的小屋。由于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当时房子门口还挂着大灯笼。
而当时的东北乡村,普通村民的生活水平就已经很好了,那时许多人家已经开始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那时乡下亲属家的院子里还停着一辆独轮车。这样的车,估计很多人没有见过,更没有推过。据说独轮车很不好推,需要一定的技巧,而我当时已经能够很熟练的使用独轮车。
出了乡下亲属家的院子,我看到当时院门口还帖了对联。
而院门口的公路上也已经挂了路灯。话说当时东北乡下的许多村子已经有路灯了。
而路旁的小河已经被积雪所覆盖。
此时,我看到旁边农家的玉米仓里堆满了玉米。
之后我开始沿村子里的路向东走去。途中,我看到路上停着一辆东北乡村特有的农用车。这样的车,被当地人称为“四不像”。
这辆车前面停着另一辆农用三轮车。
而乡村过春节的气氛要比城市浓的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红灯笼。
出了村子,我看到了路旁美丽的山间雪景。
过了那里,我暂时离开了公路,向村后山走去。
在向村后走的过程中,我路过了村内当年的老俱乐部。
不久,我来到村子后身。
过了那里,我继续向后山走去。
途中,我看到一头骡子。
而路旁的小溪已经完全被冰封盖。
这时,我突然发现旁边的小溪居然还有一段没有封冻,依然有水在流。
过了小溪,我开始向后山上爬去,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
不久,我进入山间的树林。当时出于安全考虑,我只走了一小段就返回了。
下了山,我回到村子内,继续行走在被冰雪所覆盖的村中小路上。
旁边的农家炊烟袅袅。
而那时村子里依然有石制的老房子。
拍完这些,我穿过整个村庄,来到村子的西头。
此时我看到旁边的河流早已被冰雪覆盖。
从我当时站的位置,本人能看到村里水库的水坝。
拍完水库的水坝,我继续沿着公路向西走,路两旁也是美景不断。
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我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就决定直接返回。
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
当时我看到旁边的一个羊圈里圈着许多羊。
此时,我看到村里唯一一辆通往城里的客运班车已经驶回。
拍完这些,我回到乡下的亲属家。进院之后,我先拍了院子里当时养的鸡。话说那些鸡才是真正的“溜达鸡”,东北人也称为“笨鸡”,其肉也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之后我又拍了当时乡下亲属家养的小狗,也不知道那只小狗现在还在不在。
进了屋,我拍了当时乡下亲属家吃的一些饭菜,毕竟才才是真正的“农家饭”。这样的饭菜,我吃过的次数太多了。因此,对于那些所谓的“农家乐”,我不感兴趣,因为我已经多次品尝过真正的农家饭菜。
当时我又拍了前往乡下亲属的班车客票,当天我就拍了这些。
在本文的最后,我将呈上一些本人2007年夏天在那里拍摄的一些图片,这其中有本人的一些“自曝”图片,并以此作为结尾。
到这里,本文的所有内容就全部结束了。事实上,因为有这样一段的经历,我也可以算得上是“四分之一的农民”,毕竟我多次参加秋收,也干过农活。虽然不是“职业选手”,但干的也不比他们差。今天写这篇文章,也算是对过去的一种追忆吧。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和阅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