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对焦品牌营销种种“我觉得”误区
念悠文化 2021-09-03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是黄晓明在真人秀《中餐厅》里做“店长”时,说过的一句话,配合“听我的”、“这事不需要讨论”等近似的只言片语,直接成为明学语录的点睛一笔,火遍大街小巷。

一句话能成为热门,说明它戳到许多人的痛处。将这句话带入到品牌营销领域,不难发现,很多品牌都存在认知偏差,即“认知大于事实”,意思就是忽略了事实而对自己有过高的预期,总产生“我觉得的对”但事实并非如此的理论,以至于让自己在广告营销中越走越远...

我觉得直播带货是品牌的“救世主”

如今,直播带货逐渐成为当下热门趋势,尤其是今年年初的疫情,更是催化的直播带货的全面爆发,大小品牌都想去直播间赚一波流量和销量。直播带货的好处固然多,能让商品在线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可视化、快速提升销量,让投入产出比更加清晰。但是,直播带货真的是万能药吗?

并非这样,赔本卖吆喝的事经常在直播间发生,据内部人士透露,拥有30年历史的某家具品牌,直播间观众人数为近10万人,下单数仅有14人;某知名电器品牌直播30场,优惠券只卖出1.77元;某知名家具商的定金膨胀券,直播30场却只卖出0.43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直播带货并不是所有品牌的“救世主”,数据是不会说慌,尤其是单价高、高品牌溢价产品、供应链不完善的新创品牌,并不适合做直播带货。总结一下,就是直播卖货要做,对销售有帮助,但不能夸大作用,也替代不了扎实的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和用户沟通。

我觉得KOC可以取代KOL

随着营销成本越来越高,价格、转化率逐渐成为品牌最为关注的焦点。而营销界也从KOL中延伸出的新概念KOC,强调关键消费者对于周围人的“朋友式”的消费影响力。甚至KOC的风头一度超过KOL,这也让不少品牌们看到了风口,并提出了“KOC即将取代KOL”的观点。

站在品牌营销的立场上,我觉得应该把“KOL、KOC、用户”三者想象成一个金字塔,位于金字塔顶部的KOL们负责产出专业内容;而位于中腰部的KOC负责转化这些专业内容,并把真实体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形成矩阵化传播;而用户作为金字塔的最底部,是品牌营销的基础,绝大多数仅作为获取品牌信息的一方。两者都是品牌营销矩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相辅相成才能让品牌实现最大化的营销效果。

我觉得差异化越明显,竞争力越强

随着消费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少品牌为了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纷纷高喊打造差异化,形成核心竞争力。小编就曾真实经历过,如何洞察市场,分析精品,找出品牌的差异化。但结果也不是那么尽人意。试想,品牌越是差异化明显、与众不同,品牌的竞争力就越强吗?消费者就越愿意为之买单吗?换一句问,同质化的品牌和产品就无法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吗?

我想答案应该是未必吧。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美团和饿了么...这些品牌都高度同质化,不依旧活的很好?所以,差异化也是一样,并不是你觉得你的差异化明显,消费者就是买单,而是要让用户感知到你的差异化特质,并与竞品形成区隔,能够迅速将你从同类中识别出来。

所以,差异化不是品牌自己标榜出来的,而是用户主动感知出来的。想要在用户心智中建立“差异化”认知并转化为购买力,必须要让用户能够真切感受到品牌的差异化特质。

总而言之,一个品牌的崛起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大环境改变带来的流量当口,正如雷军所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另外,基于用户对品牌的感知度,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用户对口碑的传颂度,实则都来自于品牌多方位的持续发力,要想抢占先机步步为营,那必然离不开独具特色的营销布局。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