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9年称之为私域“元年”,2020年是“私域”各项基建工具的成长期,那么进入2021年,私域将进入比拼核心能力的爆发之年。“私域”几乎已经成为营销领域绕不开的词。
从微信生态里的公众号、社群、小程序,到其他内容平台的官方账号、直播间和店铺,人人皆说“私域”,如何运营私域、利用私域、盘活私域、私域还有什么高阶玩法都是行业探讨的核心。
私域并非万能药,无效的私域让每个人都精疲力尽甚至还会拖累增长。
“先在公域里引流,将流量变为导购的微信好友,或是导入社群、引导用户关注品牌公众号、去小程序注册会员,由此就完成了私域流量的积累。维新一九一零五四巴依依五三而运营每天在朋友圈发布广告、在群里发优惠券信息、品牌定期更新公众号内容,便是做了私域运营。”
通过以上路径可以看到,大家的私域运营其实就简化到了这两个环节上:一是尽可能地引流,二是发布营销物料和不定期的优惠活动,大家基本忽略了诸多细节的操作,而从决策到实际执行,这两个环节还可能“变质”,从而出现“无效私域”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品牌都有的一个思维方式,是把能够触达的用户尽可能全部拉入私域,流量越大转化可能性就越高。在“越多越好”的目标下,看似在做私域运营,但其实重心全都放在了引流上,后续运营留存被忽视。
构建“留量池”运营”有效私域”
当我们在谈流量获取的时候,其实谈的是获取的某种用户行为的数据量,比如加好友率、进群率等,这样的数据量越大,流量越大。流量的本质就是一串数字,主要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业务规模成长的速度。
所谓留量,简单来说就是被留下来的流量,这种流量不完全呈现其作为原始流量时动态的特点,而是呈现出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最直观的表现是留量的活跃度和新流量相比会非常低,相信大家也有所感受,一个微信群,进群初期阶段最活跃,而留存的用户活跃度则低很多。想重新提升活跃度,就需要通过运营手段,创造用户活跃的机会。
旧流量不可复制,但可以创造新价值;新流量可以创造,但要依托于旧流量,这个关系的转换,就是依靠留量运营完成的。留量池思维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分别是:体系化运营 .高效复用每一“滴”流量.以及通过创造价值带来更多用户
·
1、体系化运营
这里我们要理解的关键词是体系化,而所谓的体系化,就是利用你已有的与流量相接触的工具,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帮助你高效地运营流量。
通过对用户体系化、圈层化的分类运营,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用户周期的用户,采取针对性的运营策略手段。
2、高效复用每一“滴”流量
用户是1,流量是N,用户不等于流量
用户多,不代表一定流量大。反之亦然,流量大不代表用户一定多。
前面说到,造成无效私域的原因,一是过于侧重引流;二是不断发布营销物料转化,造成用户流失。
私域流量留存转化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推送细节的问题,根源在缺乏用户运营的能力,即与单个用户保持持续互动的能力。确保用户留存价值的前提,一定是解决在私域的服务属性层面,完成了跃迁,即如何以服务为核心导向,而非以促销为导向。
从品牌塑造与营销推广的运营实践来看,本质上,一个流量是指 品牌商与一个用户的一次互动,即形成一次信息交互。而一次互动,可能直接成交,也可能为后续每一次互动的成功成交提升了概率。
流量的价值是通过内容、服务逐渐去影响用户的心智,而非销量。我们缺的不是用户,而是和用户的互动;我们缺的不仅是互动,更是充分的互动。
私域流量的互动,如果:流量的价值就是与用户互动的价值,即信息交互的价值,也就 是“三流”中的“信息流”的价值。通俗一点说,就是向消费者传递 与品牌或商品相关的信息,影响其心智,增加其产生消费的概率, 即“种草”的价值。
2、通过创造价值带来更多用户
只有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才能引起用户的自发裂变,以此带来更多精准且高质量的用户,即实现通过口碑获客。如何塑造优质、活跃的留量池?答案是创造并提供超越用户预期的价值,它可以是优质的课程内容、具体的服务,还可以是类似于奖励的小惊喜。简单来说,用户的满意度就是产品的价值,而如果能为用户带来价值,用户就会为你带来回报。
不断反思,之前做过很多影响用户核心价值的事情,为了裂变贸然打扰用户,用户感知不到你的价值,就无法建立起来信任,没有信任怎么建立起来持久链接?
所以,现在用户角度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并且通过一定频次,多次传播出去,与用户建立起信任才是核心。讲完留量池的构建,接下来和大家拆解一下高活跃的私域模型如何搭建,和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方法论 。微信生态其实是目前互联网当中最完善的流量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含五个工具,分别是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个人号和朋友圈。也是大家主流运营的私域的载体,其中社群是占大多数。除此之外,很多自媒体、个人IP、组织也会搭建线上社区。
所以接下来重点,和大家拆解一下,高活跃的社群和线上社区如何运营。
私域活跃留存实操——微信群
过这样两种微信群,一种充斥着各种话题,每次打开都有上百条的未读消息,另一种则能常常看到群成员统一回复着相同的数字,且回复频率很高。
请问你愿意留在这两种微信群里吗?相信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活跃的微信群不应该是这样的,只有更有内涵的东西才能真正留住用户。对于微信群来说,促活和留存基本上是一体的。如果促活成功,就能很大程度地避免群内的成员流失,那么留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活跃微信群的三个常规手段
1、轻输出:即以较低的运营成本,高频输出有用的内容。
第一个叫作日报。它的本质是信息合集,为用户省去了寻找信息的时间成本。对于群成员来说,只要经常关注所处领域的一些信息源,就能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而且通过日报可以发起对行业热点的讨论,鼓励学员参与社群观点的分享和输出。
第二个叫作“脑图”。像思维导图、运营地图、sop表格、学习卡片均属于此类。这是用户非常愿意收藏的一类内容,主要是对一些文章和课程的精华内容的整理,它的好处是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并且可以引发传播,也起到一定的拉新作用。
第三个叫作资料包。这是一种很基础和常见的输出形式,不同领域的用户需要的资料内容不同。例如,K12用户需要习题、试卷和知识点清单,而职场用户需要的则是技能文档、行业报告等内容。
2、勤直播:勤直播即多以直播形式做内容分享,并且最好能固定时间段。
例如,笔者运营的微信群会在每周二和每周四的晚上七点半做音频直播,这样做有助于用户养成收听习惯,提高用户留存率。
关于直播的内容,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个是要符合痛点,就是每一次直播的主题和内容都应该是用户最需要的,即直播的主题是用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内容则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方法。
第二个是做要好长期规划,即针对用户情况,告诉用户在未来的 一段时间内他将遇到哪些问题,并为他系统地排列出来,换言之就是列大纲。以此引导群成员报名长期系列课,同时给用户带来很强的价值感和期待感。
3、做活动:做活动的目的是调动微信群内成员的积极性
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具体的活动形式有很多,笔者在运营微信群的时候,常用的活动形式有三个。
福利裂变
通过实物&虚拟物品裂变,比如瑜伽类社群送瑜伽垫、理财类社群送理财书籍等等,此类活动吸引的人群很精准,唯一的不足就是需要考虑群内刷屏和奖品寄送的运营成本。
打卡
目的就是促活。不过这里的打卡不是训练营式的打卡,而是单纯的打卡活动,不依托于具体课程。
打卡时间可设为两周,每天提醒用户用小程序签到,坚持打满两周就可以兑现福利,福利越大、越稀缺、越符合痛点越好。
打卡的时间和频率最好依据短时高频的原则设置,这样用户才会有新鲜感。长期打卡用户容易懈怠,而且运营成本较高。
如果要做长期打卡,最好对打卡机制进行游戏化设计。将打卡任务做成阶梯奖励,延长学员活跃周期
优惠券
优惠券既可以用于购买产品,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比如可以设置一个通过派发大额券,引流精准意向学员,设置了一个 长期系列课的优惠券,只要用户填写问卷并预约试听课程就能领取,凭借此活动,笔者成功收获了几百条高质量的课程线索。
疫情助推了整个营销推广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营销的本质没有变化,还是“人”本身,变化的只是工具和执行方法。
通过体系化运营,高效复用流量,创造附加价值,搭建持续的“留量池”;围绕社群坚持轻输出,勤直播,多活动;通过「有效关系沉淀」以及「深度内容沉淀」提升粉丝圈价值。更加全面的洞察和触达用户,影响用户的行为和态度,最终实现与品牌的价值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