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和机器信息交换的接口--人机界面。由HMI硬件和相应画面组态软件组成。将人类可接受的信息转化为设备可识别的信息。
HMI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显示单元、输入单元、通讯接口、数据存贮单元。由供电电源,触摸屏,串行通信接口,USB下载口,U盘存储口,网络通信口组成。
HMI硬件产品型号说明
HMI软件介绍
HMI软件包括运行于 HMI硬件中的系统软件(linux系统)和运行于PC机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画面组态软件(如uniface画面组态软件)。使用者必须先使用HMI的画面组态软件制作“工程文件”,再通过PC机和HMI 产品的通讯口,把编制好的“工程文件”下载到HMI的处理器中运行。
上位机软件包括:工程窗口,组件窗口,菜单栏窗口(通用文件,编辑,视图显示窗口,工具菜单栏等)
画面窗口--运用组件窗口中的组件在画面窗口进行工程组态设计
画面显示包括:1、运行的动画画面 2、设备运行状态值3、正在运行的设备
触控设置包括:1、控制设备启停 2、设置运行状态值 3、画面切换 4、类型选择 5、功能选择
报警显示包括:1、实时报警记录;2、全局报警显示,3、历史报警查询,4、历史报警导出
历史数据包括:1、离散型数据变量采样;2、时间,条件,定时采样,3、历史数据查询;4、历史数据导出
通常上位机支持的通信协议:
物联网功能介绍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基本特征
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
物联网关键技术
透传软件介绍
任何可以通过有线,4G,wifi上网的HMI或者网关设备,在设备管理平台上线后。用户在任意可以上网的地方运行ANYACCESS软件,在平台上开启网口或者串口透传后,均可实现远程HMI或PLC程序下载。
通过透传软件可以实现:
1、工业现场设备的 远程控制;
2、设备固件远程升级,程序上下载;
3、实现工业现场触摸屏远程控制和组态画面远程映射;
4、实现PLC远程监控,编程,调试,程序上下载
2、在主界面中点击如图所示按钮,进入串口通讯设置页面
3、串口通讯设置中,在虚拟串口工具中分别加入串口1(USOFTPLC)和串口2(COM8)设置,点击创建即可创建虚拟串口。点击“OK”,退出串口通信设置页面。(串口名可自由设置)
4、选择在线的设备,点击“开启透传通道”,弹出开启VPN通道进度页面,通道打开后,进度页面自动关闭。
5、点击“远程上传/下载”按钮,弹出“PLC编程软件”选项窗口,在窗口中选择要使用的编程软件。(此处以SIEMENS为例)
6、选择“SIEMENS”选项后,会打开对应的编程软件
7、在编程软件中,进入PG/PC,选择PC/PPI选择连接口为COM8(虚拟串口),并勾选调制解调器。
8、进入到通讯,如下图依次操作,注意最后一步中,COM为虚拟串口,编号为8,偶校验。(备注:该部分操作仅首次连接时需要添加,系统会默认记住,后期无需重复添加。)
9、设置完成后,点击连接
10、双击刷新即可搜索到设备进行上传下载监控等系列操作
(备注:在刷新的过程中,如果刷出UNKNOW设备,属于已搜索到设备,可以正常使用。)
11、编辑好程序后,点击“下载”按钮即可下载程序到PLC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