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年7月1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规划”暑期实践队前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陶岔进行实地水质勘测。通过现场取水,实地检测的方法对渠首的水质进行监测。
在指导老师陈建的带领下,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渠首沿岸设点进行抽取水样工作。在这期间有队员不懂为什么要设立“水质固定监测站点”,就向老师提问。陈建老师随即进行现场教学:“水质固定监测站对于河系水质污染变化的情况可以起到长期连续监视的作用,已成为水质实验室分析的补充手段。水污染固定监测站一般设于河系两岸的码头或桥头上。监测站的地理位置要慎重选择,使采集的水样有充分代表性。确定采水点时,应对河流的不同点(两岸附近和河心),不同深度(表层、中层和底泥),不同断面(清洁、污染和净化断面)等的水质变化情况和当地的地形、地质、气象、等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听完陈建老师的讲解,队员们这才明白原来“水质固定监测站点”有这么大的作用。
紧接着队员们就开始在各个固定监测站和挑选出来的几个随机站点进行水样的抽取工作。采取完水样后,在现场进行水质的检测。陈建老师带着队员们用仪器进行检测,并随时记下所测得数据。检测完毕后,大家聚在一起听着陈建老师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渠首水质等级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队员们一致认为这样的水质情况十分优秀。这不仅得益于有关部门的保护政策也少不了像水质监测站的科技工作者们的努力。
(通讯员: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