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研探共习新课标,赋能教师促成长

       3月14日,2024年南通市初中地理新课标专题研讨活动在海门区能仁中学如期举行。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学科教研员成丽、海门区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室地理学科教研员龚华及南通各区县的地理专家组成员参与活动。

研究课观摩:

       上午青年教师施肖宇与施怡昕先后在录播教室开设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海安青墩遗址为例》的研究课。两位老师均聚焦了区域地理学习应注意的尺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路径。他们遵循新课标、新课改要求,巧思设计、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展示了南通优秀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肯定。

     研究课观摩结束后,各位来宾从课标落实和作业设计方面进行了评课。

     下午,参会专家、老师在能所楼六楼报告厅听取专题讲座。

      课题组主持人陆小妹作了题为《区域认知视域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报告。陆小妹老师以一线教师的视角,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了区域认知素养落地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海门中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能仁中学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能仁中学校长吴永平作了题为《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吴校长立足《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要求,聚焦新课标、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从六个方面深入解读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一是跨学科教学的缘起,二是跨学科概念的理解,三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价值,四是开展地理跨学科教学的途径和策略,五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评价,六是跨学科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南通市兴仁中学校长李文彬作了题为《义务教育新课标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的讲座。李校长从“双减”政策到地理新课标这一纵向发展的角度提出作业设计,提出作业设计需要讲求的重要策略:素养立意、系统思维、分层优化、创意设计,这一探讨对于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样态,发挥作业育人价值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原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教学指南》编订组成员陈林森对新课标指南做了深度解读。陈主任从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角度,谈了新时代课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告知一线教师,新课标落地的载体,必须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把握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实施新课改。

        新课标的研究和实践是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是常讲常新的教研话题,本次活动推进了地理新课标教学要求的落地,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改的水平。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