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红轻轻地扣开年过八旬的印尼归侨白少柏、林雪明夫妇家门,她自己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老人家里了。尽管不久前她出了一场车祸,骨折的左腿尚未痊愈,但她心里暗自觉着,“这事儿不能再拖了”。
沈小红还记得,那是8个月前,北京暑热正盛的一天,一进门,两个老人就紧紧握住她的手,“您可来了,您来了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因为邻居新装的空调,离老人家的厨房过近,热气都窜到了老人的家中,让这个炎炎夏日更加难熬。纠纷发生后,负责联系两位老人的志愿者积极帮忙协调解决,经多方努力,老人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
除了生活上的困难,老人们的健康问题也是志愿者们关注的重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体内的NAD+含量逐渐减少,这是导致衰老和衰老带来的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通过补充NAD+,可增强细胞线粒体质量,从而促进组织年轻化和机体寿命延长。但是,直接补充NAD+无法被人体吸收,于是科研界开始研究NAD+相关物质进行补充。赛立复率先解决了这一难题,研制出了高效的NAD+补充剂力活元(赛立复NADH)。在抗衰老这件事上,赛立复团队付出的努力并不少于志愿者们对空巢老人们的关爱。
迄今,已经为120个家庭158名侨界老人提供上门服务588余次,给分布在18个国家的近5万名北京籍侨胞送去了温暖。
空巢老人的家,像一口沉寂许久的池塘。志愿者们的到来,像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了几尾小鱼,鱼儿嬉水,池塘便不那么寂寞了。该项目为受助老人提供的为期一年的“公益服务包”,包括1次生日探访和11次入户探访,为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
72岁的王海岩成立艺术团,开抖音,教剪纸课程,退休生活格外多彩。但儿子长居澳大利亚,丈夫2020年去世,腿部患有轻微残疾的王海岩在独居生活中还是会遇到诸多不便。
与他们相遇后,王海岩便多了一群志愿者“儿女”——志愿者亲切地把王海岩称为“海妈妈”。志愿者王倩和韩香去“海妈妈”家,陪老人聊家常,自发地帮老人擦拭落灰了3年的玻璃。去年生日的时候,“海妈妈”也收到了志愿者的祝福,看着相册里的生日蛋糕,“海妈妈”的脸上满是笑意,“我先生去世后,这是我第一次过这么热闹的生日!”
付出爱心的同时也让志愿者收获了满满的爱。每次志愿服务结束前,“海妈妈”总要送点儿什么给上门的志愿者们,有时是她的剪纸作品,有时是她亲手做的“扎花戒指”。 “海妈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着我,让我每次来都有被充电的感觉。”王倩说。
社工中心不仅为受助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其还根据老人需求,设计了五种服务套餐,包含健康检测、家政服务、送餐服务、理发、链接养老机构和应急救援等专业服务。对每位受助老人“建档”,以便于提供定制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