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动神经元?
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下运动神经元型(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进行性延髓麻痹),上运动神经元型(原发性侧索硬化症)和混合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三型。运动神经元病晚期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肌肉无力的症状,另外还会引起大小便失禁和构音障碍等并发症。
早期常见症状
1、肌萎缩侧索硬化
常见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手可呈鹰爪形,逐渐延及前臂、上臂和肩胛带肌群。随着病程延长,肌无力和萎缩扩展至躯干和颈部,最后累及面肌和咽喉肌。受累部位常有明显肌束颤动,双上肢肌萎缩,常会有麻木的症状,意识始终保持清醒;
2、上下运动神经受累
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的早期表现为手的精细操作障碍,随后会出现肌力下降,肢体可出现痉挛。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为肌肉萎缩、肌肉颤动、轻体力活也无法完成、肌力下降,甚至存在肌肉的痛性痉挛;
3、肌肉萎缩
患运动神经元病后,还会出现肌肉萎缩。肌肉萎缩也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巨大损害,手部僵硬、笨拙、运动无力和手部肌肉逐渐萎缩是早期症状之一,通常从一根手指开始,会影响整个上肢或下肢,严重时可导致全身。
运动神经元症状表现有哪些?
1.语言障碍
运动神经元会对患者的语言系统造成影响,语言含糊不清,甚至有语言表达能力障碍,都属于运动神经元异常造成的。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运动神经元疾病会造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无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丧失,没有办法正常进行生活,这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生理性障碍。在发生生理,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患者要尽快到医院去做检查,确定运动神经元障碍对身体上造成的影响。
3.运动障碍
在最初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手脚动作比较笨拙的现象,下肢也非常容易会绊倒,另外也可能会出现强直性肌痉挛,这也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运动障碍。
中医如何治疗运动神经元?
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主要是从内部调理,也就是喝中药的方式,治疗运动神经元对其病机下手,针对不同病人的情况来综合性对症下药,着症调理。纯中药汤剂岐黄清痿汤治疗运动神经元通过中药使其脾气健旺,后天之本得养,则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复,且气血相生互根互用,血随气生,气血充盛,化生精气,精能生髓,可使脾健肾充,肝血充满,肌肉萎缩、肌力减退等症状得以改善,延长病人生存期。
中医药疗效相对可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等特点。不过中药的治疗过程比较长,不可能像西医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建议患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治疗。
要记住一点治疗运动神经元的药物没有说最好的,只是有最适合的,中医治疗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症状特点,来选择相对应的药物治疗。一定要听医生的安排来服用药物,不要自己想的哪个药好就吃哪个药,目前运动神经元还没有特效药,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尽可能更针对性强一些的。
岐黄清痿汤从治疗运动神经元标本兼治,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一、化浊,祛湿治其标。
湿浊内蕴是运动神经元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冶,指出湿热既是主要病机要素之一 ,亦是病理产物。临证时应祛除湿浊,痰瘀等有形病理产物的堆积以减轻三焦气机的阻滞,降低病情的顽固性,同时亦为进一步的健脾补肾提供条件。
二、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治其本。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中精气充盛,则髓海得养,肾精亏损必脑髓空虚精气亏损无以化生气血可见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之气血不足之虚象。而脾胃居于中焦运转全身上下气机,统领阳明经脉,肾中阴阳为机体正气之本。因此平补肝肾,阴阳双补,刚柔并济则肾脏功能得以恢复,精髓化生充盛。
三、活血通络,疏肝解郁,巩固病情
运动神经元病病机复杂,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冶,疾病后期湿、毒、瘀、虚互结,胶结于络脉,壅堵阻塞全身气机,而致脉络不通,从而形成毒损络脉的病理环节,最终形成络病。病情缠绵难愈,长期以来心境抑郁,且肝气郁结日 久伤及肝阴,导致肝阴亏虚进而肝风内动,所以活血通络,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怡情悦志,从而有利于疾病的痊愈。